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共信息资源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2016-05-30 03:46张春景秦惠敏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绩效评价资源管理

张春景 秦惠敏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国内学者从情报学、行政学等多个科学的不同角度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对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配置及资源共享效率评价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我国创建新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评价;资源管理

一、引言

公共信息资源是相对于私人信息资源而衍生出的一种资源类型。公共信息资源主要是指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基于服务人民群众而对外公开提供的信息数据资源。在现代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和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社会需要以全新的理念、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来管理公共信息数据资源。政府作为公共信息数据资源的主要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需要管理大量的信息资源,由于现有的管理模式、观念、途径、方法、程序等不够规范,使许多本应公开的公共信息资源难以为公众所利用。评价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公共信息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概念综述

1. 公共信息资源

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各国学者从知识产权、社会性、政府等多个角度定义了公共信息资源,虽各有侧重,但相同点在于都认定政府信息或行政信息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

2.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为了满足公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管理者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据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规律,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协调、配置及服务的活动。傅荣校、叶鹰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在行政系统内,按一定的要求,组织运作公共信息的诸多要素,使之达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指利用各种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信息收集是信息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2)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适当处理,从而生产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的过程。

(3)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是指将经过加工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使用,以及公众直接使用信息的一种形式。

(4)信息存储

信息存储是指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使用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贯穿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各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如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相关政策法规规章、知识产权保护、图书馆制度、博物馆制度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各项信息资源立法相互融合;在机构设置上,拥有全面领导和监管职能的政府领导机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职能部门及各种协会和社会监督部门。具有健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随着我国民主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在建设与管理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政府电子政务迅速实施、推广,一系列数字化图书馆的大量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既便如此,我国在公益信息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从宏观意义上的政策法规,到微观的管理工作流程,从政府人员主观的信息化资源意识,到客观的信息资源管理结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三、信息资源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式分析

好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根据公共信息资源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种评价分析模式。

(一)用户模式

用户模式完全从公众的角度来对绩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用户模式在应用上常常在运用用户满意度评价法和第三方评价法时使用。受众对象通过对公共信息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和比较分析出不同的受众群体、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方式从中获取利益的总体情况。

(二)技术结构模式

技术结构模式是指以基础技术结构的角度对公共信息资源绩效评价数据进行获得和结果分析。公共信息资源应用的基础技术构造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公用信息资源的独立检索终端,使用电话线连接到信息互联网进行检索;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信息系统连接到局域网络,通过局域网络检索光盘数据库,通过系统账号在线检索系统数据库;

第三层次:在层次二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网站;

第四层次:在层次三的基础上,政府网站开发特色内容和特色资源。

实际操作中,要想建立一个适用、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往往只能以信息资源的核心集作为绩效评价指标。

(三)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是指以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基础设施、信息内容、信息服务、支持和管理等五个部分为视角,获得相关的统计数据,并以广泛性、效率、效能、服务质量、影响、有用性及受利率等7个评价标准进行结果分析。

(四)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指将上述3种模式自由组合构成的新模式,主要用于当前3种模式单独使用都不足以全面地解释公共信息资源绩效的时候。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公共信息资源在信息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应当优先发展。随着公共信息资源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公共信息资源评价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体制化、制度化障碍,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实现信息资源极大程度的全社会共享,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是基础数据的共享。目前,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来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方面。

1. 公共信息资源总量的不足。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人们对文化、科技、教育以及政治参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会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然而,仍停留在单一政府管理体制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有效供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信息需求,我国人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比发达国家低2~3个数量级,己成为阻碍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瓶颈之一。

2.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对各类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管理的投入与其公共信息服务的产出严重不对称。一方面,我国公共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步伐迟缓,在政府信息公开、公益性信息尤其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信息服务方面,国家的投入还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庞大的政府及其附属的事业单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人满为患、机构臃肿,缺少公共信息资源开发的动力,围绕政府需求采集、加工和管理公共信息,既造成了信息的浪费也导致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用户对象的单一,同时,国家有限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投入在相当程度上用于人头费开支,给社会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严重不足。

3. 公共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突出。我国公共科技图书馆的人均购书经费是0.23元,而贵州省仅为0.07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这种地区间信息投入的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大公共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数字鸿沟问题在我国依然十分突出。而信息流动背后所掩盖的是利益的分配格局,总量不足的公共信息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必然会成为不同社会群体争夺的对象,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公共信息的占有与使用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因公共信息服务的严重短缺,出现了因信息差距而导致的贫困加剧。

4. 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受体制和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基本上分散在不同政府系统和不同社会组织内,共享率低下,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垄断现象普遍,如建国以来我国在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方面先后投入了近200多亿元资金,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但共享程度严重不足,公共使用率不足5%。

(二)对策建议

公共信息资源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化信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

1. 构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关键。只有加强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指导,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一的布局,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才能有效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这一体系的内容不是包罗万象,而主要集中在立法和政策调整、行业指导与市场秩序维护和纯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信息服务上。

2. 转变职能,增强政府信息服务能力

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有序进行,强化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建立健全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

3. 有效宣传,提高全民信息意识

信息获取的第一步是对信息的兴趣和关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不仅要依靠社会信息意识的普遍形成与公众信息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信息消费观念的形成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毕竟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管理要通过信息消费来拉动,信息消费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公共信息资源市场管理的萎缩。

五、总结

公共信息资源绩效评价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和数据模式的确立,即解决区域信息数据如何收集、统计、加工、分析和管理、解释等问题。本文首先评价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以吉林省为实证,分析吉林省公共信息资源绩效评价模式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Paul Uhlir. Draft Poliey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Public Domain Information [EB/OL]. http://portal.uneseo.org/ei/en/ev.php-URL_ID=8376&U

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2008-06-24.

[2]夏义堃.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选择_政府与第三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的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3).

[3]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M].科学出版社,2007.

[4]杨玉麟.公共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7(06).

[5]傅荣校,叶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M].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张春景,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秦惠敏,长春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绩效评价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