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失衡的研究

2016-05-30 08:23熊宏河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熊宏河

【摘要】:自 1979 年中美建交以来至今,两国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增长势头和发展规模已成为全球双边贸易合作伙伴中的典范,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扩大百倍以上。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失衡问题也开始引起两国政府以及学术界高度关注,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以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变得越发严重。根据美国的统计显示,从 2001 年到 2008 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占其总贸易逆差的比重从 20%左右上升到 30%以上。2011 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 3134.24 亿美元。根据中方统计数据,从 2000 至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占中国总的贸易顺差比重超过 60%,2011 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 2018.87 亿美元。

导致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很多,如两国的贸易统计方法、香港的转口贸易(原产地规则)、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两国经济政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等。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产业转移这个因素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产业转移导致国际分工以及逆差的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产业转移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中美贸易失衡;贸易政策

自建交以來,中美的经贸关系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经贸往来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互补性,在资源分配、市易开放、资金转移和技术转让等方面都有很深的联系。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自建交以来至 2011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 182.3倍,2011年美国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为29.95亿美元,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中美贸易失衡越来越严重,美国商务部统计美中贸易逆差由1983年的3.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954.57亿美元,而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自1993年对美贸易才出现顺差,中美贸易顺差由1993年的62.7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023.4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国频繁对中国施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逼迫人民币升值,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实施,知识产权纠纷、市易开放问题等。

中美贸易差额为何如此大?针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国内外学者从宏观经济结构、汇率、贸易政策和产业转移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中美贸易失衡是东亚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全球生产网络布局的必然结果[1]。在国际生产链中,中国、东亚和美国扮演着不同的分工角色,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这种分工模式使得东亚对美的贸易转移到中国,加剧了中美贸易的失衡。

一、国际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失衡的研究意义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54)提出的,其后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雁行理论等都是站在发达国家的立易分析,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利益得失问题。这些理论都只分析了产业转移的规律,并没有对产业转移的发展做出研究,产业在转出国转出后是否永久消失?产业承接国国内的产业结构会如何变化?这种变化对国内的就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会发生什么变化等。而国内的学者对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没有考虑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联系。而本文的研究则是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揭示了产业转移对一国经济贸易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国和承接国的利益得失问题,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很多,有结构性、转移性、互补性等各方面的原因。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贸易发展出现不平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既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本身经济的发展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分工所决定的。国际产业转移促使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变化。它不仅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抓住失衡的根源,不仅能使我们理性认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处理和减少双方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对中美关系正常和健康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也具有借鉴意义。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

尽管国际产业转移很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2] 。更为具体的定义是: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也就是说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通过对外贸易和投资扩大表现出来的[3] 。

2.1重合产业理论

卢根鑫[4]是我国研究国际产业转移较早的学者。他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相似的产品生产部门,使用相似的机器设备,生产相似的产品,即存在着重合产业。随着商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的发展,重合产业会不断出现、发育、成长和持续演变。当发达国家的这些产业不能够抵挡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时,这些重合产业就只有一个调整方向即国际产业转移。该理论表明,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是重合产业的存在,而产品生产技术的相似性和其价值构成的相异性又是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必要条件。

2.2梯度理论及反梯度理论

夏禹龙、郭凡生基于产业转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梯度论和反梯度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本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以制造业为主,通过出口创汇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本国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甚至实现产业的再转移。该理论说明,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在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高梯度产业,通过向第二梯度和第一梯度地区反推移,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三、国外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概括

3.1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国际上较早涉及到产业转移的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不得不向发达国家开放某些工业产品的市易。当这种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为本国生产该产品准备了基本的市易条件和技术条件,国内逐步掌握了该行业的生产技术,并由于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的优势占领国内市易,最终实现该产品的出口,达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该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从产业宏观的角度解释对外投资和产业跨国转移现象,对日本式的中小企业主导的对外投资模式作出了科学解释,而且从市易需求和技术变动的角度揭示了后进国家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成长的过程,进而鉴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雏形。

3.2边际扩张论

小岛清[7] (KiyoShi Kojima,1987)在赤松要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边际扩张论”。该理论认为本国应积极将己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投资转移,规避产业劣势,这一理论成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积极向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实现本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小岛理论”是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经验的概括与总结。由于日本战后经历了一个引进现代化产业部门从而创造比较成本优势然后又失去比较优势的过程,因此,“小岛理论”更接近带有国际产业转移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现实。

参考文献:

[1]尹翔硕,王领.中美贸易不平衡中的东亚因素[J].亚太经济,2004, (02).

[2]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2003,(6).

[3] 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及变化趋势.国际经贸探索,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