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 体验数学快乐教学

2016-05-30 09:01井玉华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梯形面积探究

井玉华

《梯形的面积》是五年级下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的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我通过6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出示学具—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引领学生学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用“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归纳”等教学活动,学生亲历了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到生活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一、成功之处

1、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学具剪剪拼拼,进行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出现了多种操作,如:一部分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一部分学生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公式。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正好落实了《课标》提出的“数学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学习”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探究、发现、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蕴含了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自主转化,实现知识的迁移,再经过小结提升,使这一教学效果更明显。

2、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导课时,请学生帮老师计算电脑桌侧面梯形板的面积,提出了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让学生应用探索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通过计算梯形面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课堂上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了課程标准对于情景的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探究,凸显了学习的自主性。在获取知识后马上让学生运用新知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3、设计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体现由简到难的梯度性,关注后进生,也兼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二、需要改进的问题

1、教师要融入小组合作之中

在小组操作交流时,我组织了“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归纳”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由于我没有亲自参入到小组合作中,小组的分工还不够明确,学生合作的欲望未被调动起来。

2、放手的度不够

虽然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以前相比有了改进。但还不够精彩,一个主要原因是“放”得不够。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操作、填写实验报告单时,报告单的最后一栏,若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将会生成更多,效果会更明显。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做得不够,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放的度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3、教师主动参入学生当中,进行有效合作

在今后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并亲自参入到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主动参入,有效合作,使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

4、联系生活,体验成功

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在今后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快乐。

猜你喜欢
梯形面积探究
梯形填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巧用面积求坐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