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 刘津铭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为国家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高校大学生肩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而他们在这方面毋庸置疑仍存在种种问题。本文重点关注水利专业大学生,着眼于“本硕博”团队培养模式,探讨此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
关键字:大学生;水利;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9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高校大学生肩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本科教育除了要求系统地接受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求创造与发展本领域知识,创新与革新现有技术方法,则成为其教育目标要求的主导方面。
一、本科生创新团队建立的必要性
(一)创新团队培养模式的意义探究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教育阶段。而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这种三段式阶段划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化处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界限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对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连续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因此针对此类学科的学生,基于团队创新理念的“本硕博”联动培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随后的十年里,关于“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创新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然而团队模式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水利专业大学生创新认同现状分析
目前水利专业大学生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同学视野不够开阔,对未来缺乏合理的规划;部分同学存在盲目学习情况,不注意知识的实践应用;部分同学对学术充满热情,能够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观点,但缺乏专业指导,未能最大化地发挥自身创造力;还有部分同学在论文发表、竞赛指导、软件学习、申请专利等具体问题上经验不足且缺乏指导等。针对这些问题,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以“团队式”培养模式提升水利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优秀博士生、优秀硕士生担任指导,构建了“本硕博”联动创新培养机制。
二、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本硕博”联动培养模式
(一)“本硕博”团队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一直秉承“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的大学生培养理念,充分挖掘新教育观念的精髓“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倡导学生的主动性”,大力改革陈旧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旨在培养“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硕博”联动培养的创新团队机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合作团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平台,既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高层次和学科连续性的要求,又有利于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本硕博”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方案
基于“本硕博”联动培养模式的思路,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学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形式主要为结对子、组团队,每组由1至2名博士生或硕士生以及2~5名本科生组成;以一年为周期,各组选定研究主题后,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课题。
首先,每期活动选拔15个小组,每组5~7人,共计约100人。选拔形式主要由自主申请、笔试考核及现场面试等环节组成,多样的选拔形式旨在全面考核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每期组员确定后,本科生与研究生根据专业、研究方向等进行组队,组队过程为双向选择,研究生可以挑选与自己专业相近,对课题有所助益的本科生,本科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发展,选择指导老师。
组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创新项目的研究课题,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商讨项目如何开展,并拟定课题的完成计划及进度安排表。根据进度安排,小组内部通过网络、电话或者见面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本科生主动与研究生沟通交流;研究生作为指导老师,引导和督促本科生参与完成课题,及时解答各种疑问。
小组活动启动半年后,各组进行中期汇报。提交中期考核表以及前半年的进度记录表,并以PPT形式展现目前课题的研究进展、交流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等。课题完成后,即活动启动一年后,各组就研究的内容及成果编写项目结题报告,同时结合课题撰写科技论文或申请专利。并且提交项目结题报告、终期考核表以及后半年的进度记录表,参与学院终期考核。
(三)“本硕博”团队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果
自创办该活动以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已成功举办五期,取得累累硕果。
第一、二期小组取得成果:以小组的名义发表的论文5篇,其中SCI一篇,EI一篇;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参加的力学竞赛获奖者7人,水工创新杯获奖者4组,申报的校级创新训练项目4项;在此期间,研究生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科技论文40余篇;发明型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第三期小组取得成果:15个小组,共申请专利十余项,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30名本科生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参加了各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并荣获多项奖项。其中,2项国家级、4项省级、8项校级奖;30名本科生中绝大多数都参与并申请到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其中有1个国家级、1个省级、3个校级项目。
第四期小组取得成果:15个小组,以小组名义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EI 4篇,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28名本科生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参加了各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并荣获多项奖项。其中,5项省级、10项校级奖;28名本科生中绝大多数都参与并申请到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其中有1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校级项目。
第五期小组取得成果:15个小组,学生发表论文共17篇,其中EI6篇;发表专利共10项;多名本科生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参加了各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并荣获多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2两项。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专业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建议
仅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从学生自身、学校支撑以及家庭、社会的配合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打造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团队。
(一)大学生创新团队内部加强自身建设
准确清晰的目标是一个团队建立并存在的首要意义,亦是一个团队正常运作的核心动力,是随时让队员行动一致的“指挥棒”,因此团队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这个目标须与多数队员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因素相符,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同时激发团队合作向上的良好动机。确定目标之后,需将目标细化至具体任务,根据每位成员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
团队精神并非要求一团和气,队员们随波逐流;相反,正确地发挥个人英雄主义是可以提高团队效率的,成员的意见一旦被采纳并运用,他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能力也增强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团队合作中,个人利益永远服从团队利益,如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整个团队很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及时且有效的沟通也是团队精神的重要内涵,团队成员定期进行线上或线下交流,及时沟通任务进度或进行“头脑风暴”,以确保任务的及时推进。
制度对于相关人员的约束性和指导性是不容忽视的,制度对一个组织及其成员做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约束,同时也明确了相关界限和禁忌。因此,明确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创新团队正常运行的有力约束。激励性制度也能够鼓励成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任务。
(二)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团队提供多方支持
创新团队的运行离不开指导老师的作用,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能够给予创新团队专业支持,让创新团队少走弯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工作习惯、改进工作方法,尤其是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大学是自主学习的课堂,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够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必要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也是保证创新团队活动的硬件条件。高校可以拓展各项经费来源,与知名校友合作,与热心高校事业的社会有识之士合作,与经营方向相近的企业合作等,创立相关创新类基金。高校还可为创新团队提供专门活动室,如研讨室,配备投影仪、液晶屏、网络端口等设备,让团队的每次交流内容得以充分展示,交流活动得以良好开展。
高校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创新活动。高校可以将创新团队的活动成果列入教学体系,学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如社会实践类或素质拓展类的学分,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学校的政策支持也是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最坚实后盾。除此之外,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也是非常有利的。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校园广播等多样途径宣传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和已有成果,利用“榜样效应”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大学生教育的历史使命。“本碩博”团队培养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改革,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培养,保证了研究与教学的连续性,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马希平.文科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空间的多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67-68.
[2]熊玲,李忠.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