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顺育
[摘 要] 大学课堂师生消极行为客观存在,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研究消极行为的种类及普遍程度,从教学文化的视角探析其成因、寻求变革之道。深入剖析传统教学文化中“桶-碗”之喻、尊师重道精神、经典知识观和课堂时空观之蔽,基于“性本善”的人性观提出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文化,主张从高校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着手寻求转化和改变课堂消极行为的教育之道。
[关键词] 大学教学;消极行为;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22-04
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市场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反映在课堂上部分表现为一些消极行为,比如:手机收发短信或者上网聊天;非理性地挑战老师的尊严;在教室里谈恋爱……,这些行为在大学课堂上已屡见不鲜。当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下,对大学老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其所做科研成果,准确地说是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课堂教学已非大学老师关注的核心所在,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发表论文。对于学生种种消极行为表现,部分教师视而不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衬下,高校教师依托电子展示系统,很容易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只“教书”不“育人”图得相安无事,更有甚者,“教书”亦不尽责。
师生消极行为在高校课堂上或显或隐地客观存在,原本严肃的研究和传递高深学问、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被人见多不怪、漠视,着实让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担忧。本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个案,以问卷、访谈和观察为主要调查方法,对课堂消极行为予以系统地研究,发掘其存在的深层次根源,探析其内在的脉络关系,寻求解决之道,建构应对策略。
一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与教务处督导组交谈的基础上,参照一般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和已有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资料,编制出《大学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卷》,问题既包括学生的行为和学生“注意到”的老师行为两个方面。此次调查选取徐州工程学院7个专业、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为92.7%。基本情况如表1。
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5年5月底,距离开学已三个月时间,相关问题的回答均限定在“本学期是否发生过”,所获取信息能反映教学的常规状态。统计结果见表2。
本表所呈现的是频度在0.5以上的行为,即:三个月内该行为在半数以上的学生身上发生过。除此之外,本研究还考察了课堂上其它类型的消极行为,比如:应付作业、规避课堂点名、能自我意识的厌学情绪、不文明语气词使用、有意识的干扰行为、男女生之间的暧昧举止、与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等若干消极行为,由于发生频度均小于0.5,与上表中所列出的行为相比较普遍性不强。此外由于个体对自我行为的感知和判断存在差异,因此作为一项研究只能取其统计学意义不追究具体细节。鉴于此,本研究取频度大于0.5的行为作为分析重点。
调查发现:“上课时与周围的同学聊天”所占比率最高,占总人数的83.1%,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发现,这一现象与年级、性别、专业等都没有显著相关,说明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比较普遍。正襟危坐、恭恭敬敬、洗耳恭听老师讲课的情景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回想我们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有过上课说话的情况。今天我们身为教师,在各类会议上仍会和邻座的人私下交流。从心理学上我们知道,一堂课的时长超过了正常人的注意力跨度,学生无法保持持续注意,加上教师授课技巧和课程内容缺少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转移注意力和邻座聊天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上课时使用或摆弄过手机”所占的比率仅次于“课堂上聊天”,占总人数的78%,说明在大学课堂中玩手机是普遍存在的。此现象与前一问题紧密相关,与邻座交谈属于显性行为,容易被老师发现,而玩手机则比较隐蔽,网络上有流传着各种“上课玩手机攻略”,狡黠的手段让人忍俊不禁,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啦?”虽说“存在即合理”非通俗意义上的说法,更不能成为消极行为的依据,但“上课期间摆弄手机”如此普遍的现象仍值得我们去关注,它必然会成为当代课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除上述两类比较普遍的现象之外,教室里吃东西、课堂上看课外书报、睡觉等行为发生的频率也很高,见上表中的数据。但我们不能把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学生的素质整体滑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从学生之外去寻找原因,并致力于创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课堂环境,为此本研究对教师的行为也给予有意识地关注,调查了学生所意识到教师的行为。
