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方式对吉林晒红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6-05-30 17:15郭世英赵晓军符云鹏马波波侯振武郭鹏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经济性状品质

郭世英 赵晓军 符云鹏 马波波 侯振武 郭鹏

摘要:为探究吉林农安烟区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方式,以当地品种大叶黄为试验材料,研究传统的一次性采收与二次、三次采收方式对晒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次数的增加,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淀粉含量明显下降。三次采收烟叶氯含量最低,烟碱及钾含量最高,糖碱比也较一次性采收烟叶明显提高;烟叶中众多香味物质及所测香味物质总量均为三次采收方式较高;烟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单叶重及叶质重也随采收次数的增加而呈增大趋势,含梗率则相反,各个处理填充值差异不大;三次采收处理烟叶的感官质量、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也明显提高。本研究认为,吉林农安晒烟产区适宜的采收方式是三次采收。

关键词:采收方式;晒红烟;品质;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S572.0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1-0035-05

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晒红烟产区,而农安县又是吉林最大的晒烟产区。农安晒红烟传统栽培方式是行距窄、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中下部叶严重光照不足,影响其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及干物质积累,进而导致中下部叶尤其是中部叶成熟缓慢,而上部叶因光照充足而成熟相对较快,因此当地多采取一次性采收。由于不同部位烟叶发生时间不同,一次性采收往往导致下部叶过熟或上部叶成熟度偏低,烟叶表现出细胞结构紧密、组织疏松、叶片偏厚、淀粉含量高等问题,进而影响烟叶质量,可见合理的采收方式对于改善烟叶质量、提高可用性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采收方式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烤烟和白肋烟上,晒红烟方面的报道很少。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晒红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确立适宜的采收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晒红烟的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江东王村进行。供试晒红烟品种为大叶黄,试验地为黑钙土,肥力中等。田间栽培管理和烟叶调制方法按照晒烟生产技术规范进行,初花期打顶,可采叶16片/株。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67m?。

T1:传统采收方式。当地常规一次性采收,分下、中、上3个部位上绳晒制;

T2:分两次采收。下部3~4片叶成熟时摘叶采收上绳晒制,剩余叶片待上部叶成熟时一次性采收,中、上部叶分别上绳晒制;

T3:分三次采收。下、中、上部叶成熟时摘叶采收上绳晒制。

下部(自下而上第3、4位叶)、中部(自下而上第9~10位叶)、上部(上部倒3~4位叶)典型叶位单独上绳进行调制取样。晒后样取中部叶和上部叶不同处理烟样2kg,烘干,粉碎过60目筛,用于多项指标的测定。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常规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按照YC/T159-2002、YC/T 160-2002、YC/T 161-2002、YC/T 217-2007、YC/T 16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化学成分测定方法测定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淀粉、烟碱、总氮、钾和氯的含量,所用仪器为德国BRAN+LUEBBE公司制造的AA3型流动分析仪。

1.3.2 晒后样中性香味物质 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在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00g烟样、1.0g柠檬酸、1mL内标(0.37mg/mL乙酸苯乙酯),再加超纯水500 mL。安装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从冷凝管上方加二氯甲烷40mL于250mL圆底烧瓶中,待开始沸腾时进行同时蒸馏萃取,出现分层便开始计时。2.5h后,收集250mL圆底烧瓶中的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10g并摇匀至溶液澄清,转移有机相到浓缩瓶中,水浴浓缩有机相至lmL左右,转入色谱瓶中,用GC/MS鉴定结果和NIST库检索定性,待进样分析。所用仪器为HP5890Ⅱ-5972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条件如下,色谱柱:HP-5(60mx0.25mm,0.25卜Lm);载气及流速为He、0.8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传输线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177℃。升温程序:初温50℃,恒温2min后以2℃/min升至12℃,保持5min后以2℃/min升至24℃,保持30min。分流比和进样量:1:15、2μL。电离能:70eV。质量数范围:50~500amu。MS谱库:NISTO2。

1.3.3 晒后样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按照王瑞新的方法进行测定。

1.3.4 晒后样感官质量参照标准YC/T 138-1998,由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0人组成评吸小组,分别对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劲头、刺激性、余味、燃烧性及灰色9项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取平均值。

1.3.5 晒后样经济性状不同部位不同处理烟叶采用同一方法进行晒制,按晒红烟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后统计各处理经济产量、均价、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方式对晒红烟品质的影响

2.1.1 常规化学成分比较由表1可知,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方式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糖类是烟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供能物质,还是吸食过程中形成香气物质的重要前提,中、上部叶晒后样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T3>T2>T1,且T2、T3烟叶糖含量明显高于T1;淀粉含量随采收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均在T3烟叶中有最低值;烟碱含量为T3>T2>T1,均高于优质晒烟正常水平(2.5%~4.0%),且同部位叶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烟叶氯含量符合优质晒烟的要求(<1.0%),中、上部叶不同处理烟叶的氯含量表现为T1>T2>T3,三次采收方式烟叶的氯含量最低;烟叶中钾含量整体偏低,不同部位不同处理烟叶均以T3含量最高,T2最低;烟叶总氮含量均符合优质晒烟要求的2.5%~4.0%,不同部位烟叶中总氮含量随采收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以三次采收方式烟叶含量最高;随着烟叶采收次数的增加,上部叶糖碱比和氮碱比随之升高,中部叶糖碱比以T2最高,T3次之,氮碱比以T1最高,T3次之。

