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宏
摘 要 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并与同仁们共同探讨、总结得出创设问题情境常见的几点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新课程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09-02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都强调兴趣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我从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只有学生对你的教学产生了兴趣才会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遇到困难不畏不惧,一步步克服。相反,如果学生对你的教学不感兴趣,则心理感到压抑,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勉强着学也会很费劲,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还能从中获得创新的快乐。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针对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
2.适度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要让每位学生从教师的情境设计教学中得到发展。
3.启发性。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4.互动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策略
1.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如我在教学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我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来玩个猜数字游戏,我手中这支钢笔的价格标签是10~30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回答出这支钢笔的价格呢?就这样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典故,创设问题情境。我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 项的和时,采用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欣然同意,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呢?利用典故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3.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我教学复数的概念时,已知a+=1,求a2+的值。学生很快算出a2+=(a+)2-2=-1。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均值不等式时,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 折销售,第二次打 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 折销售,第二次打 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像这样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转第42页)(上接第9页)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