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透过格式塔意象再造的理论,对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不同英译本的分析研究,阐释其翻译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对《春江花月夜》的各个英译本对译作在处理格式塔意象再造现象包括心理实现和语言实现两个方面的做法进行审视。
【关键词】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 《春江花月夜》 英译本
意象之说起源于《周易 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易传》有“观物取象”。这里所说的“象”是形象、物象,它是一个载体,由它来承载“意”。然而,通常文学上关注的是语言艺术上的意象和意象性。意象之说难以以一种统一的标准衡量,但其重要性却不言自明。
一、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作完形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倡导者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三位年轻教师,韦特默,苛勒和考夫卡。1912年,他们于法兰克福大学实验室最终建成其基本理论,并创立了完形心理学派。
本文论述的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则是由南京大学的姜秋霞博士在其2002年出版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一书中提出的。其主要观点:基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文学翻译模式分为两步,理解原文:格式塔意象的心理实现和再造译文:格式塔意象的文字实现。本文将从格式塔意象的心理实现和语言实现两个方面审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三个英译本之间的差异。
二、《春江花月夜》简介
初唐长篇诗歌《春江花月夜》原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最明媚的曲调,“吴中四士”之一的初唐诗人张若虚,将幽美恬静的春江月夜图与游子思归的离愁别绪及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慨完美结合,烘托出清幽,宁静,深邃的意境,奠定张若虚唐诗史上“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卓越地位。
三、心理实现
根据姜秋霞的观点,译者在翻译原文本的过程,构成了格式塔意象,并以目标语的形式将其表示出来。从格式塔心理学和文本理解的角度,我们可以推测出格式塔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心理实现其实是译者对文本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译者和原文本之间的互动的过程。
四、语言实现
在语义层面上看,词语是组成诗歌的最小单位,然而,语义层面上的翻译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从意象,用典的翻译角度探讨语义层面上的诗歌翻译。
1.意象。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广泛存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由于中西方文化间巨大的差异,意象的翻译成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题。许多意象处理不当就容易带来意义的错误传达。本文将讨论几个意象:鸿雁,妆镜台。
(1)鸿雁。
But message-bearing swans cant fly out of the moonlight——许渊冲
The wild swans and the geese go sailing by! —J.B.Fletcher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句话是说: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此二句表明上是写月光之清澈无边,实则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许渊冲译文将鸿雁 译为message-bearing swans,诗中暗含的游子的思念之情就一目了然,而J.B.Fletcher则译为The wild swans,只是译出了表面的内容,鸿雁真正的内涵却没有清晰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2)妆镜台。
It should have seen her dressing table of the fair.——许渊冲
And peep through chinks within her chamber blind;——Charles Budd
In the deep chamber where her hair she braids——J.B.Fletcher
对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许渊冲译为dressing table,而其他两位译者都译为chamber,从具体与抽象的角度来说,许译文更具体,而后者则更抽象,只是译出了思妇所在的房间,而没有具体到梳妆台,这与原文有些不符;“妆镜台”这个意象具有情感功能,艺术意象可以催生情感。一般来说,动人的意象,都来自于作者至深至切的审美体验。
2.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有助于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典故都蕴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这使得译文读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如:“青枫浦”
On Farewell Beach pine away maples green.——许渊冲
The maples sigh upon the rivers bank.——Charles Budd
Tracing their winding with its pearly hue.——J.B.Fletcher
“青枫浦上不胜愁”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五、总结
本文在肯定《春江花月夜》的研究价值的基础上,探讨《春江花月夜》英译本中对诸多问题如作品中的意象问题的处理,词义和整体结构的把握,文本语气的把握等,诠释格式塔意象在《春江花月夜》的几个英译本中的转换过程,以及译者是如何选择合适恰当的翻译策略来成功再现原诗的优势与特点。
参考文献:
[1]黄俊娟.从格式塔意象再造来分析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英文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
[2]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3]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Fund Project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5ycx113)。
作者简介:何霞(1992-),女,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