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子抗战作品的意义及美学价值研究

2016-05-30 16:45马刚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美学价值意义

马刚

【摘要】:张善子在抗战时期,创作了抗日宣传系列的许多作品,为抗日起到了积极地鼓舞和宣传作用,这种以抗日为主题,直白的画面和浅俗易懂的题材,所有的画面元素都是为了激励民众誓死抗战,这种抗战宣传画包含的美学思想都是以爱国为宗旨,以宣传抗战为主要目的。在抗战时期,这种宣传画有效的配合了全面抗战的形势,积极的宣传着中国的抗战事业。

【关键词】:抗战作品;意义;美学价值;爱国情怀

美术其功能,治愈心灵之创伤也。在战争时期,美术不论在道德还是在教育意义上,都起到了直观的说服作用。在道德上,美术之观感,甚于语言文字,图画表达,清晰可见,触目感怀,令人志趋高洁,舍生取义,以不致陷于卑鄙龌龊之习。在教育上,以美感之观念,享受美的净化,使人善美,将见瞬息之间,身心气爽,可助记忆,平伏烦躁之心,缓解疲乏,性情亢奋,此图画之功效也。在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在道德和教育上作用甚大,直观的视觉效果无疑是宣传抗战的最佳形式之一。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张善子就以国画宣传抗日,为抗战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张善子抗战作品的意义

张善子(1882~1940),四川内江人,名泽,字善子 ,一作善子,号虎痴,性好古,工书善画,尤精画虎。

在这一时期,张善子的作品多以老虎和历史故事人物为题材。笔下的老虎,既威猛又有人性,结构也非常准确。一日,张善子携带平日所画虎到恩师曾熙处,“大者丈余,小或数尺;或写群虎争食,喻当道贤者;或写犬而蒙以虎皮,喻贤者中之又贤者。嗟乎!张生何讽世之深耶?然予观古来画虎者,每多类犬。写生家又但能传其皮相,不能得虎之天性。曾熙问:‘君操何术至此?善子曰:‘予因画虎,遂豢养有年矣。虎性贪利得肉,予每日以肥豚大方饲之。待其饱,然后驰其铁绳,纵之大壑,须臾生风,若怒若醉,长啸奔舞山谷异势。及其饥,复置肥豚柙中,虎且摇尾而前,若敬主人者。髯曰:‘虎的肉足耳,且知有主人耶!”[1]可以看出,张善子虎画的精准得益于对虎的了解,他笔下虎图墨色设色浑厚尔雅,构图胆大,风格多异,追求情绪的宣泄,面对国难内心有太多的苦闷和忧虑,以一种救国的责任感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

在张善子的作品中,而以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如《二十八忠孝故事图》、《正气歌像传》等取材于古代忠孝贤良、肝胆之士的事迹,作品以正统儒家思想的忠孝道义为主题,旨在激发民众仿效先贤,于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共御外辱的决心。

张善子往来于革命和书画之间,他以极大的救国热情投身于革命,他以文人的情怀畅游在书画里,他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救国的宣言,在抗战期间,这种宣言更加强烈和明显,以抗战宣传画为斗争的起点,鼓励民众团结抗战,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

纵观张善子抗战作品,其意义有三:

一是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张善子以作品为抗日募资并宣传抗战,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以抗日为主题,直白的画面和浅俗易懂的题材,所有的画面元素都是为了激励民众誓死抗战,以宣传抗战为主要目的。

二是在张善子的作品中,多以老虎为题材。他笔下的老虎不失威猛,又有人性,结构也非常准确。笔墨设色浑厚尔雅,构图大胆,风格多异,追求情绪的宣泄,面对国难内心的苦闷和忧虑,以一种救国的责任感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

三是在张善子的作品中,多以传统文化故事为题材。这类作品多取材于古代贤良、忠孝之士的事迹,作品以儒家思想的忠孝道义为主题,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旨在激发民众仿效先贤,弘扬民族正气,鼓励抗战,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共御外辱的决心。

二、张善子抗战作品的美学价值

在华夏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张善子的作品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在给张目寒的信中写道:“丈夫值此时会应国而忘家。此次我來郎溪,生平收藏存苏州网师园皆弃之如土,以今日第一事为救国家于危亡。万一国家不保,则虽富拥百城又将何用?恨我非猛士,不能执干戈于疆场。今将以我之画笔写我忠愤,鼓荡志士,为海内艺苑同人倡。弟居首都,万勿消沉,当蹈厉愤发,济此艰难耳。”[1]可以看出张善子是以革命者的情怀来面对抗战事业的。

