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义清 李晓娥 胡红
摘 要:社会热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正确认识社会热点的内涵和特征,根据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划分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其与思政课融合的不同途径,探索两者有效融合的原则。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36-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的进行不仅仅是对知识和理论的传授,更应该是对社会和现实的解读,困惑和疑虑的消解,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脱离社会和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会凭借其枯燥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也就更谈不上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了。因此,关注社会热点,并将其合理有效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社会热点解析
(一)社会热点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热点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创新和社会变革的全面转型时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出现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这些热点一方面体现出当下社会的发展变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关问题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复杂影响。对于社会热点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社会热点,主要是指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为社会大众所高度关注、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和渗透,并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和道德认知产生深刻影响的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其源自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是只有那些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关注度高且深度足够、影响深刻且力度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才能成为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作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一是时间性,即社会热点总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内, 其影响总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二是广泛性,即社会热点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广泛存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三是复杂性,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较多,产生的原因较多,往往由很多矛盾交织而成。四是可导性,基于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不同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以及其利益和情感,社会热点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即社会热点并不具有特定的影响力和作用,而是容易被引导,掺杂主观的情绪和判断。
(二)社会热点的类型
社会热点根据其产生和发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热点事件(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
1.社会热点事件(现象)。社会热点事件(现象)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引起众多社会成员密切关注、好奇、评论甚至争论的社会事件或者现象,如“两会”的召开、诺贝尔奖的揭晓、苏格兰公投、香港“占中”事件、“啃老”现象等,这种类型的社会热点在社会热点的三种类型中属于第一层次,即最浅显的层次,一般会定期或突然发生,最容易因为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2.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和较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受到媒体舆论集中报道,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和共鸣的社会事件及行为,如收入差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科技创新问题、就业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其属于社会热点的第二层次,较为深刻,一般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比较广泛和复杂,会让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困惑。
3.学术热点。学术热点问题是指受到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渗透、对其价值判断或道德认知有着深刻影响的学术争鸣及其因之形成的文化解析力量[1],如民族复兴与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其属于社会热点的第三层次,最为深刻,是在社会发展中遇到或出现的新问题,非常广泛和复杂,同时学术色彩非常浓厚,容易让理论素养欠缺的大学生产生疑惑和不解。
二、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意义
社会热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真,也是思政课教学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着重大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是社会发展的写实,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成为认识社会的切入点。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本身就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关注并科学解答社会热点。而且,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将枯燥的理论用鲜活的社会生活诠释出来,将抽象的问题用生动的社会实例揭示出来,对于充实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大学生群体是刚刚步入成年、还不太成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群体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高,兴趣强烈,再加上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其愿意对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课教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真正投入到思政课学习中,主动地接受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摆脱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解惑能力
目前,思政课教学主要依靠课堂的理论讲授来进行,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也难以将其运用到社会现实中,造成学生“学习思政课无用”的错觉。而且在社会全面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现实与理论不太一致的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对理论的认同和接受产生质疑。而社会热点往往是现实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通过有针对性地把社会热点引入思政课教学,并结合思政课的相关理论去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培养用所学理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新认识思政课的意义,而且通过这样的环节,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消解困惑,实现在理论传输基础上解惑的目的。
(四)有助于实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
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身成长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生追求呈现出自我性和功利化的倾向,社会责任感缺失,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而社会热点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可以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社会政治责任感[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思政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的。
三、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方式
在将社会热点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时,要考虑到社会热点的不同类型,从而寻求不同的融合途径和方式。
(一)导入式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一定要把导入的环节做好,这是一节课的“开局”,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最重要的一环。从效果来说,做好了这一点就能够引人入胜。采用导入式教学,的确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比一开始上课就采用开门见山方式 的效果要好得多,能达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3]。基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较高的关注度,可以将其作为思政课特定内容的导入部分。尤其是社会热点事件(现象),由于其比较浅显,理论性不太强,在与思政课融合时,采取导入式是最合适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在社会热点事件(现象)刚发生时,就给予关注,将其以视频、PPT、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判断。在实际教学中,将社会热点事件(现象)作为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导入既可以由教师来进行,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教师给予分析和引导。另外,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社会热点事件(现象),比如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国际上的一些重大节日和两会召开等,将其适时地作为导入内容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关注。
(二)内化式
社会热点问题在融入思政课教学时,可以采取内化的方式,即将其与相应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把教材内容作为主体,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拓宽和延伸教学内容,并将其内化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是目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也从理论上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及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表述难免于乏味和枯燥的困扰,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使该问题更加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最新且权威的有关贫富悬殊拉大的观点、原因和应对措施的分析,和教材上的内容相呼应,使大学生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该问题的表象,而是发现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实现对该问题借助于社会热点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借助于教材内容形成的理性认识的统一。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反腐倡廉问题,可以将其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问题可以内化在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中日关系、南海争端可以内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中。
(三)延伸式
学术热点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将其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延伸的方式,即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学术热点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同时注意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信息,不仅使学生对这一类社会热点形成深刻认识,而且能够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为此,在理论讲授中,可以尝试结合课程内容将某一学术热点以专题的方式来讲授,实现课程内容的延伸,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设学术热点讲座的方式,将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延伸到课外,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和深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4]。因此,学术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也可以延伸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去,借助于社团活动、社会考察、社会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来进行。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大学生进行以“我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
四、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原则
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社会热点,但是这种融合必须是在思政课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之中,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及时将社会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学习和研究一切成为或可能潜在成为社会热点的问题,梳理出一些与思政课紧密结合的社会热点,并探索其与思政课结合的具体形式,在相类似的社会热点发生时,趁热打铁,做出及时的回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社会热点进行解读和分析,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也在各学科围绕社会热點进行的激烈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争夺过程中, 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始终围绕教学活动进行
首先,要选择与思政课程或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即所选择的社会热点, 应该基于思政课的学科背景,应该属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者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程及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其次,融合社会热点不能影响思政课正常教学的进行。一方面,社会热点的引入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充实,不能因其而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热点只是对思政课理论的具体化和生动化,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来分析,不能用对社会热点的介绍来代替思政课的正常教学内容。
(三)注重辩证的分析评价
社会热点具有可导性,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热点的思想态度和传播行为上却存在着随意性和非理性,单纯靠自己的情感和心情来进行判断及评论,随意将社会热点进行更广范围的传播,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社会热点中的正确思想和正面作用就不能及时地被大学生感知,所以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价非常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课引入社会热点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对所引入内容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在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治学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讲台,统领思政课教学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认识与分析,以弘扬正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核心。事实上,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对学术热点的分析批判中,更需要体现出其中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内涵[5]。
参考文献:
[1][5]王建光.做好思政课教学对学术热点的引入与评价
[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2]陈志远.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
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5).
[3]李宝玉.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课的几个教学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