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梅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图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地理教学的最基本特色,地图既是中学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和地图的运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大重点,学会读地图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地图具有很好的概括性、整体性,信息量大,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等方面的特性,学好地图,并运用好地图,对初中学生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学会地图的三要素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深入学习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绘制地图的能力。因此,地图有“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之称。
我认为,教学生学地图,应该精讲多看。对于不同符号所表示的不同地形先跟学生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去看去说。让学生看多了,说多了,他们自然就会掌握不同符号所表示的地形了。而且,在讲不同的地图时,要从简单的入手,要从不同的地形图说起,把不同的地形图让学生一个一个的学会看,并掌握它们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从复杂的地图中找出不同的地形。只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地图中看懂不同地形,那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一、读图
怎样阅读地图呢?
首先,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常常出现将海洋名称填注在陆地上。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找图
如:在学习“中国的河流”时,不能让学生只从课文的文字中找到,而应该与图紧密结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图中将对应的河流找出来,从图中对该河流的位置、流向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印在脑子里。
三、绘图
绘图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看图、析图的基础上,应学会自己动手绘图,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例如:繪制长江和黄河图,可以知道二者的起源,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流经的地形区,省区,存在的问题,治理措施等。
四、析图
析图可以从三层面进行:(1)第一层面:挖掘信息。如将主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资源能源、交通线等,这些信息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或表格总结出来,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便于记忆。(2)第二层面:提炼信息。让学生懂得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整体性以及存在的地理与差异。(3)第三层面:对于怎样让学生掌握地图的方向,我认为掌握好三点就可以了,一是看地图有没有方向标,二是掌握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有方向标时,把地图的北朝向上就可以了,还有第三点就是要学生注意,有些地图是通过经纬线来判断方向的。
总之,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能力表现得很差,总是发现学生要么有图不用,要么答非所问,不知道对图回答。
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有些学生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在哪?一种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查,另一种原因是学生不习惯查,或者压根儿就没想过查。因为传统地理多是背诵为主,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什么地方在哪,有什么,而不是关注动态变化,考试也是背诵地图,过于机械化,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地图教学,忽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缺乏了应有的实践和趣味性,让学生不知道读图的意义在哪儿,也多纸上谈兵,始终感受不到查图的成就感和快乐在哪儿,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为孩子将来负责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优化,明确我们可以做的在哪儿?
首先,在地理学习第一课时,我们就要尝试让学生通过不同地图的分析观察,解释身边的现象,感受到读图的意义有多大。比如结合假期旅游?让学生指图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观化一目了然,地图的作用也就可见一般;再比如让学生解释我们的大河为什么自西向东流,为什么日本多地震,为什么南稻北麦,南苷北甜,为什么南方多雨,北方少雨,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争不断,青藏高原为什么夏季气温低,苏伊士运河开通的意义等,让学生不经意感知地理学习必须掌握如何使用地图,如何查?
其次,注意地图教学的不同阶段化:在集中进行地图知识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搜集各种信息地图,特别是一些特色地图,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化,如旅游地图,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目的,地图的种类不同,注意关键信息的归纳。再比如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引发学生提“为什么会这样?”适时提供“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对比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看到地形、气候等对人口密度的影响,感受到地图应用的意义。
第三,地图教学一定不要怕麻烦,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做到动态化,让学生便于观察,信息的精简醒目化。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与展示,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怎样查,怎样分析,怎样表达。如气候资料图,如何根据气温数据确定温度带,如何根据降水量叠加,归纳气候特点,得出气候类型,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习惯成自然。
第四、注意适当结合课堂教学,组织绘图比賽,拼图游戏,查图比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游戏中变化。既是地图三要素的学习,也是读图基本功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有图在手天下走的快意。
第五、课堂教学中不论课前预习,还是课后检测,也要突出读题练习,如填图,读图分析,让同学感到学图有所成,学图有所用,从而能够从地图学习中尝到甜头,不断强化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感知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魅力。
总之,优化教学,让学生步入读图时代,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必须,也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发展的一种能力,加强地图学习的有效性,挖掘和有效处理地图信息,善于将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地图表现,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今天我们就地图部分的教学探讨了许多问题。就如我们开始就强调的,地图是今后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会判读地图是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重要前提,会运用地图是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非常有用的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所以,请老师们更加重视“地图”部分的教学,耐心处理细节,多读图多用图,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地理学的第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