教师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问卷调查无法具体到某个人,因此问卷提问时采用整体提问的方式,以“被注意到”的程度作为教师消极行为的度量标准。不同的学生对老师的同一个行为感受也不同,比如:老师偶尔、短暂时间的上课迟到,同学们通常持理解并包容态度。但如果某个老师经常迟到,并被同学们“注意到”,则属于消极行为的范畴了。对于教师提前下课或放学,多数同学是非常喜欢的,但如果这种行为被学生们“注意到”并在内心深处认为“老师偷懒”,在被调查过程中自然会表露出来,自然属于教师消极行为的范畴。须知,无论学生对这类行为有何种感受,从教育的角度而言都是不被允许的。
排除学生感知方面的差异,“被注意到”还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反映出行为的普遍性,如果教师的某类行为经常发生,学生自然会“被注意到”;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某类行为的负面影响力,某类行为虽不频繁发生,但造成较负面的影响,也会“被注意到”。比如,三个月的时间内,某老师发生过一次“生气并训斥学生”的行为,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被学生“注意到”,在调查数据上可能会呈现出较大的“值”,此种情况下数值并不直接反映事件的普遍性,而是反映事件本身的负面影响力。概言之,“被注意到=普遍性×负面影响力”,这是我们在分析调查数据时必须明了的。
调查发现,教师“以考试作为手段给学生施加压力”比率最高为43.9%。我国有1300年的科举制教育史,废除科举百余年之后,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当代中国仍找不出比考试更合适的教育调控手段。以最保守的方式计算,一个学生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仅“期中、期末”需考64场;如果加上单元测验、摸底考试、竞赛、入学考试、考证等,平均每个学生约220场。“考试情结”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教育梦里。从生存的角度而言,教育已经异化为个体获取优质社会资源的竞争途径,其意义远远超越了个体本性自我绽放。大学老师所经历考试会更多,考研、考博、考职称、考出国等,所有的这些情节最终必然会影响到他的个体行为。
在高校里,每一个大学教师都明白学生的技能、素质、智慧比分数更重要,但在话语体系里、在操作层面上,仍解脱不了“考试”羁绊。授课时会无意识地暗示“这里很重要,经常被考到”,也常常以考试为课堂管理的筹码“不听话,没有平时成绩”,“和老师对抗,等到考试再算账”……从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教师的这类行为给予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学校督导组人员反映这种情况并不明显。由此我们看出,教师本人也认为这种行为不合适,所以在督导组人员听课期间,不会以考试作为课堂管理的筹码,可以回避此类言行。
教师在课堂上“表达个人负面的情绪”的行为“被注意到”程度较高,占42.8%,排在第二。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有针砭时弊的文化个性,现实中怨天尤人的更多。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总能把自己放在正义的角度,表现出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姿态,逞一时口舌之快、博得学生之容颜赏悦。殊不知,随着同学们的成熟与阅历增加,他们会有自己判断世界的价值标准,教师的这类行为恰恰成了消解自身尊严的腐蚀剂。
教育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板书工作,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应用,比如“上课时间播放与课程无关的视频”,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非常乐于接受娱乐性信息,当老师给播放影视时通常会欢呼雀跃。此种情况下,老师并不能顺从学生的感官需要而浪费掉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类行为和“迟到与提前下课”都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态度,二者在数据上非常接近分别是“32.4%”和“31.9%”,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强相关性,说明有一部分老师的“时间意识”不强,本质等同于“消极怠工”。高校教师职业需要高度的自律,用教师自己的话来说是“良心活”,没有监工实时地督促,对其工作的质与量的考虑也相对模糊,这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学校通常规定教师上课时候不能接听手机,校督导组人员也没有报告有教师接听手机的现象,但调查反映出有个别教师违反学校规定。多数大学生对老师上课使用手机表示理解,认为教师上课时候开着手机方便掌握上课时间,偶尔有个重要的电话接听一下,也可以理解。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上课不接听手机已超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范畴,更重要的在于给学生做出示范:克制欲望、严于律己。学习、工作通常需要人们“有意注意”,抵制各种可能带来愉悦感的刺激。当代,抵制信息诱惑是每个一个师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否则,即使不沉迷也会不自觉消耗掉原本精彩的生命。
调查中16.2%的学生反应“有老师在上课时候生气并训斥学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件,训斥行为涉及教师和学生双方,由于二者价值观、言行风格与情感体验方面差异,不同的人对“训斥”感受和判断也不同。一般而言,训斥虽然能获得短期的“效果”,但很难具有长远的教育意义,甚至可以引发潜在的矛盾冲突。教师若能追求“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之教育境界,“咆哮课堂”是大可不必的。
问卷中还涉及到教师上课时“抽烟”、“粗俗用语”、“不雅举止”、“惩罚性作业”等消极行为,反映均不明显,由此看出在高校教师在基本素养较高,在教学文化方面深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本文从教学文化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解读。
