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莎�オ�
[摘 要]校园课本剧在艺术学校中的引入,不仅能起到寓教于戏,以演促学的作用,而且能在舞台艺术表演中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美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整体人文素养。
[关键词]艺术学校 校园文化 课本剧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91
近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德育功能,通过建构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从总体上来讲,我校校园的主流文化是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但和多数艺术学校一样,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校校园文化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漠视精神文化建设。学校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而精神文化活动的内容单一、重复。虽然也组织精神文化活动,但时间久了,组织者不更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演变成为了活动而活动。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进行总体规划、系统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实施。我校亟需一个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3.校园文化建设中专业特点过于明显。艺术类学校的活动比赛很多,但多数都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这使得文化基础本身就很薄弱,且对文化学习没有多少兴趣的艺术类学生,更加地偏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校园文化建设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良好的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文化建设流于表面的主因,一是对校园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二是急功近利,只顾轰动效应。
二、课本剧对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针对我校校园文化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为,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育人环境下,把课本剧引入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寓教于戏,以演促学的作用
要编好课本剧,学生就必须在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创作出剧本。另外,要演好课本剧还要求学生学好普通话,不断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分析人物的神态、心理,在浓重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物、理解情感。编演课本剧使学生体会到“演戏”的乐趣,因此能够起到寓教于戏,以演促学的作用。
2.在舞台艺术表演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美育的有效结合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很丰富,有的歌颂祖国大好山川,有的赞颂英雄模范人物,有的讴歌光辉历史事迹。这些内容包含了深刻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语言、艺术、自然、社会、心灵、行为、生活的美。课本剧的演出体现人、事、情、理、境的内在联系及典型意义,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德的潜移默化,领略到感人的艺术境界,并在艺术美的熏陶下自我教育,培养起真、善、美的道德情感,最终形成高尚的品德。因此,课本剧还具有以戏蕴德、以美育情的作用。
3.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整体人文素养
校园课本剧不仅丰富、充实和活跃了校园文化活动,更为学生演绎精彩人生、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平台。与此同时,还能纠正艺术类学生中“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把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文化课学习和他们喜爱的专业学习有效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通过这一实践把学生的专业学习融入课本剧的表演中,使学生真正地向“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之路迈进。
4.我校的课本剧实践及意义
2015年6月,学校举办第一届校园课本剧大赛。学生自主选题、编写、排演、彩排,他们成立了导演组、演员组、舞美组及剧务组,每一个环节都由他们精心策划、独立完成。加上他们所学专业的优势,学生表演上手快,给文学作品又加入了不少艺术元素,真正做到了文化和艺术的结合。如六年制舞蹈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一直颇让语文老师头疼,但这次课本剧表演中他们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郑人买履》使我们眼前一亮,他们做到了理解透彻,幽默诙谐;幼师班学生表演的《音乐之声》、师专班学生表演的《雷雨(节选)》《茶馆》《伪君子》让我们看到高年级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表演深刻到位;综合班学生表演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我相信》等作品,富有创造性编排,独具匠心的演绎让人回味无穷。课本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念、美学思想等,为学生提供了平台,让艺校学子在携手演绎名家经典中,展示个性,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编导的课本剧,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参与中获得鲜明的印象,提高了阅读欣赏水平,并走出了“小课堂”,走进了自然、人生、社会的“大课堂”。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