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引领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微

2016-05-30 10:48余孟辉
继续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大学

余孟辉

摘 要: 国家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转型,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纷纷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困境。本文从应用型这一提法的逻辑起点切入,就“应用”的内涵与类型、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作若干探讨。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应用”与“应用型”

(一)“应用”的“有用”之义

一般来说,“应用”总是和工具性联系在一起,工具的“功用”应该是“应用”的基本内涵。那“应用型”就应该是“功用型”吗?拟或就是“有用”吗?

把“应用”理解为“有用”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一方面要学以致用,学了不能用,学了不会用,换句话说那就是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也可以说是目前部分本科院校的短板。高校本来就有为学生提供将学生所学加以应用的实习工作的义务,美国的盖洛普调查公司有一个调查结论,如果学生能够找到能将大学所学加以应用的实习工作,毕业后他们在职场成功的几率要比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毕业生要多一倍。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进步,同时也将职场分工越来越细化,雇主已经没有花时间培训员工专业技能的耐心。为此,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在进行调整,那就是培养更多的“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学生大学毕业是要谋生的,上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是要讲究回报的。试想,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毕业后什么也用不上,那他的投资不是白费了吗?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学费比北大清华还贵,生存能力比农民工还低,谁还到这些高校读书,这是家长对一些地方高校的抱怨。现在,致力于改革转型的地方高校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性,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到企业或第一线就能立即上手,这种平民化的功利价值观有何不好?

从以上考察,“有用”是对“应用”的通俗理解。用学术语言表述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并且是从外部需要来确定应用标准的,这个标准大概是: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一门专业技术,并且是社会实际工作中正在运用或即将运用的技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岗位上熟练运用这项技术以正确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切的“有用”得从人开始,大学的“有用”得从学生开始,学生才是出发点,学生决定有用无用。教育是因人的需要而有用的,而人的需要绝不只是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满足,人还有精神需要。

所以,大学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本领,学生也需要学以致用,但这永远不够。工具有用,但大学非制器,大学乃育人。大学不是制造一件又一件工具,而是培养使用工具的人。“应用型”之应用,“应用型”之转型,不能单纯以有用无用来理解,更不能以有用无用为依据。

(二)“无用”是大学的“大用”

如果一所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把“应用”的全部内涵理解为有用,一味强调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无缝对接与产业需求实现零距离,甚至把“应用”作为解决高等教育的唯一出路,可以说是高校对“应用”的曲解,也是对“应用型”的迷信,实际上是在断送高等教育的生命,这样的转型将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地方本科院校走向死胡同。

工具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工具也有成为无用的工具的风险。以计算机技术为例,它发展有多快?今天有用的技术,学生走向社会后还是否用得着?

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发达源于德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或者说得益于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疑受益于其高度发达的基础理论研究。强大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世界主要国家无一例外。

我们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结合。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科学的探求。洪堡所说的科学即所谓的纯科学。纯科学就是为科学而科学,在迷信“应用型”人的眼里,这些都是些“无用”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无用”的基础理论,是“应用型”高校的坚实基础和走向繁荣的源泉,也是“应用型”人才更好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石。缺少了它,应用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从大学本身的发展也可以看到这点,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它也需要发展文科,工程和产品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要有理论支持,还要涉及美学甚至心理学。这就是说,只一味地追求技能应用,这样的大学是没有前途的,更谈不上“高水平”。相应的,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应用性”,都离不开大学教育的一般原则。

所以,大学的“有用”是建立在“无用”基础之上的。“无用”是为“有用”服务的,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应该提供学生更有价值的东西和获得长远利益的本领。

(三)“应用型”是一种模型吗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每所高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上文已经讨论过“应用”的有用与无用,我们承认,大学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本领,但大学更多应该教给学生为改变工作而准备。如果转型意味着给学生定型,那学生毕业后就只能从事某项工作,这绝不是地方高校转型的价值取向。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人能够达到的境界,这在本质上是不可计划的”,他还说,“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事先能预料的”。建设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传授、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最终每一个人的走向仍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个人而非被他人“定型”。即使有某种特定的目标,也不是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的模型。