二 师生消极行为成因解析与课堂文化重构
教学文化是教师们共享的信念和知识,其中信念指教师关于工作的“正确”方式以及对教学回报的看法,知识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方法。文化被喻为人类心灵的沉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样,教学行为会因教学文化变迁发生变革,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质。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与人们习惯的教育行为方式之间的适应问题。从教学文化视角解析师生消极行为的成因,结合时代特点重构教学文化是当代高等教育重要的课题。
(一)“桶——碗”之喻的教育意蕴与时代消解
“桶——碗”隐喻长期根植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之中,意思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它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此隐喻将教师和学生分别看成了“倒水者”和“接水者”,受此意识的支配,教学活动通常以促进知识的“授递”为价值取向,因此“传道、授业、解惑”成为教师权威形象经典诠释。
在信息资源极其匮乏的古代,教师在传承文化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了最大的知识库,教师不必再承受储存知识之重负,从知识的承载者和权威者变成知识的诠释者和组织者。课堂上学生之间交头接耳的交谈或者用手机与网友聊天,其直接原因在于教师过多地陈述知识,没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师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双方同样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倡导对话式的教学文化,并从生命关怀的高度来透视和设计教学,摒弃旧有的控制式教学文化。
此外,在我国教师长期以来还扮演着“辛勤的园丁”、“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成灰泪始干的蜡烛”等无私奉献的角色。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性觉醒是无法回避的历史潮流,生命的意义被重新界定,仍陈词滥调地强调奉献已无法触动人们的心灵。当身为院校领导的老同志们对着话筒高呼奉献之调时,年轻的教授们调侃其为“公社书记”。这种颠覆性改变对于习惯于保持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阵痛,教师不再是园丁,学生不再是任人随意修剪花草,我们手头的“一桶水”更无法满足旺盛生命的需要,他们需要蓝天、河流和空气。高校教师首先是忙碌奔波于自己的职称或者学术之路上,这是社会价值体系框架为高教教师摆置的生存之道。真正触动大学教师倾心于教学的不是任何外界的机制,而是源自于个体证明自我存在的本能需要。换言之,学生对精彩授课的良好的回应给教师带来愉悦感是促使大学老师上好的主要原因。大学课堂不是“给予”的过程,而是师生在挽手相携相互成就自我的过程。“桶——碗”在信息洪流中倾覆,师生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二)“尊师重道”精神之祛魅与重塑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思想,这反应古人对知识的尊重、对智慧的渴求,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德高望重的学者,饱含待人处世的智慧,尽显人格操守的高贵,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自然是值得尊重的。试想,一个在课堂上唠叨满腹、抱怨社会的老师怎么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有些教师在学术上止步,在课堂上自命清高,兜售着仅有的一点课程资本,在虚拟空间里发布一些貌似志趣高雅的词诗文赋或者蹩脚的书法,博得学生们的另类欣赏,聊以自慰。教师尊严不是职业赋予的权力,而是教学过程人格力量的自然体现。人们对事物的尊重源于对其价值的认可,只要能做出人类社会有益的事,无论何种职业都值得人们去尊重。今天,教师和所有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一样,只有实现被人们认可的价值,才可能获得社会(学生)的尊重,绝不应该以教师之名而自我为重。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告诉学生“人应该尊重自己,相信自己配的上最高尚的东西”,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以为“自己是教师,学生就应该尊重”,这只是一个魅影,必须从教师的意识里彻底祛除。
教师拥有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比年轻的学子优秀,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年轻的个体都意味无限的潜力和未来,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方法》一书提到“儿童是成人之父”,认为“来自儿童的智慧,一直是成人世界不至于完全堕落到混乱与黑暗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所面对的不是儿童,而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但此思想依然有价值,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生命力正逼近人生的巅峰,任何对学生的轻薄都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对学生发怒、训斥学生,或者像九斤老太那样唠叨“一代不如一代喽”都是自身低能的表现。我们更应该把“尊师重道”视作社会赋予教师的殷切期待,而非教父手持的权杖。教师只有自身的“重”才能成就学生的“尊”,只有自己置身人间正道方可自言为师以教人。
