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一、儿童文学功能概述
狭义地说,儿童文学指的是在内容形式、文化层次、语言风格等方面更适应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作品。儿童文学是世界知识宝库中的精华部分,与儿童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深受世界范围内少年儿童的喜爱,如《昆虫记》、《小王子》、《彼得·潘》等;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甚至能影响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快速吸收并掌握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基础掌握为主,不同的学科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在阶段学习中有重要地位,同时还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要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就必须寻找针对性强的方式,这其中,儿童文学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作品,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等多样化的题材,加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美插图,让它成为少年儿童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心,不断调整教育中的瓶颈,完善教育方法。尤其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要进一步提高小学阶段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
通过儿童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到语文课本以外的知识,这其中包括一些人生哲理、社会知识,通过不断地思索和理解,慢慢地发挥了人生启蒙的作用,培养少年儿童的兴趣发展,促使他们向作品中善良、正直、勇敢、智慧的形象靠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儿童文学的阅读人群针对性较强,所以儿童文学在创作上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简单的故事脉络,生动的比喻修辞,等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要保障吸引读者,又要避免过多的描写,造成内容拖沓。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引入儿童文学的现象,但针对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我国经历了较长的应试教育时期,尤其在小学阶段,强调课本知识、基础知识、考试成绩等内容。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授课,很少鼓励或指导学生展开儿童文学的阅读;很多家长也认为儿童文学是“闲书”,只是用作消遣放松,不应该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除此之外,一些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儿童文学作品,由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问题,缺乏对儿童作品的了解,在讲解中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2.语文教材问题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相互融合,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如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儿童文学作品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的比重提升了15%。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的学习基础,但从现状来看,与学生现实生活中背离的成分太多,一些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的作品被引入,题材单一,内容空洞,与儿童心理的契合度不高。
3.阅读时间有限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材有密切的关联,但在展开形式上却是隔离的,教师和家长侧重小学语文中的儿童文学部分,但要涉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则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但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作业任务繁重,很少有可以自己支配的阅读时间。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改善对策
1.改善儿童文学的选材情况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将其和儿童文学衔接的最好方式,就是强化儿童文学教材入选过程,教育部门要站在儿童的心理角度上,而不是教师和家长的地位上,从提高文学兴趣的角度出发,根据时代的要求扩展,提高阅读积极性。
2.提高语文老师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面,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所决定,语文知识与文学内容的关联程度较大,如果只做一些专业培训,是不能满足现代小学教育的要求的。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要转换心理,对儿童文学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学习,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实现指导学生的能力。
3.重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与成人文学大相径庭,对于思想萌芽状态的小学生而言影响很大,简单、直接、生动的文学设计更加适合他们单纯、独特的情感,对培养小学生未来的人格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为阅读儿童文学开创条件,减轻小学生语文方面的课业负担,重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如将儿童文学内容引入课堂讲解,实行情境创设,从而让审美功能得到体现;也可以依据教材中选入的儿童作品为基础,从完整性的角度入手,为学生讲授节选意外的部分,并挖掘整部作品的意义,满足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