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2016-05-30 09:54赵坤英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时间有效提问对象

赵坤英

【摘要】“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况,用问题方式提出来,使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 “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有效提问 内容 时间 方法 对象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教师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对于答不出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点评答问的得失,全由教师一人包办或对答问与其思路不同的学生置之不理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做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问内容

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标志,也是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新奇、趣味的提问,对学生的大脑皮层能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教学《年月 日》时,我采用脑筋急转弯,提问学生,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通过提问引出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以及解决问题的决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有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把课文的“筋骨”抽出来,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学《年 月 日》时,要求学生观察日历,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在练习本上,由于我的提问不具有针对性,学生观察时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支点,学生的观察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当我把问题改成“请同学们认真观察1——12月中,每个月分别有多少天?”的时候,学生观察有了具体的目标,观察起来又快又准。问题要具有适度性。维果次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的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应该把握好两个度,一是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本末倒置;深——高不可攀,“聽”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二是要注意:问题太易,脱口能答,无法引起学生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问题太难,难以下手,则会造成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只有“跳一跳,摘到桃”的提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临界状态”。

二、提问方法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问题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使问题富有情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在2009年省优质赛课中,张炜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不是直接问学生这个是什么三角形,那个又是什么三角形,而是出示一幅极富童趣的“蚂蚁进洞”的情境图,并提问:你知道小蚂蚁(各种三角形形状的的小蚂蚁)可以进哪些洞(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吗?请你帮它们找个家。此问一出,学生无不跃跃欲试,都想帮帮“小蚂蚁”,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三、提问时间

课堂提问要捕捉良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如新授课时,最好是在新旧知识的交汇处,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先组织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出两三道题),然后再把最后一道改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时提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应该怎样计算呢?”此时一问,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就犹如写毛笔字一样,毛笔骤地一“挥”,笔锋自然就出来了。提问还要增加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的,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⑴学生的回答变长;⑵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⑶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⑷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⑸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有些时候,我在抛出问题之后,急于知道答案,便不等学生思考就公布答案,根本没有起到提问的作用,学生也没有达到思考的效果

四、提问对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像上例这种“打乒乓球式的问答”方式,不能启发全班学生参与学习与思考,将集体的活动变成了个别学习活动,更谈不上发掘全班学生的智力潜能,而且被问的学生对老师如此的“追问”,也觉得“很烦”。可见,教师的还没有真正落实及转变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上来。常言道“十个手指不一样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对学优生可适当“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让他(她)都吃得“饱”,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提问中,虽然不能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但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并提问相应水平层次的学生,还是可以做到的。

结语: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要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猜你喜欢
时间有效提问对象
神秘来电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时间消灭空间?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