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杰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应对国内外环境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期待都迫切需要强而有力的智库支持。高等学校智库建设要努力解决好诸如方向凝练、队伍建设、综合改革及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拓展成果转化渠道等关键问题,以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决策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智库建设 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01
Abstract Nowadays, China is in the critical stage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t need a powerful support by think tanks that to respond challeng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solve puzzles of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ink-tanks developing, the universities needs to define clear goals and objectives, to enhance the fostering talent of think-tanks, to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s, to innovat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 exp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As a result, the decision service ability of universities will further enhance.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ink-Tanks developing; key problem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为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刘延东副总理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高等学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就如何推进高等学校智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如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建设为己任,真正做到“国家有需要,学校有响应,学者有行动”,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明确主攻方向
发现和找到真正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明确主攻方向是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建设的首要关键点。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引导科研工作者做到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突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驱动,以问题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凝练和明确主攻方向。
一是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問题”作为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发现、认识问题)和最终旨归(解决、证明问题),不断聚焦重点,凝练方向。
二是密切跟踪重大决策,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全程紧密跟踪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
三是加强战略研究,提升预研预判能力。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善于捕捉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课题策划能力、提升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持续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不断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
四是直接承担重大委托任务。要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实际工作部门直接参与选题征集,或接受实务部门的委托项目,共同确定智库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
2 汇聚高端人才
人才队伍是智库建设的重要资源和第一生产力,没有人才队伍支撑,智库建设就是空谈。
首先智库首席专家要具备领军人才或战略科学家素质,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该领域公认的代表性人物。
其次要建立智库核心人才库,凝聚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术功底深厚、研究视野宽广、决策咨询经验丰富、结构稳定合理的专职研究队伍,实现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集聚。
第三,注重加强青年学术队伍建设,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青年智库人才储备,充实力量。高等学校要善于发现人才,对于基础理论深厚并具有较强社会洞察能力的人才,要有效引导,加强培养,使其较早成为智库研究的高端人才。
第四,实现人才的有效流转。设置兼职岗位,吸引政府、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咨询研究人员到智库工作;推荐智库核心人才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推动智库人才有序流动。
此外,高等学校要努力做到涵养环境育人,创新机制用人,创造条件留人,支持和引导他们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激发优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活力。
3 深化综合改革
深化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打破现有制度框架对智库建设的约束,激发智库的创造力和活力。
一是明确智库的实体性地位。在高等学校现有的体制机制架构内,理顺高等学校智库与学校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智库的实体性地位,具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在人、财、物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限,并给予一些配套性的政策支持,促进高等学校智库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是推动管理和组织形式创新。打破壁垒,建立校府、校部、校校、校所、校企协同合作机制,构建国家部委、高等学校学者、地方政府、企业团队等深度融合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共同参与和指导智库建设,如:成立智库建设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推动各部门、各单位联合共建研究平台,聚力攻关;联合设立研究项目,深度聚焦;与需求紧密对接,拓展渠道落实服务;真正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协作机制,等等。
三是探索灵活的聘任和薪酬制度。鼓励智库探索实施智库首席专家负责制、团队负责人制、合同聘任制、待遇协议制等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提高创新能力的灵活的聘任和薪酬制度,实现人员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智库机构之间的有序流动,并建立有效的引进及退出机制,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智库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四是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智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保障智库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也鼓励智库探索实行基金化运作模式;同时要规范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为智库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五是创新智库建设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估,建立竞争机制,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智库评价的核心标准;探索建立以政府、国家相关部委、企业行业等服务对象为主的评价机制,并评估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要创新智库成果评价,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采纳、中央和国家部委文件采纳等智库成果,以及基础档案整理挖掘、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都要相应地纳入职称评审及年度考核等评价体系中。
4 创新研究方法
智库研究一定要走进现实,避免研究活动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斋”到“书斋”;鼓励智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智库建设和发展水平。
一是搭建智库建设公共支撑平台。优化人文社科实验室及数据库建设,支持智库机构围绕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和建设若干社会科学实验室,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成果共享,为智库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是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加强定量分析能力,突出数据意识,从数据采集、调查指标开发、数据多维使用和深度挖掘、数据可视化处理等多个层面为智库建设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吸收自然科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以模拟仿真和实验计算研究为手段,探索推动大数据条件下智库建设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与研究范式的创新,提高智库决策咨询科学性。
5 拓展应用渠道
拓展成果发布应用渠道,打造智库成果发布平台,这是智库建设最终发挥效用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一是传统成果发布渠道。通过出版著作,发表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和工作简报等形式,及召开公共专家听证会、举办国内国际高端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等途径,提高智库成果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二是与国家部委等实务部门直接对接。建立和畅通與需求部门直接对接的新模式,服务于政府决策;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通过承担对政府官员、行业企业等人员培训的任务,间接影响重要决策。
三是提高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推动高等学校智库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一流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层次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谋划设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智库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织,鼓励学者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在国际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和国际学术刊物任职,争取国际性科研奖项。同时,鼓励智库积极参与公共外交,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合作,在对外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定期举办“海外学术周等”活动,集中发布智库成果,提高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
四是拓展智库成果形式,支持智库专家积极参与高水平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法规的起草以及高端媒体的访谈等工作,支持智库专家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和社会服务工作,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五是运用大众媒体、新媒体策略,加大智库成果的推介力度。以电视、报纸、网络等为媒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影像等呈现方式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阐释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智库专家的专业技能,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要善于抓住建设和发展的机遇期,在智库建设中,以厚重的理论基础,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依靠高端学术队伍,整合优化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高等学校校智库品牌,最终实现高等学校智库建设“特”“新”“专”“优”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人民日报,2014-02-16:005.
[2] 张东刚.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中国教育报,2013-12-30:001.
[3] 打造高校教育智库 为教育改革发展做贡献——高校智库建设座谈会发言摘要.中国教育报,2013-08-21:004.
[4] 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校智库.中国智库,2013(3).
[5] 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