(三)“经典”知识之时代解蔽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凡著诸竹帛者皆为文章”,意思是凡是写在书上的都是文章(知识)。这种观点在信息时代已大打折扣,但教育系统内仍有一定的影响,不少教师还是以解说教材为主要授课内容,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完成对预设内容的讲解为教学任务,并以内容的记忆情况作为考核标准。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著诸竹帛”的“文章”实在太多,对信息的甄别日趋成为现代人们的重要的信息素养,仍以教材为经典知识蓝本加以讲授绝非大学教学的应有之举。
人们总是非常相信自己深层意识里的经验,高校老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会无意识地将个人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知识融入其中,而没有意识到此类知识对学生的意义,甚至认为那是经典知识,教学内容经年不变,甚至PPT上的日期都是以前的,拿过来直接使用。也难怪学生在课堂上看课程之外的报刊读物以缓解陈词滥调充耳之苦了。
知识是主体获得的与客观事物存在及变化内在规定性有关的系统化、组织化的信息。当知识被甄选进入教育系统时,教师有责任将其与时代使命和学生个体未来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时代主流价值负载物,成为学生人性绽放营养素,构成所谓“教学中的教育”。单纯的信息陈述不是教育,大学老师理应从知识论高度驾驭知识,以研究者的智慧推进经典知识的生成与演化,使课堂教学变成以知识为中介的师生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过程。
(四)课堂“时空”之恪守与超越
空间的安排显示着身份的差别,比如机舱里的不同的位置价格不同,领导人出席会议的排列次序非常讲究。在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中国人看重稳定,注重同一。中国的文化里有“面南背北”之类的词语、尊贵者有“居中而坐”的习惯,此类词语的本意已不在方位,更多的在表达其社会学含义。教室布局也暗含着空间的社会学意义,高高的讲台面对着秧田式排列的座位,身体在教室空间里的不同位置会影响到师生心理感受,如站在讲台上,教师会提高声调,学生则一再被提醒“再大点声,让大家都听到”。当学生被叫到讲台上发言时,声音自然会提高许多,坐在学生中间一个学生只是“1/N”,站在讲台上则为“1”。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的交流不对等造成师生相互感知、信任和理解方面的差异。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静态的、稳定的空间形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多元文化的融合,固化的课堂空间结构日趋改观,圆桌式、小组式、吧台式、茶坊式、草坪座谈式等人性化组织方式越来越多。
从时间的维度上分析,师生也处在不对等关系上。几乎所有的会议,听众觉得枯燥漫长而发言者则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课堂教学过程中此种现象更为普遍,许多实习教师备课内容都讲不完,就是因为主动表达者(教师)和被动接受者(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存在绝大多差异。如果教师不能充分地意识到师生时间感知的差异,一味按照自己对时间的感觉展开教学进程,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那么同桌之间闲聊、摆弄手机或者打瞌睡等消极行为自然也是在所难免。面对来自学生的消极反应,教师通常解读为时代的浮躁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不重视,或者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吃不得苦等等,引发教师职业倦怠,于是就出现上课给学生播放与课程无关的视频、抱怨社会、对学生发怒等现象。校园里漫步的白发教授、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学者身影自身就是教育元素,师生之间的人际接触更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短短课堂教学更需要凝聚智慧与神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代人身上都汇聚着时代特有的文化基因,课堂教学是师生个体的自我发展成就在当下的表现和延续。和学生相比教师本人已渐渐老去,我们更应该主动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靠近学生,站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与之对话,以自己人生经验启迪新一代的智慧。
总之,对大学课堂消极行为的研究理应保持在教育的框架之内,违反校规、反社会恶习甚至违法行为已超越课堂教学的范畴。基于“性本善”“向善”的人性观,从重构与多元化时代相应的教学文化,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维度着手寻求解决之道,提倡逐步消解僵化的教育意识,以转化和改变课堂消极行为。
“存在即合理”不能为课堂消极行为辩护,教育的规训之属性要求教师深察学生各类行为的动机与意图,通过相互砥砺与协调,主动实现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师生是知识圣殿前的舞者,作为领舞者,教师理应把自我价值化为最优美的舞姿为智慧之神祭献,任何的懈怠与不恭都是对自我的否定与诋毁。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8(2).
[2]万明钢,王平.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J].
教育研究,2005(10).
[3]黑格尔.柏林大学的开讲辞˙小逻辑[M].重庆:重庆
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旭远.交往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
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6]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
越[J].教育研究,2003(2).
[7]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
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