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步伐愈来愈快,农村的物质基础愈来愈得以增强,农村居民的物质需求不断的得以满足,其对精神上的需求更加紧迫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供给模式,遮蔽了农民主体性价值,导致着文化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等问题。于此,本文在借重多中心治理理论支撑下,强调政府、社会、个人多元主体,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合同外包等多元方式,农村居民的异质化的文化需求,使得文化效益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
关键字: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多中心治理理论;多元供给
农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程度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自我修养,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
1 多中心治理理论
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治理理论的一个分支,由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其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资源中的“公共池塘”的制度安排进行研究,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理论。核心是,在私有化和国有化两个极端之间,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并且能有效率的运行。理论内涵在三个方面:
1、多中心治理意味着公共物品的多个生产者,公共事务的多个处理主体
2、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
3、多中心治理意味着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任务
2 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比较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府单一供给为主(1949—1978)
这段时期我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包揽一切经济文化事务,市场极少或没有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较为单一,着重于宣传党的思想、主张,重点在于物质文明建设上,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而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就更少了。
第二阶段:政府供给到逐渐的市场参与(1978——1992)
78年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也逐渐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尤其加入WTO后从国家到社会到个人,认识到市场能够产生更优质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突破以往的政府单一性供给。典型的就是服务外包,将原来一些政府项目外包给企业、社会组织,一方面能够调动社会积极性,另一方面实现大社会、小政府格局。
第三阶段:多元供给形成阶段(1992——至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民众诉求的不断高涨,实现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多元共治状态,注重多元市场主体的参与,在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更多的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非政府部门和个人的作用,政府转变事必躬亲的角色,成为掌舵者、管理者。
这三种模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存在,三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见下表
多元供给强调的多元主体、多种手段的参与能够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农村居民。多元主体竞争合作的框架内,能够保证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多元供给存在的监管不易,参与无序等问题是文章所要研究的重点。
3 农村公共文化多元供给的问题
“正能量”的公共文化,为农村区域发展提供源动力,也是农村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农村公共文化多元供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单一性供给控制着农村文化供给的主要部分
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着垄断性供给的问题,多元供给的模式并未真正形成。在供给中,政府仍然处于强势地位。一方面是某些文化产品和服务只能由政府提供更多是地方政府在这其中存在着权力寻租的空间,第三方组织参与,容易使其失去利益来源。
(二)农民文化需求呈现异质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相应地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会更迫切。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必须切中村民的现实需要,要抓住重点需求进行供给。尤其在供给中主义民众需求异质化的问题,而且要考虑民族、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因素。
(三)文化特性
文化能够感染人,人能够感受它,但不能具象的触摸到它。文化本身是难以衡量的,它具有分散性,文化必须扎根于当时当地的土壤中才能迸发出生命力。在农村文化多元供给中,忽视的往往就是文化的时空问题,强制把自认为优秀的文化灌输到另一些文化当中,如于西藏而言,有其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教义文化,政策制定者如不明白这一点,强制要求藏区居民放弃宗教信仰,不仅不能达到让藏区居民不信教的目的,反而会遭来强烈的抵抗,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
(四)缺乏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有效衡量评估的体制机制
区域内的文化发展成效,是需要一系列指标衡量的。文化本身难以衡量,难以找到生动的指标去衡量,而且文化的影响力是长期性的,短时期难以发掘其问题。一方面公共文化评估机构发展不完善,另一方面独立的评估机构也缺乏,一般而言是依附在党和政府的评估机构,评估结构的中立性和客观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4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多元供给
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农村公共文化能够得以良性发展,让村民能够享受其应有的文化权益,让农村能够焕发活力与生机,具体的举措有如下:
(一)政府转变角色,还权于社会
“公共部门过分参与甚至垄断、会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社会能够解决的都放手让社会解决。政府并不是不参与,而是要抽离于具体事务中,作为掌舵者,做好文化指引,使公共文化能够在先进性的轨道上发展。在公共文化供给上,政府还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发挥调节者、管理者的作用。
(二)改革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决策机制
传统的供给机制是行政命令式的,它主要表现在“自上而下、强制、单向”这样的供给决策机制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政策传达到地方,但是这样的政策缺乏灵活性,往往是决策者主观的想法,缺乏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因而很难提供恰当的公共文化服务,导致供给错位,供给不够,供给过剩等问题。必须由传统的“供给导向”转变为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根据需求决定供给的方向和结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供给到位,避免供给错位和结构失衡的问题。
(三)发挥村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的最重要主体,是实现国家文化治理功能的重要力量。”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为村民服务的,村民通过积极有效的参与,清晰的表达自身的诉求,让决策者能够倾听村民声音,知晓关注点,农村文化建设中村民主体地位的发挥不仅仅是自身权利实现的问题,更是自己的义务。
(四)强调第三方组织的参与
在多元供给体制中,要求各方力量之间就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展开积极的博弈,这种博弈是双赢、多赢的局面。政府应该在市场准入上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引导第三方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第三方组织在多元供给中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组织体制机制,承受起政府委托的文化服务项目,而且要尽可能的保持其独立性,真正为民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5 结语
在农村居民对文化需求愈来愈强烈的形势下,形成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结合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模式,从而寻求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高效率、高水平,对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夯实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孔进,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政府的作用[J], 济南: 山东大学,2010
[2]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7(1)
[3]苏娜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
作者简介
尹青松(1991-),男,汉,四川省遂宁市,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