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媛
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适当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思想,为分析作者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疏通文章大意,梳理文章思路,为分析作者的逻辑思路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针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推敲品味,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之美;可以针对作品主旨,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价值观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教师依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做出理性总结,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理性美。
一、在理解品味文句中感受情感美
一些古代散文千古流传的原因,就是它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无论何时读来都感觉历久弥新。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尤其是抒情类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仔细的推敲,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如《陈情表》一文,叙述了作者的不幸遭遇和祖母抚育自己的苦情,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恩情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情感真挚动人,言辞恳切婉转,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前人称此文是“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因此,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认真推敲里面的字词。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几句话,要读出作者遭遇的不幸之情,就应该分析、推敲其中的关键词,如“夙”“六月”“四岁”“九岁”“不行”“零丁”“孤苦”“既无”“终鲜”“外无”“内无”等,在时间名词和形容词上把握作者遭遇的不幸。作品本身具有情感美的特性,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审美。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推敲分析语句,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么相契合的“共振”效应将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中产生,学生将能形成主动的审美创造、深沉的审美领悟、深刻的审美体验。
二、在分析研讨思路中领悟说理美
古代说理类散文的写作,不是简单理性的或者数学式的逻辑推导,而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巧妙融合,它们常常是间接说理,比如借物说理、借事说理,这符合汉语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哲思道理要成功阐述清楚往往是比较难的,因此,作者在阐述某一哲思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形象思维,或比喻说理,或举例说理,或用典说理,说理中有形象,抒情中有升华,使说理更为含蓄委婉,易于接受。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简单叙述了自己游览褒禅山的情况,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事要“有志”,要“尽吾志”,要“深思而慎取”,最后结论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作者借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后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说明“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作者“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不能得“非常之观”,所以要立志。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要“有志”“有力”“不随以怠”和“有物以相之”,才能“至险远之地,得非常之观”。最后,作者还是转回了前文,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仆碑上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何可胜道也哉”,从个别到一般,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
作者的说理层层相扣,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在论述“志”“力”“物”的关系上表现出作者缜密全面的思维逻辑,仔细体会一番,便能解读到作者行文思路的深邃,自然能够感受到作品表现出来的理性美。
三、在研究赏析语句中体会修辞美
修辞艺术的美是古代散文美的重要体现,不同修辞艺术的运用能使文章语句、段落呈现不同的美。古代散文常常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对比、用典、比喻、排比、夸张等。不拘泥于单一的修辞艺术,使得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教材中的古代散文运用到的修辞艺术手法很多,下面只谈谈对比论证。
《过秦论》通篇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秦国与九国之师的对比表现了秦攻取天下时的势如破竹;秦始皇与秦孝公不同政策的对比,暗示了秦灭亡的结局;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说明了秦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与秦的对比揭示出了秦亡的原因。文中对比如:“陈涉乃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交战的结果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强大的秦朝败于微不足道的陈涉。在层层对比中,秦灭亡的原因不言而喻。学生既能在此文中欣赏到精彩绝伦的对比论证,获得审美愉悦;同时在议论文写作的时候也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