2.1.2 中性香味物质比较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上部烟叶而言,糠醛、2,6-壬二烯醛、二氢猕猴桃内酯、茄酮、新植二烯等14种中性香味物质均在T3(三次采收)烟叶中含量最高,面包酮、芳樟醇等9种香味物质在T1(传统一次性采收)烟叶中含量最高,其余8种香味物质在T2烟叶中含量最高;中部叶中糠醛、3-羟基-B-二氢大马酮、新植二烯等14种香味物质在T3烟叶中含量最多,面包酮、芳樟醇等10种物质在T1烟叶中含量最高,其余8种物质在T2烟叶中含量最高。中、上部叶所测香味物质总量均表现为T3>T2>T1,中、上部叶T3处理烟叶的中性香味物质总量分别比传统一次性采收提高55.79%和54.10%;除去新植二烯外香味物质总量也以T3烟叶最高,上部叶T1最低,中部叶T2最低。

中性香味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可归纳为按化学官能团分类、按香气前体物分类和按二者混合分类3种。从农安晒红烟叶中共检测出32种中性香味物质,按照香味物质与其前体物的关系可以分成:棕色化反应产物(5种)、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20种)、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4种)、西柏烷类降解产物(1种)、叶绿素降解产物(1种)共5类(其他类即藏花醛含量太少,不作统计)。由表3可以明显看出,中、上部叶棕色化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总量均在T3烟叶中含量最高,上部叶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中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同样也在T3烟叶中含量最高,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中部叶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则在T2烟叶中含量最高。

2.1.3 物理特性比较 由表4可知,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处理其烟叶晒制后的单叶重、含梗率及叶质重均高于中部叶,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小于中部叶,填充值不同部位烟叶差异不大,且不同部位烟叶物理特性在不同采收方式烟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中部叶不同采收方式中T3烟叶叶长、叶宽及叶面积最大,上部叶以T2最大,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烟叶单叶重、填充值及叶质重随着采收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均在T3烟叶中达到最大;烟叶含梗率在不同处理间的变化趋势与单叶重的相反,呈下降趋势,且在T3烟叶中达到最小。

2.1.4感官质量比较由表5可知,上部叶和中部叶感官质量整体差异不明显。上部叶和中部叶T3处理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及劲头等9项指标均高于T1、T2;上部叶除灰色评分T1、T2一致外,其余指标评分均表现为T2>T1;中部叶除杂气、灰色评分T1、T2一致外,其余指标评分也均表现为T2>T1;不同部位烟叶感官质量总评分均表现为T3>T2>T1,T3烟叶总分分别比T1烟叶高30.0%、21.4%。

2.2 不同采收方式烟叶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6可知,不同采收方式烟叶晒制后其产量产值均表现为T3最大,T3产量比T1增加9.9%,产值比T1增加l8.1%;上等烟(等级1~等级3)比例T3最大,为63.72%.T1最小,为59.81%,T2为62.13%,可见传统采收方式的烟叶上等烟比例要远小于分次采收。综合分析T3处理烟叶等级质量和产量均优,T1最差。

3 结论与讨论

吉林省农安县当地传统一次性采收往往导致中上部叶成熟度偏低,分二次采收烟株上部叶成熟度较好,然而导致中部叶成熟度过高,分三次采收均在中部叶和上部叶成熟度最佳时采收,这将极大地提高烟叶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采收次数的增加,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淀粉含量明显下降。三次采收烟叶氯含量最低,烟碱及钾含量最高,糖碱比也较一次性采收烟叶明显提高,可见,三次采收使叶片内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了烟叶的可用性。不同采收方式晒烟上部、中部叶晒制后所测中性香味物质中均有14种香味物质以三次采收处理处于较高水平,此外,所测香味物质的总量及按香气前体物分类的各类总量大多也在三次采收处理烟叶中表现出较高水平。不同采收方式中部烟叶表现为三次采收处理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单叶重、含梗率及叶质重均优于传统一次性采收和二次采收的烟叶,上部叶多数指标三次采收优于后两者;烟叶填充值各个处理差异不大,且均符合正常水平。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方式烟叶感官质量各指标及总评分均表现为处理3(三次采收)烟叶最佳,二次采收次之,传统一次性采收烟叶最差。不同采收方式烟叶的产量产值表现为三次采收的烟叶明显优于其它两个处理,且其上等烟比例要高于二次采收和一次性采收。

综合分析,无论从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物理特性及感官质量方面,还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三次采收(T3)优于二次采收和传统一次性采收,更适合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经济性状品质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宽柄芥3个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