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质量工程中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2016-05-30 05:57合尼古力·吾买尔
亚太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合尼古力·吾买尔

摘 要:特色专業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在质量工程支持下我院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2015年六月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才能把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建成有特色的精品专业。本文主要阐述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特色专业特点及建设意义,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观点和本专业建设的着力点。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凸显特色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专业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和财政部大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今天,以科学的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建设的成效和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要对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特色专业特点、建设意义,特色专业建设等观点及建设规划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更有成效,更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

特色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能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培养的学生质量在整体上要优于其它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特色专业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证作用,是构成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基础。我院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申报为自治区特色专业后,专业建设团队重新学习了相关文件的精神,修订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我们认为特色专业有如下的特点:

1.特色专业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培养质量方面特别出色。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主要建设宗旨,来设置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使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专业建设具有显著的成效[2]。

2.特色专业应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依据。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使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8]。

3.高职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具有突出的区域特色。在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必须围绕所在服务的区域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着立足地方、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来建设。

4.特色专业应凸显行业特征,专业定位保持优先发展行业的相关性[2]。特色专业培养面向行业的专门技术人才过程中,拥有善于解决行业技术难题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学团队,具有与行业产业密切的产学研合作背景,在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创新之处。

综上所述,特色专业是在本学校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特色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等优势的体现[3]。高等职业院校要通过特色专业建设,致力于培养自己的专业优势、亮点以及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正是通过特色专业来实现的,高质量的专业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办学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有反映教育特色的精品专业[3]。抓好专业特色建设、精品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专业建设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调整,在办学中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特色专业建设涉及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涵盖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塑造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因此,特色专业建设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特色专业建设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地方经济与社会服务的能力

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专业建设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新疆地区人才要求与内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对我区高等职业院校提出办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地方特点的特色专业的要求[8]。

(三)特色专业建设突出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的影响力

高质量的特色专业在高等职业院校有一定的条件下发挥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建设的,且已形成的专业特色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价值[4]。具有优秀教学质量的品牌建设可以在提高专业影响力的同时吸引更多高品质的生源和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到高等职业院校选拔人才。

三、我院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建设特色的基本观点

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就要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将办学实力雄厚、教学质量上乘、办学特色鲜明和办学效益明显作为建设目标,尤其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加强实习及实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顶岗实践、提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及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效发挥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地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5]。我们认为,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凸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以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3.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重点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4.以解决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5.基于网络平台的多种教学资源库建设。6.科学高效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7.以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8.体现地方特色、区域特点、行业特征的专业文化建设。

四、我院智能交通技術运用特色专业建设的着力点

(一)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是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与企业一起构建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利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政策上的支持,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

2.借鉴工科职业教育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实习与具体岗位对接的“能力梯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3.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对专业岗位能力归并和梳理,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

4.充分利用专业大平台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建设稳定、通用的专业平台课程,体现出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素质的特色。

5.加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6.构建工学结合,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将交通行业相关的职业(工种):交通安全工程师(智能化交通管理方向)、监控系统维修工、机电系统维护员和公路收费及监控员等行业职业标准引入实训课程。

7.建立学院、企业、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师资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能力专业发展要求还有待提高,因此通过建设,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德技双罄”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6]。拟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1.制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培养规划,从学历提升、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确保每年至少一次的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课题组的企业调研活动;

3.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教师,鼓励专业老师学历和职称提高。

4.与企业共建人才,配合动态教学管理,与企业形成互利机制对教学队伍进行优化完善。

5.建立兼职教师聘任机制、专任教师考评、师资保障机制,在师资培养、考核、聘用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激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三)加强针对专业“岗位群”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智能交通行业软硬件技术更新快,实验实训设备种类多、价格高,学院的现有设备是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实训基地建设还需加大投入。

1.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2.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3.校内实训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按照“生产性、真实性、开放性”的思路,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和企业文化,实现“教、学、做”一体。

4.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训实习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不断的深化完善,校企之间互利共赢、共建共管、资源共享,使双方的合作愈加紧密,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竞争力[7]。

1.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重视相关人员的相互交往,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2.加强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章程;建立年度工作例会制度,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制度,校企技术人员的双向聘用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共享型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等。实现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校企合作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3.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机制。从工作绩效上检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落实与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坚,郑开玲.抓研究,重实践,提升特色专业建设质量[J].高教论坛,2010(4).

[2]周茂东,张福堂.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

[3]宋磊,吴景阳.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综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4(5).

[3]刘儒.质量工程背景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4(5).

[4]李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改新视野,2008(17).

[5]龙先琼.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09(2).

[6]叶敏,万后芬.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及专业特色的凸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7]林君,程德福,凌振宝.面向特色专业实施“质量工程”,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仪器仪表学报,2010(8).

[8]孙德忠,张建强.边境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以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为例[J].高教研究,2015(2).

(作者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农林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