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麦可思近期也发表了《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2015界毕业生中,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中,财经类专业只有3个,分别是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和财税等,我国现在以经济发展为重点,而财经类专业也成为国内大学专业里的热门专业,抢手专业。大学所设财经类专业多,则就意味着这类大学生的竞争大,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宣布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毕业生都在700万左右,财经类专业毕业生承受了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就业压力。
而且财经行业重实践,除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基础,还要求学生有着杰出的综合素质,并且要求学生从业后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样,在个人能力方面,要求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的表现往往并不尽人意,所以降低了其就业竞争力。
虽然,整个社会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量只高不低,但是,各个企业需要的是高端的、有实战经验的财经人才,而刚毕业的学生需要的是锻炼和积累经验的机会,而大多数企业在有经验的从业者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之间,往往选择的是前者。
此外,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加上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造成了我国财经行业的不景气,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用人的机会减少,对应聘者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涉及金融、贸易等主要吸收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都使得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二、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直接给高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 影响在校生的思想稳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对在校生思想的重大冲击。学生们大多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进校学习的, 希望能在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现实与他们的高期望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的失落感和无助感,而这种思想情绪的波动, 势必给在校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障碍和困难。
其次, 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就业难, 学生必然对学习本专业是否能为社会所需要而产生怀疑。因此,对本专业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松懈, 进而使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情况就会更差,这样又会影响在校生的学习状态,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 影响学校的发展策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像指挥棒一样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由于出现毕业生就业难, 学校的招生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到影响。现在完不成招生指标以至缩小办校规模的现象已经出现。有一部分已被录取的新生, 因考虑到毕业后的出路问题, 而放弃了学校教育,根本就不报到就学。这些负面效应,都给财经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 也给我国有限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不应有的浪费。
三、相应对策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的改革,以便更好的发展经济,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看似人才市场竞争激烈, 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其实,企业招聘也竞争激烈,想招到好的人才,也很困难,这是一个双难的局面。作为人才供给方的学校,应该主动深入的了解企业的需求,使学校财经类专业的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从而解决好学校的“供给”问题。
第一, 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和预测,设置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 要考虑生源所在地三、 五年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不能急功近利追求近期效益,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以至造成供需失衡。
第二, 改革教学内容和传统的培养模式,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从教学形式和内容上,紧跟时代发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的现状。利用网易公开课、微课、幕课等网络课程,打破学校的界限,使学生能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实用的知识。
第三,在学校开设系列的职业规划讲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自身的喜好和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设计自己职业道路,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在完成学校相关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学习相关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尽量多参加社会实践。
第四,在学校开设系列求职指导讲座。学生求职,其实也是推销自我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有正确的择业的观念。学生必须改变原有的“终身职业”的观念,一次求学,受用终身的时代早就结束了。
第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要想教育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老师首先要走出去,不能闭门造车,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到企业中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带领自己的学生团队,一起实践,一起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一起建立实训和学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给企业员工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真正做到校企互动,教学相长,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理论。
第六,鼓励学生走向农村,中国农村,人口多、地域广,很多地方的生产方式还很落后,要积极推动新型农村、新型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财经类专业的人才,中国农村蕴藏着大量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广大毕业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到农村去寻找发展机会。
作者简介:
张云(1978—),女,陕西省西安市人,汉,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