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召鑫
[摘 要] 新形势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贯彻群众路线方针的形式拓展和内容深化,也是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然而,部分高校党员干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缺乏服务理念,缺失服务能力,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不完备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普遍性问题。破解之策应以加强政治引导为主线,深化党员服务理念,以党建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党员服务能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完善党建服务机制。
[关键词] 群众路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高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54-02
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内容的“群众路线”理论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和不断丰富发展成熟起来的,是党对群众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基本工作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时至今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谓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方针下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和理论升华。从高等学校来看,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和使命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重要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时代意义
1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高校一直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重职责。自2003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了15%,也标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当前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了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所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谋求创新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应在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上进行革新,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解决好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服务成才、服务发展、服务社会。
2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群众路线方针的形式拓展和内容深化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组织工作是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群众路线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党中央深入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原因在于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群众,基层党建就有了方向和动力;脱离群众,就会迷失方向,一事无成。
在高校中,党员师生是推动我党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和依托,在实践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及时发现党员师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服务工作,有效建立党员师生利益诉求、利益沟通、利益协处和利益保障的机制,使高校党组织真正代表和保护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夯实党在高校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
3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上海调研时强调,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高校师生的桥梁和纽带。虽然当前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总体是坚强有力的,但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理念、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还有待提升,与党的先进性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完全符合,从某种程度上延缓了高校党建科学化的进程。破解途径之一就是需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将服务理念深入高校党建工作,创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的组织活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高校党建创新发展,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二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党员干部服务理念缺乏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强烈地影响和冲击着高校党员及领导干部。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缺乏服务理念,缺失服务意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有些同志将党员视为一种称号、身份或者地位的象征,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树立服务意识。
此外,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淡化了党组织的服务职能。不能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党建工作与高校的教学科研、教育管理与社会服务等工作相脱节,导致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难以实施。
2 党员干部服务能力不足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地,在高校党组织中,对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党中央不断拓展和深化党建理论,要求高校党员干部不断完善知识储备,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恪守党员义务和先进性要求,通过在服务师生中提升自我服务群众的能力,在个人素质、工作理念、工作作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共同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3 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当前,有些高校在基层党组织成员经常性深入师生,倾听师生心声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但由于制度条款过于宽泛,内容不够具体,对工作实践的指导性不足,执行起来弹性较大,在监督和考核不到位的前提下,很多制度就容易成为虚设,从而导致基层党组织职责不明确,作用发挥不充分。另外,目前有些高校“重业务,轻党务”现象比较严重,在岗位设置上,管理岗中从事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岗位数量少,该岗位人员的待遇与其他管理岗位人员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家从事党务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制约了党建工作更好、更有力地开展。
三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1 以加强政治引导为主线,深化党员服务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对于高校而言,党组织所面临的工作和服务对象不是普通的群众,而是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教职员工和思想活跃、富有朝气的新时期大学生,在高校党建实践中,往往会弱化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因此,必须以加强政治引导为主线,大力宣扬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把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和工作方法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中心工作相结合,使高校基层党员能将党的先进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均在于“服务”二字,使高校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服务意识,建立为民服务的恒心和决心,更需要自觉把服务育人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党务工作之中,奠定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牢固基石。
2 以党建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党员服务能力
在高校,高级知识分子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群体文化程度和政治素养普遍较高,但是高校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较为匮乏,且普遍存在党龄较短、党性修养不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发展。为此,要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支理念先进、服务能力突出的队伍,这是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因此,高校基层党建队伍建设也需以此为目标和总要求。高校基层党员干部首先要做服务群众的表率,具体应体现在党性修养高、党员品行端正、党务能力突出等各个方面。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部门,高校党委在党基层党务干部任命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和考察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将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放在重要考察位置,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不仅要善于与高校师生及其他服务对象沟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更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管理服务能力,帮助教职员工和学生解决其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3 以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党建服务机制
从基层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来说,应当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根本措施,实现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长远目标。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和程序,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平台畅通同高校党员师生的联系渠道,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其次,应当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在党务实践中切实体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把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交给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考核评价,将党务工作考核结果与教学、科研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发挥监督问责的导向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总而言之,党的根基和活力在基层,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动力源泉。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应对当前党组织发展形势、实现党组织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虽然经济社会形势多变,但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不能变。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需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标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需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增强服务效能,以“三严三实”为行动指南,以实际行动促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
[3]马乙玉.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