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琴
【摘 要】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实效、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本文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的路子,就教师如何转变旧的教育思想的教学方法做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兴趣;培养
物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浸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如何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爱好,引导他们学好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从教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总结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广大同仁交流,浅谈一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习优劣常常以考试分数来论定,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事实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实践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否有新的发现、有所创新。也就是说,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追求掌握知识的结果,而是追求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有得到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
2.重视个性的发展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老师在备课中预设了教学结果,总是设立同样的规格让每个学生一样的发展,各班的备课是同样的模式,上课是同样的教学方法,考试是同一的试卷,评价是同一的分数标准,学校就像一个“加工厂”,按照同一的质量标准去加工“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实际,而且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导致了很多教学矛盾的产生。探究式教学要求老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照与鼓励,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并指导或帮助他们完成好任务。
二、通过做实验激活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学生能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和探究乐趣。实践表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训练是调动学生动手和动脑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教师要力使学生感到设计性实验有探索价值和有设计的必要,并能引起兴趣,能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实验设计应注意联系教学实际,要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注意控制实验进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设计水平,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虽然物理实验中大部分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然是未知的。独立思考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条件。只有通过经常的独立思考活动才能形成独立思考,进行物理实验,就是独立思考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推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位置。
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1)预习指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予以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数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听课的方法。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老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二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三是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
(3)复习及作业指导。指导学生一是要把复习放在做作业之前: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难点、解题思想,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加强理解,巩固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格式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使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并画出规范的图形。
四、结束语
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因此大力提倡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要有效的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积极主动的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自己探究的能力,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进行探究式教学,这样是新课程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训松.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浅谈[J].生物技术世界,2013(03):125.
[2]赵海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