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6-05-30 10:48肖攸安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研究生创新能力

肖攸安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和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关注重点之一。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着重研究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工科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问题。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6)10-0026-03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变革最大、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最高的技术之一。因此,对于工科信息类研究生而言,如何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

然而当前的研究生基本都是“90后”的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这批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不少学生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做事浮躁,缺乏毅力、责任感。加上当前社会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浮躁,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具体到学业表现上来说,当前的部分研究生对待学业的态度非常现实,只关注短期和眼前的需要,没有长远眼光,对于自己认定的、短期内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如拿奖学金、打工赚钱,以及求职就业、留学深造所需要的知识),干劲很足,反之则消极对待。基本上没有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和激情,缺乏创新方法,更缺乏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行为。

众所周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涉及到社会、学校、导师、研究生个人,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方面面。但作为导师,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个人的梦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本文主要从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和手段出发,总结了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针对不同的研究生培养阶段和环节的一些用于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手段和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 研究和分析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学术兴趣

就导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接触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具体而言,从研究生入学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开始,就要分析研究生真正的读研动机和学术兴趣所在,依据研究生们的兴趣和类型选择合适的研究生,考虑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对于以深造为目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其学术创新能力为主;而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其实践能力为主。

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的学术兴趣、学习能力和毅力等因素。同时,通过与研究生们的交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的读研动机,培养他们的学术兴趣,激发他们从事学术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动力。使得学生的个人学术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能够统一,从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二 坚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往往起源于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手段是在基础学习和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让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与导师的日常交流和讨论过程,以及自我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学到新知识、了解新观点,同时还需要掌握背后的思维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寻找和发现问题,尤其是,如何在学科前沿地带发现问题,寻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点。

在国内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一年级一般都是课程学习阶段,二年级才开始进入实验室从事课题研究工作。而我们的做法是,从一年级开始,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之外,开始着手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想法,这一训练将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

我们在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制订了如下进行思维方法训练的方案:

1 积极组织和要求学生选修科学的思维方法类课程,使学生得到基本的思维方法学训练。

2 每周阅读1~2篇与个人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文献,并进行精读。

3 要求在精读过程中,理清文献的思想方法,分析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4 定期举行实验室内部的小组例会,讨论所阅读的文献,介绍文献的思想,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讨论,同时提出各自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创意,通过思维碰撞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路。

5 会后,要求学生就讨论情况做进一步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思路和问题,并就相关问题和思路做进一步研究,为后继的项目申报和论文选题等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加强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

对于信息类工科研究生而言,如果说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那么科学研究实践则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加强科研实践,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核心。

具体来说,我们所采取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包括:

1 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订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欲望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制定科研实践的训练规划。

2 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日常学习阶段,除了安排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之外,同时安排文献检索、项目管理等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使研究生们可以在得到基本科研方法训练的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实践技能。

3 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按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组建梯队型的小型研究小组,每个小组大约在2~4人左右。小组内部的同学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实现高年级研究生和低年级研究生接力的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 结合研究生们的小组讨论成果,鼓励研究生们主动开展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积极申报各级自主创新计划、研究生科研竞赛等专项研究项目。由研究生们按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自行组建研究团队,收集整理和分析学术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目的是促进研究生们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研究生们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5 依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吸引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使得研究生们成为科研课题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研究生们以科研课题为平台,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调研、研究和创新,让科研课题成为研究生培养中真枪实弹训练的主要平台,重点突出研究生独立工作的能力、面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从事科学实战的研究能力,故而很好地锻炼了研究生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 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训练

作为研究生在读研阶段的综合成果的载体,学位论文同样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重视学位论文环节,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导师们最关注的内容。

显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从选题开始到查阅文献资料、提交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实施方案、获取并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直至最后答辩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以达到系统地培养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针对这一过程,我们所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提早选题

在先期小组讨论和课题研究阶段,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从事学术研究,通过密切跟踪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现有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等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论文研究选题,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我们的经验表明,这一过程开始得越早越好,笔者建议应该在第一个学期结束后完成选题,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完成选题报告和课题研究工作。

在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从研究生本人的专业背景出发,站在学科前沿,体现当代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创新性,以及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应该在现有条件下具备完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选题要体现开拓性、先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选题过程中,还需要安排在小组内部就选题进行切磋和讨论,交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尽早发现可能的问题,对于缺乏创新、可行性不高、目标不明确的选题,应尽早更换,避免后继陷入更大的困境。

2 选题报告

在这一阶段,研究生应该完成课题的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所形成的选题报告则是研究生论文选题和初步研究阶段的综合成果,反映了研究生本人对课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也决定了后期论文的质量和研究深度。同时,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角度来说,选题报告的好坏也决定了研究生能否继续进行研究,因此需要非常重视。

为了保证选题报告的质量,同时考虑到研究成果的发表周期。我们的建议是对于三年制研究生,可以将选题报告放在第四个学期初,并和中期检查合而为一,使得研究生有近一年的时间完成选题报告的研究工作;而对于两年制研究生,则需要提前至第二学期末完成。与此同时,选题报告阶段的目标也相应地调整为:完成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施方案,并依据研究计划着手开始相应的实验和实践工作,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部分基本的、关键性的理论难题和技术难题,整理和完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 中期研究

中期研究一般是指选题报告完成到课题研究完成、准备撰写论文的这一阶段。考虑到研究生们的就业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对于三年制硕士研究生,这一阶段应该在第四学期末完成;而对于两年制硕士研究生,这一阶段需要提前至第三学期末完成。

在这一阶段中,坚持小组内部的报告例会制度,以阶段性学术报告或者阶段总结的形势在小组内部就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和讨论,不仅可以加深研究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可能的失误和问题,同时还可以为低年级研究生引路,起到梯队接力作用。

4 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终表现,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在于论文的成文阶段。为了保证论文写作的质量,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从论文框架开始,就要求研究生们在小组内部报告例会上就自己的论文写作情况进行汇报和讨论,从论文框架、内容的确定和分布,到论文初稿,以及各章节细节,不断地加以完善。同时依据学位论文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整理成审查指南,发给研究生,供研究生先行自我审查和相互审查。

在论文完整的初稿形成后,由导师对其进行初审,以书面的形式对论文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列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完善,同时以书面形式汇报具体的整改内容和完善情况。而导师则根据整改后的论文继续进行初审,一般需要经过2~3个来回,方可最终定稿。

五 效果与体会

过去的三年中,依托该方案所培养的研究生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人次获得了各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成功申报并获得了校级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多项,累计申请和获得的国家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而研究生们凭借自身努力所取得的成绩,获得了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践表明,上述训练方案在培养工科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从导师的角度研究了工科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以及取得的一定的成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从顶层设计到基层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以期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祖超,张丽.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

路径探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

究,2014(11):60-67.

[2]季卫兵.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误区及其重

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54-157.

[3]陈绘,汪媛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155-157.

[4]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63-166.

[5]杨洪梅,陈琴,张婷.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51-56.

[6]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

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7]钟海荣,李建成,曹慧.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

程渐进式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研究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