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婕
1978年,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严厉指出:“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篇文章犹如平地惊雷,在语文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自此之后,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国内教育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新课程标准对于各个阶段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做了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本文(本课题)拟从高中语文新课标下的语文和思维的关系角度,挖掘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的重要意义。以期积极融入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浪潮,共同寻找语文学科教学的新出路。
一、关于语文学科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语文”解析为口头语言 和书面语言的结合,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建立在此解释基础上,人们对于语文的认识进一步生成为“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甚至“语言文化”等几种说法。持“语言文字”说,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为代表,认为语文可以解释为语言和文字,语文课主要学习语言,而且主要学习书面语。“语言文章”说则将文章作为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篇章和写作知识的教学,要求重视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中心主旨的教学。“语言文学”则主张语文课学习文学——一种高级的语言形态,通过对于文学的学习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目的。在此过程中强调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思维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语言文化”说则把以语言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学习作为人的一个部分,作为与人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现象来解读。
以上对于语文的几种解释无一不是把语言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作为一个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毫无疑问,语言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对于“语文”的认识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它应该还包含上述提到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所有的内涵在内。语文并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听、说、读、写的教学,除去语言文字本身,文章的层次、结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各色形象以及文本内容背后深层的文化意蕴共同构成了日常教学中的语文课堂。也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跳出了枯燥乏味,日益走向了丰富多彩。
二、思维释义
思维是现今众多学科如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思维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目的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为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特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借之反映人所未直接接触到的事物及规律;思维的强烈的目的性则直接表现为它总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存在。了解了思维的以上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根据思维的形态,我们将其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类。其中动作思维是伴随着动作的发生,通过感知活动对外界事物进行接触的思维,它随着动作的产生而产生,因其停止而停止。形象思维即用表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整合的过程。形象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个思维能力,尤其表现在通过课文的文字或文章,调动想象机能,去塑造或者再创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抽象思维则是教学训练的主要目的,它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态,以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最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为基本的思维过程,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述三种思维的基本形态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和最终培养目标。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思维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形成思维,而人类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又转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习作为现代人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形成个体思维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既成的思维又转而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推动社会文明的前进。
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和思维的关系
新课标中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尤其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新世纪新时代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解析和考察,而是日益强调通过语文这门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博大学科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的“语文素养”包括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文章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审美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素养的积淀。然而要形成以上各项能力的背后,首当其冲即要求对学生相应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训练。
首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背后
作为语文学习主体内容的“语言”具有交际性。语言交际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听说读写的过程,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具备一定的目的性,思维恰恰蕴涵在交际的目的性以及言语运用的过程之中。那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语言的交际运用过程之中显露无疑。也正是因为其作为交际工具的缘由,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样,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学生对于范例材料的篇章结构、用词造句进行解读分析,在写作教学中教导学生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作文训练,都是贯彻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然而,“工具性”的规范化的教学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答案标准化,模式趋同化。在强调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更让语文教师痛心疾首的是扑面而来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批评。痛定思痛,原因在于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必须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包括人格、感情、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掘和培养,要求以课文范本中的真、善、美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尤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保护,在呵护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前提下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其次,重视语文素养培养即强调思维训练
新课标对于高中语文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要求,除了传统教学的知识目标之外还有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立足于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还要培养学生课文之中深厚的人文内涵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他所提到的“思考”、“创造”即学生在接受知识之后的系列的思维活动。
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以听说读写的基础语言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运用的结果。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现今我们更推崇语文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阶段的感受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以及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统一。感受性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分析思维则教授相应的解析问题的技能,两者结合,使学生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具备技巧性和思想性。同样,充分利用思维的再现性和创造性,加深对于课文文本的解读之余,通过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我们所倡导的语文素养,如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文章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审美探究能力、社会历史文化素养的积淀恰恰就能通过上述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日益建立形成。
鉴于上述语文学科和思维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训练”或许能够成为解决语文学科当下所面临的各种困境的一条出路。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意见》,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