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国
摘 要:中职教育的就业走向,要从专业、创业、培训等方面入手:创业理念以“导”为主,创业培训以“实”为主,技能教学以“强”为主,就业渠道以“单”为主,面对困难以“笑”相迎。
关键词:中职教育;就业走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32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关键在于就业,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就业,要从创业、培训、技能、订单和所面对的困难等几个方面入手。从目前情况看,怎样解决好职业学校的创业、就业、技能、订单和解决困难这些问题已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议论和探讨的问题,据笔者所知,有些职业学校就业非常艰难,出口(就业)难,进口(招生)也就不景气,从而出现了招生就业都难的的恶性循环状态,致使一些职业学校无计可使,不得不关门。因此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大问题,关系到职校每个毕业生及其家长,甚至是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关心的职业学校和职校毕业生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值得大家共同关注和研究。现就职业教育的创业、就业、技能、订单和所面对的困难谈几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创业理念以“导”为主
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外出就业,回乡创业”的办学理念,提倡 “走出去、长才干、自身硬、建家乡”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创业意识不强的状况,可开设创业教育课,通过举办创业教育专题讲座、主题班(团)会、专家报告和政治课教学广泛开展以“外出就业,回乡创业”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活动,并渗透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也可通过优秀毕业生现身演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就业观、创业观的教育,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外出就业、回乡创业的信心,为就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业培训以“实”为主
农业县中职教育和城镇第三产业为主的中职教育,除建好专业外,还可兼顾创业培训,如开设家庭经营创业培训。所谓家庭经营培训就是指一些种植业、养殖业,也指一些较好做的小农场、小畜牧场、维修店、小网店、实体百货店等,只要有了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就可有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可复修这方面的课程,毕业后就有的放矢地搞这些产业了。不要小看这些小产业,俗话说的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肯下功夫,功夫总是不会负有心人的,小买卖会做成大企业,从而给自己创造工作岗位,企业做大了同时也给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优势所在。创业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实为主,而不是学一些不切实际的书本知识。如应学以上这些岗位上的法律问题怎么解决;市场调查怎么搞;信息怎么收集,有什么好捷径;资金如何筹集;财务应该怎么运作和审计;创业要走哪些程序,这些程序的各个环节如何进行,需要起草什么样的程序文件,等等。其次培养一些个人品质方面的素质,如自信心、不屈不挠的精神、既稳重又大胆的、有把握的冒险精神等,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立马创业,不走弯路,得心应手地创造价值了。
三、技能教学以“强”为主
职业教育要发展,学生要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就成了必然。要拓展就业渠道,练就一身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关键。因此,职业学校要把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来抓。首先,从重新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入手,按照“文化课够用、专业课求精、实训课求实”的原则,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上下功夫。加大专业实训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加大对专业实训的考核力度。其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很强的教师队伍。可派教师参加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使专业课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再次,大力推行“多证制”。技能强在哪,要有衡量尺度。职业学校的全体学生在学校内就要认真训练,争取毕业时拿到所必须的钢笔字证、普通话证、计算机证、特殊工种的专业技能证、毕业证等相应专业等级证,以增强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务市场的竞争能力。“多证制”的实施能有力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就业渠道以“单”为主
中职学校为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安置问题,除以服务本地经济外,也要在校企合作上下功夫,在专业对口、工业企业发达的城市成立职业介绍所,也可设立办事处,外派本校教师,同时聘请有资质的就业指导师或企业人事部门主管为合作、实习、就业指导教师,逐步形成机构合法、订单培养,技能为本、德育为首,校企合作、对口就业,整班安置、全程管理的毕业生就业安置体系。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好介绍所和办事处的作用,不怕花大气力和人财力到有合作意向的东南沿海或发达城市调查研究人才需求市场,扩展与发达地区的业务合作范围,做实订单专业,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重点放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档次上。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家长对订单专业的认识,消除他们到订单地区就业实习的种种疑虑,从而有效地保证 “订单专业”的质量。
五、面对困难以“笑”相迎
眼下中职教育发展不像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那么兴旺了,面对具大的就业压力,校领导都觉得办学困难,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形势,我想我们精神上不能垮,而要更加振奋。这绝不是说大话,因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与其怨天尤人、萎靡不振,不如笑迎困难、振奋精神。只有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才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智慧,感染和鼓舞学校的教职员工。尽管现在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总的说来并不是坏事,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了,人民的教育需求提高了,这是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困难,我们可以趁此机会进行学校的布局调整、专业调整、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困难中求生存,在坎坷中寻生机,使困难变为动力,使就业打开局面。
[责任编辑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