在国共一致抗日的氛围下,张善子开始构思创作长二丈、高一丈二尺的巨幅国画《怒吼吧中国》。11月,张善子到宜昌,住在三弟张丽诚开办的“振华布店”内,终于最后画完了这幅巨作。该画绘28只不同面貌的猛虎,狂跃飞奔,张口咆哮扑向落日,寓意着中国当时的28个行政省区,落日则指日寇。图上题诗说:“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在国共合作抗日之际,张善子绘制此图,说明他内心热切的期盼全国统一抗日,誓死赶出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张善子画完最后一双老虎,对旁边看画的友人说,“这些老虎一群一群的卷地而来,是象征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而虎群所趋的方向是西面,这是黄昏落日的地方,是象征我们必将消灭日本侵略者,取得最后的抗战胜利。”[1]这幅巨制的宣传画,旨在鼓励民众团结抗战,用意显而易见,鼓舞民众抗日的士气,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张善子的《正气歌像传》是以文天祥为代表的13 位中国忠孝仁义志士,通过他们的故事旨在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弘扬民族正气,鼓舞抗战士气,影响巨大。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文天祥像》(一)上题“乾坤浩气”,蒋介石在《文天祥像》(二)上题“正气凛然”,可以看出这幅作品的宣传性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在国民党当局还是在普通民众当中都起到了强烈的鼓舞效果,这种思想,张善子在画中题到:“要效文文山先生发扬民族精神”足见张善子把抗日宣传作为主要的创作素材。张善子在给张目寒的信中说:“《正气歌图像》,曾一度展览,朝野人士,颇以我之工作能与抗战相配合。总裁且取之悬诸中央政校,鼓励诸生,吾心滋慰。”足见他内心对于社会认可他的作品的激动,也更加坚定他的创作趣向。这幅作品以插图画的形式表现传统故事,再配以简单的桌椅,每一幅画中都题有文字说明,交代其画中人物的历史事迹,人物勾勒算不上精致,但宣传效果不同凡响。这种以图画宣传抗战,更能直观的刺激民众的抗日热情,以期达到同仇敌忾之目的。在全国抗战美术宣传的声浪中,其美术工作者或是画家都投身于抗战美术的宣传中,显然,张善子显示出的民族气节无以言表,恰是这种精神,也引领着抗战美术工作者的爱国情怀,无疑,这也是宣传抗战所达到的效果。

《正气歌像传》作为武汉战争图画丛书社隆重推出的唯一以画传的形式抒发民族正气的大型画集,并配合其他10种文字读物,构成“战争丛刊 ”,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士气。柳非杞在其序言中寫到:“善子先生以道德创造伟大之艺术,以伟大之艺术发扬中国固有之正气,以正气増进人民高尚之思想,以高尚之思想收得民族复兴之实效,以治本之计,(文)天祥而后,尚属创举!”[1]并且在国内各大书局发行,在《良友画报》刊载,反响很大,一版再版,甚至后来带去欧美,在侨胞中广为传播,可见这幅作品的反响之大,当然,这当中不免有人为的鼓吹和渲染,但宣传效果的好评亦是不假。

同时期的另一幅杰作《二十八忠孝故事图》,作品取材于古代28位贤良、忠孝之士的事迹,每幅表现一个历史故事,共28幅,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勇猛忠武的尉迟敬德,有智勇双全的司马光等。作品以儒家思想的忠孝道义为主题,旨在激发民众效仿先贤,救国于难,挺身而出,共御外辱的决心。

从作品的艺术构思来看,在人物的形象设计上,《二十八忠孝故事图》以古代圣贤为原型,这种想象力受到当时连环画、版画、插画、月份牌以及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张善子对于古人的衣着发饰以及所用器物并不严格考究,而是以戏曲人物及版画、连环画等人物的形式来表现,画面情节通俗易懂,线条简洁明了,人物的塑造合乎画意,再配以文字的说明,表现精神一目了然,普通民众一看就懂,宣传的手法独到,这与张善子的政治经历和及时扑捉到当时民众的心理表现息息相关,其宣传的效果不同凡响,鼓舞着民族的抗日热情。每一幅是一个独立的人物原型,画中详细的描绘着故事人物的感人事迹,情节的绘制也恰到好处,但人物形状不够严谨,线条简易,率率而成,或许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张善子只想更快的完成其作品,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具体人物的描绘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当时筹备“八一三”周年纪念时,张善子的巨幅宣传画《中国怒吼了》问世了,他是用两大素帛拼在一起完成的,画中雄狮脚踏在日本的富士山上,狂啸怒吼——“中国怒吼了”,寓意深刻,画中雄狮装饰性极强,面目狰狞,狂张大口,誓吞日本。张善子在画中题到:“中国怒吼了!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十三日抗战周年,虎痴张善子写。”在画中下方又题:“中国怒吼了!中国怒吼了!谁说中华民族懦弱?请看那抗日烽火,照耀着整个地球。中国怒吼了!中国怒吼了!我们已团结一致,万众奋起,步伐整齐,不收复失地誓不休!中国怒吼了!中国怒吼了!‘八一三浴血搏战,爱国健儿,奋勇直前,杀得敌人惊破胆!虎痴张善子并录。”在作品画完之后,张善子感慨道:“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吃尽了封建帝王的压榨和外国列强侵略的苦头,民国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灾难,真是难以尽述。但愿国共两党真诚合作,中国就会像我画的这只雄狮怒吼那样,中华民族就能屹立于世界。”[1]在1939年1月的《大侠魂》(周刊)的封面上,载有张善子作品《中国,怒吼了》,可见影响甚大。

张善子的这类作品很多,这种直入主题的宣传画,普通民众一看就明白,无疑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激励着抗日的情绪,其宣传效果显而易见,与当时的抗战宣传画一道,抒写着中国抗战的一部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张善子的抗战宣传作品,其美学价值都是以宣传抗日为目的,以爱国为宗旨,本意为鼓舞民众团结抗日,在抗战年代,其功能是积极的,在现代,它还是具有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三、总结

在这些作品中,张善子以传统美德感化国人,他以伦理道德来宣传抗日,以凝聚国人的自信心,使每个人有尊严的面对抗战形势,积极的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这种以传统礼仪的宣传画,是抗战时期独特的美术视觉和形式,是抗战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汪毅.一门虎痴[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2]李永翘.张大千全传[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3]王艾村.浅议寒之友社及其始末[J].团结报,2001.

[4]黄宗贤.抗日战争美术图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美学价值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
中国画的高贵传统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