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摘 要: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前班级中优中差生分类现象的存在显然与该思想格格不入,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的失误。本文将在“有教无类”思想的指导下系统阐述中学“中等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中等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195-02
孔子众多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都极其深远,“有教无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观念。在当今社会,这一思想仍然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关注。最初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本义是就是不分贵贱、贫富、老少、智愚、氏族、地域,均可入学受教。在教育领域中每个人地位平等,教师要一视同仁。这一思想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教育垄断状况,直接导致古代教育制度产生较大程度的变革,促进了“文化下移”。现今这一思想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特征,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1]起点公平是相对于教育的机会相同而言;过程公平是强调受教育条件和质量相同;结果公平主要指学业上取得成绩的实质结果。本文主要就受教育过程公平方面加以阐述,针对性地指出中学“中等生”的受教育过程面临的一些不平等的问题,并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指导下,使教育教学更加趋于公正,尽可能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中等生”主要是指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位于中等水平,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又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他们是后进生的预备军,是优秀生的后备军,他们在班级中人数一般是最多的”[2]。而区分“中等生”、“优等生”以及“后进生”的标准就在于“考试成绩高低”、“纪律好坏”以及“教师喜好程度”等这些人为因素。教育活动中像这种人为划分标准的现象经常出现,甚至有些已经固化为社会的标准和尺度,对教育者尤其是受教育者产生消极的作用,影响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一、“中等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自信,甘于平庸。“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属于循规蹈矩的学生,在班级中也是最让教师省心的。但是长时间自己没有什么成就,平平淡淡使这部分学生没有丝毫的成就感,自信心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当一件事情摆在面前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退缩,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丧失敢为人先的竞争心理。同时“中等生”由于在学校生活中不受重视,自己努力奋斗但仍然事倍功半,成效甚微。再加上长时间受压抑,学生甚至会妄自菲薄,对自己的定位越来越低,由此在班级活动中,逐渐淡化了主人翁的意识,事事都逃避,不愿意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才能。并且“中等生”在长期得不到关注的状况下,自我的认同感下降、参与度下降、不再关注班级及周围的活动以及漠视荣誉,甚至甘于平庸。
个性不鲜明,易随波逐流,较之于后进生相比而言——总体比较活跃,比较有个性,而“中等生”的性格则偏内向、胆小,不善言辞或者不敢主动去表现自我,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即使某件事他们不认同,或者在其内心根本就无法接受,大多时候的做法仍然是抑制住自己的想法或不满和愤怒,不会进行辩论,争取使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归结点很大一部分在于他们认为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这种存在感决定了他们更多时候愿意随大流,随从大众的言论。
参与性意识薄弱。班级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优等生和后进生,前者是提升班级集体或教师个体荣誉的“途径”,后者是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唯独“中等生”在班级里学习没有突出到值得教师青睐的地步,也没有违背纪律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久而久之,他们似乎习惯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对于外在的事情没兴趣参与。即使对于自己擅长的活动也经常谦卑地低下头,不愿或不敢去尝试,发挥自身的优势。
学习观念有偏差。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有的是显性的,有的则是隐性的。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在班级中会经常灌输给学生一种思想,即“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与之相应的学生也会有“为谁学”的思想。班级中不排除“为我学”的学生,当然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为家长学,为教师学,为金钱学……”尤其是在学生还未有明确辨别力和判断力的中学阶段,作为“中等生”,因为不受关注就随波逐流,显然影射了其不明确的学习动机和不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从“有教无类”思想看“中等生”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应试教育导致对“中等生”的忽视
在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校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将教学成绩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主要表现在:在“升学率第一”的指挥棒下,学校和教师争相为了提升考试的优秀率、及格率以及班级和学校在外的声誉,把大部分的关注都集中在优等生和后进生身上,目的在于优化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以备在各项考试比赛中可以为班级和学校赢得荣誉,同时在升学考试中可以向一流的学校输送人才,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而教师和学校重视后进生,推行转差工作,则更多是为了避免成绩较差的这类学生拉低了班级的成绩,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考核。唯独“中等生”在学业上不占优势,在日常活动中又大都规行矩步,关注度就自然低于“优等生”和“后进生”,成为班级中被忽视的群体。
(二)传统教育评价体制使“无类”难以实现
