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问题背景】
两纲教育赋予师生关系以新的定义: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是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已。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主体,视为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允许她们自由发展,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新的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对于问题的觉醒。虽然处在教育前线的老师也深深知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却往往仍以变相的“师道尊严”来压制学生。比如,班主任为了幫助学生树立勤学的观念,常常以“你现在还小,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你应该好好学习,不然会后悔的”等等之类的话来劝学生。在看似平等的关系中,教师仍是居高临下的;在看似亲密的关系中,学生的心灵仍是封闭的。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老师的唠叨,习惯了心灵的封闭,也习惯性地以“乖乖”的沉默来对付老师的教导。
这样的情形仍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教导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老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但效果几近为零。要走出这样的迷途,教师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案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这句名言,我深有感触。
这学期我刚接了五年级二班并担任班主任, 这是一个纪律非常差,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叫石金虎,调皮捣蛋,经常不完成作业,另各位任课老师都非常头疼,我也很伤脑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办法。几星期前的一节语文课上,一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吸引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大家都沉浸在桂花雨的快乐和美妙之中,我也被摇桂花的快乐所感染。我含着笑环视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忽然,我的眼睛定格在他的身上:咦?此时的他正在桌下忙活着什么呢?我走近他,他也抬起头,看到我,先是一愣,又似乎立刻回过神来,赶忙在桌洞里忙活了一阵。无意中,他的“杰作”中的一间从桌洞里“跳”了出来,他迅速用脚一踩。这一连串的动作使我十分惊愕,因为我相信当时我的表情仍是微笑的,是什么让他的反映如此强烈?
“把它给我。”我和气地说。而这时,所有的眼神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看了我一眼,开始用力的踩那份或许使他骄傲的作品。“把它给我”我仍然和气地说。他又看了我一眼,终于犹犹豫豫地把桌洞里他十分珍爱的作品放在了我手上。呵,这么漂千纸鹤,此时同学们的惊叹声告诉我,这是一个好机会。我冲他微微一笑,手捧着令同学们羡慕的纸鹤走上了讲台。“这只纸鹤做的怎么样?”同学们都说好,而这时的他却低头不语,静静的等待着我的“发落。”
“折纸艺术是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精巧的折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许多生机和乐趣,同学们肯定也很喜欢折纸……”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同学们便异口同声地说“是”。至此,他抬起头却满腹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我继续说:“那我们是不是要请位老师啊?那选谁最合适呢?”我一副犹豫不定的样子。同学们却开玩笑似地将目光投向了他,他微笑地看着我,在同学们的前呼后拥中不活意思的走上了讲台……
从此,在大课间时,我就让他教给同学们折纸,而且我也加入进来,他也好像找到了自信。学习认真了,成绩也提高了。
反思: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 心态去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
要想真正地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必须先触摸到学生的心灵。正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只有深入学生的心里,班主任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触及到学生的痛楚,才能对她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浮在表面的管教、居高临下的训导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而要进入到学生的心里,要学会找准时机,切忌浮躁;学会等待,避免匆匆上阵。善于观察的眼睛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善于观察,就能“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透过学生的表情和举动洞察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掌握学生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