教育是什么?一个经典的说法是教育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为了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能够做些什么?教育可以提供,提供学生需要的师资,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设备和设施,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教育可以期盼,期盼可以是激励,激励可以焕发学生激情和兴趣。教育和其他产品生产是不一样的,它必须有学生自己的参与才能完成。人们想制造一件工艺品,可以先有模型,然后进行流水线作业。而人才不能这样“生产”出来,它不能先有模型,也不能完全由教师去塑造。把学生自己培养成为自己,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更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上文论述,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有如下结论: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和体现出自身价值的人,其基本特征是:

完善的能力结构。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多元的知识结构。与一般技术工人相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科学素养,通晓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科学领导和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全面的创新素质。应用型人才拥有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并且具有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正确的人生态度。

从学术意义上考察,这样的表述也许不够严谨,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思路。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和所谓的学校“定位”不是同一个概念,尽管教育界和学术界一个很流行说法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叫各安其位,各归其类。“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甫一提出,更多的声音是学校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果真如此吗?

大学不是靠定位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分类也不是预设的。分类是分析的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分类:按培养目标分类;按学科结构分类;按投资身份分类。大学并不是先有一个分类,然后再确定一所大学办成哪一类或按哪一类去办学。如果硬要给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也只能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去决策,确定阶段目标和长远愿景。他们可能原来是高等职业教育,现在是应用性本科教育,未来为什么就不能是学术性大学呢?

强调本科院校的应用性,表明这类大学建设发展的侧重和倾向,但并不与大学及其教育的一般逻辑相冲突。毕竟,提出建设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不是要推倒重来,去设计一所新的大学,而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个基础就是本科教育。

提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给学校重新定位,而是指明学校的发展方向,其侧重不在于一味地强调教育与职业、就业的联系和结合,而主要在于与“基层第一线”的联系与结合,与一般强调侧重动手能力的“做事”有关,注重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重视智力因素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支持

在厘清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方向后,就必须要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实际上,“转型”首先要“转”的就是课程观。传统意义上课程只是教学的一个要素,同时这个要素还被简单化为教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更新上。课程应该是一个系统,同时这个系统的建设不能没有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参加,课程不能成为教师的“孤岛”。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必须以专业为导向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套路抓学科建设,这就造成了“面子好看,里子破烂”。既然人才培养的指向是应用型的,那课程设计应该就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取向。以此为指导思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可以由专业建设和应用能力两个并列的模块来构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构建了由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4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并且整合教学内容,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TOC课程理念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各门课程都确立了三维(知识、能力与情感)教学目标,与之配套,学校逐步建立起基于学习成效的OBL课程评价体系。

以专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培养“基本素质+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有哪些要素?不外乎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知识要素强调的是“广、浅、新、用”。能力要素讲的是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就是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线工作实践中专业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素突出体现在工作中的基本素质上,要求在从业中必须具备责任意识,也就是必须从基本工作做起,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

2.“双师型”教师是支撑“应用型”课程的生力军

没有哪所高校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地方本科院校也以拥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而自豪。在教师评价体系中,也以论文课题多少论英雄。

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而实践教学教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根本。所以,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的师资模式是地方高校转型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打破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转型”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德国应用型大学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博士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才能任教。

所以,“转型”得首先从教师开始。“双师型”师资模式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呢?鼓励理论型教师兼任一定的实践教学,引进专职实践教师,校外聘请兼职实践教师,这是解决教师队伍瓶颈的基本途径。

3.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动策略

大学人才培养不能一味强调所谓的“无缝对接”与“零距离上岗”,但“应用型”人才培养又不能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地方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转型,就必须要课程为载体,推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应该说,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还是有这样的理念,不过真正深度合作的不多。现实状况是企业为招到合适的人才发愁,学校为学生找不到工作发愁。

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型发展,学生要学以致用,企业要人才支撑,怎么样才能实现三方共赢?学校要做的是,技术实习环节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建设环节要求实验室设备与实际工作环境中使用的设备距离不能太大。而要达此目的,学校的行动策略就是校企深度合作。课程建设征求企业意见,不再闭门造车,学生实习实现与企业共管,不再“放羊”,特别是师资建设实现与企业共建,教师要到真实环境中去历练,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平台提高其研发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课程设计就一定要跟得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弹性课程和个性化教学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需要顾及的问题,“转型”不能通过运动方式来进行,“应用型”人才也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来造型。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创新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岳爱臣.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原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2]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山子.“应用型、应用型大学”探索的意义和困境[J].当代教育文坛,2006,(1).

[4]帕尔菲曼主编,冯青来译.高等教育何以为“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张楚廷.教育随笔[M].长沙: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大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沣芝转型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