目前“应试教育”地位仍然无法动摇,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更多是依赖学生早期的学业成绩。在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对“中等生”这一不起眼的群体,关注度就低得多。成绩平平的“中等生”在班级以及教师的心目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受更多的是平庸的自我。但是分数并不是一个人真实能力、社会经验和生存技能的体现,仅代表的是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当学校以及教师盲目地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业成绩高分的追求上,学生的关注度也会发生转移,只关注自身的成绩。但若学业成绩仍不甚理想,自己也没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焦虑水平的上升,心理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三)班级授课制阻碍“因材施教”的实施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弊端,这一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很突出。中国人口众多,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校班级容量普遍较大,班额一般在50左右人,教师难以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除了这一公认的弊端,还有一个使“中等生”易处于不利地位的隐性弊端。班级建立后,在日常的学习相处中,每个学生在班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在班集体里所处的位置及教师和同学对自身的共识性评价,“中等生”一般的角色定位就是“这个学生表现平平,影响力一般”等等。在这种评价的影响下,“中等生”对自己的定位也会和周围人趋同,不想去超越别人,更不敢超越自己。“优等生”却是在高评价中,更加上进和发展,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形成了一种教育上的“马太效应”。
三、“有教无类”思想对“中等生”发展的启示
(一)改革评价策略,促进“中等生”发展
“改变单一的以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在学校管理中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学校要明确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教育思想,要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开放的平台。”[3]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标准,从多维度来评价“中等生”,更加关注他们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化程度的完善。而不是以简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只关注教育的选拔性功能,不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评价机制仍然是奖励“优等生”,“中等生”即使努力不一定可以取得有限的奖励。所以要让“中等生”多体会到成功的感受,学校和教师就要改变一贯的评价观念。建立一种多方位全面的评价模式,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也将学业的进步、日常行为举止得体与否等纳入评价标准,让“中等生”真切地体会到学校和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激发起内在潜力和自信。
(二)教师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第一,从上课提问这一方面,课堂机会尽可能均等。上课提问本意是活跃课堂气氛,可是我们更多地发现在中学课堂上,它似乎衍变成了教师与“优等生”单方面的交流或教师用来惩罚后进生的措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4]。“中等生”群体比较大,如果单纯将难易中等的问题留给他们这个群体,分到每个人身上的机会就少很多,可以适当将稍有难度的问题也给“中等生”,让“中等生”的发言机会也多起来。教师给予“中等生”多一些赞美的话语、鼓励的眼神都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会直接改变学生的人生方向。除了班主任,任课老师也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对“中等生”加以关注,使教师对“中等生”的关注有时间上的保证。在课堂上教师也要量“中等生”的力而行,适当鼓励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信。
第二,合理利用教师期望效应。该效应最先由罗森塔尔通过心理学实验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与其智力发展成正比,后来在教育界内被教师广泛使用。夸美纽斯也说过:“做教员的人对于学生差不多总是见面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便把他们当作一个什么样子;他们抽他们,打他们,梳他们,把他们训练成一定的形状,希望他们变成一种完成了的和琢磨好的产品”[5]62。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关注和期待会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如若在教育教学中没有给予学生期望,又怎能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习动力呢?因此教师应给予“中等生”正确的期望并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不把学生分类安置。
第三,合理组织课内课外活动。针对“中等生”参与意识薄弱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和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针对其“因材施教”。教师应抓住时机多与他们谈话,可以是学习外的闲谈,充分发挥心灵慰藉师的角色,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尤其是在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鼓励“中等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
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真正地实现“有教无类”。可是现实却远远背离我们的期待,我们的学校也被各种欲望吞噬,只注重可以快速为学校带来利益和荣誉的成绩。面临我国班级人数多这样的现状,要求教师做到一视同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精力也有限,难免会有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时候,但是学校以及教师要在观念上转变过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正确地对待“中等生”这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也在现今社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任玉丹.浅谈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5).
[2]苏婷.多给“中等生”一点偏爱[J].中国教育报,2004(11).
[3]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8.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