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以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全国部分城市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江河洪水和内涝积水的威胁。在救灾现场,水下机器人、充水式橡胶子堤、枕巾大小的新型沙袋等一批批专业救援装备投入使用,成为抗洪抢险中的高精尖“神器”。
充水式橡胶子堤——国产移动折叠式堵水墙是第一次被运用到救灾工作中。它的搭建效率比传统堆砌沙包的方式快9倍,如用编织袋装土筑起百米子堤需30人46小时,这一“神器”只需12人2小时即可完成。
这款堵水墙是一个充水式的帆布防水袋,展开时长度可达6米,通过两端的魔术贴首尾相连可使长度增加,收起来不到1米,操作非常方便。哪里出现漫堤的险情或决口比较小,就可将其搬到现场,立刻组装、拼接,“以水制水”,控制洪水漫坝,提高抢险效率。
在安徽省金寨县的救援行动中,几十台大型挖掘机同时作业,机械臂一只扬起,另一只落下,犹如千手观音。此外,臂展20米的长臂挖掘机、能“抬腿走路”的步履式挖掘机、无人驾驶的智能挖掘机相继投入使用,以应对不同地形、不同形式的救援。
在抗洪现场,当年十几个人才能扛起来的铁皮冲锋舟如今“变身”橡皮冲锋艇,两个人就能操作,笨重易毁的土质沙袋也逐渐被专业防汛沙袋取代。轻便小巧、自重只有几百克的新型沙袋叠起来只有一块枕巾大小,一旦遇水,五分钟内就可迅速膨胀压实。不用装填沙土和远距离扛运,救援人员可现场操作封堵决口,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体力。
钢木土石组合坝(围堰)的工作原理是将钢木做成的桁架打到溃口下面的堤口上“生根”,再用沙袋填充,并在上游抛填土料形成地碶,当水流将土石带至溃口围堰时就可以将大小孔眼逐渐堵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所长丁留谦说,由于堵口时水流太大,先做桁架“生根”能支撑、立稳,水也可以流动,再用沙袋借框架结构填充,沙袋就不会被大水冲走。
六旋翼无人机被救援官兵亲切地称为灾情侦测“千里眼”。它携装的高清摄像头能对灾害现场即时成像,具有高清、大比例尺等优点,经数据处理后,官兵们仅用2小时就能完成堰塞体上游1公里范围内的三维激光扫描分析作业。
大功率“龙吸水”应急排水设备是排除内涝洪水的利器,在今夏多个城市内涝排险中大显身手。传统排水机器1小时只能抽50多立方米的水,而大功率“龙吸水”1小时能抽3000立方米的水,抽水量相当于50米长、30米宽、2米深的游泳池,抢险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由于工作范围广、流量大、机动灵活等特点,大功率“龙吸水”一直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隧道、无电源地区排水及消防应急供水防洪抢险。特别是在防洪抢险过程中,其优秀的排水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排除特殊区域的洪涝。(据中国军网、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