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磊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走进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信息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结合的一些看法,以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领域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反感,并且对数学这门学科也缺乏兴趣。因此,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城乡结合为主的小学,在校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对教育都不太重视,再加上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兴趣多变,课本及教师的口语等静态的教学方式则满足不了学生活跃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全新的教育模式
从传统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教育是一种以单向传授为主的知识传播,教师始终是传播的主体,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方法、速度,学生的主动性极其有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而信息化教育,特别是网络教育对学生来说,更像是“量体裁衣”,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自己主动安排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特性决定了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将知识本身、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校园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使教育得以优质高效、无时空限制地进行。教师确定主题,学生们自己在网络上查找有关主题的信息,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然后开展讨论、交流,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这个主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可以肯定,这种利用网络进行的交互式教育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中解放出来,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活化教材内容
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形象的东西去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此时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形象、动态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清晰而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及其之间的联系,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大大加深,引发学生思考,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若只依靠教材上静态的图片是绝对不够的,那样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联系,而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网络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网络教育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其校园是一个“虚拟校园”,这种虚拟教学环境打破了教学的地域、时空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参与网上学习。学生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也不需要担心自己原有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动画模拟
采用信息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疊、闪烁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图形全等的内涵,从而引出全等图形的定义,再从强化定义的图形中引出其特点,便于学生切实理解。
(二)分层显示
利用信息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公式复习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学科,信息的介入为数学教学开创了新天地。通过运用这种现代手段,将会为数学教学增添姿彩,而且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先进教学形式的使用,优化了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愿望,提高了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秋梅.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敦.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宗秋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