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妤嫦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学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教学,也应该重视德育教育, 新课程同时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的地位,强调“回归生活”,我们知道数学是生活的。生活不能离开数学,数学同样也离不开生活,而德育也是如此,生活是德育的主阵地,回归生活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基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是渗透德育的良好平台,数学教学的生活情景创设自然就是数学与德育的良好结合点。我觉得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激活生活情景的德育功能,创设实用性的情境,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如何才能再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的主阵地 德育渗透 回归生活
一、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适合学生生活经历和认知实际的情境,许多情境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德育教材。
其实在教材中有许多情境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的德育影响,并不需要老师的刻意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德育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进行。苏教版的第一册的准备课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为学生提供了校园内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美丽的鲜花、宽阔的操场以及校园外飞翔的鸽子、整齐的大雁、葱郁的树木等计数资源外,给初入学的小学生展现了校园生活,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小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以名小学生了,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同时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巧抓情境图如在教材的第6页创设了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此,以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此时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第40页“浇花”的主题图,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教学课外活动是建立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数学活动课非常注重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苛刻地要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更加浓厚的色彩。课外活动强调以自读、自学为主,讨论、释疑为辅,赋予了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更为浓重的色彩,无疑对学生自主、终身学习意愿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的体重,并让他们画出表格,学生对来自身边的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热心地调查,称体重。同时,他们从收集到亲手称一称到的体重中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他们也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了饮食要合理分配,营养才会均衡,身体才会健康。在学完“时、分、秒”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方案,这样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珍惜劳动成果,引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数学目标中划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等。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施者,在现实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到数学教育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并且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课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探索渗透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更好的培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各位同仁的积极努力、勇于探索,才能出现数学教育的新天地、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