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校园突发事件要知止

2016-05-30 10:48涂俊礼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张老师突发事件立德

涂俊礼

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经常面对突发事件。假如应对不当,轻则对班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重则使自己深陷旋涡,甚至危及职业生涯。因此,提升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对校园突发事件首先要“知止”。

一、什么是知止

知止出自《礼记·大学》,意为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周易·艮卦·象曰》也指出,“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意为考虑处理问题不要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由于“止”,在古代是脚趾的“趾”,因此,知止,就是知道你站在哪里,知道你是谁,知道你想达到什么目标。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懂得适可而止。假如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就会走入误区。

二、如何做到知止

(一)化解矛盾,而非卷入矛盾

据报道,在长沙的一所中职学校,一位男老师在两个班级的学生突发矛盾冲突时,本来自己是前去调解的,最后却因不“知止”,不但未能化解矛盾,反而卷入了矛盾。

张老师本来是去化解矛盾的,最后为何火上浇油,由劝架变成主动参战呢?据他自己解释,当时一年级的几个男同学围住他,骂了一些脏话,然后看着自己的学生被打倒在地,又恼又气,所以才情绪失控,用力过猛。事发后,张老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向全校道歉,并对学生和家长道歉。为此,张老师被学校辞退,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因此,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无论场面多么混乱,老师一定要冷静,不要冲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老师,是来化解矛盾的,切不可卷入矛盾,做出有违师德之事;否则,悔之晚矣。

(二)立德树人,而非缺德毁人

应对校园突发事件,老师一定要明白,我们要通过化解矛盾来实现立德树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自己多么恨铁不成钢,一定不能采取过激手段,更不能侮辱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有的老师认真负责,却因为不知止,不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而做出违背初心、缺德毁人的事。

例如,有的班级出现失窃案件,老师积极破案,终于抓住了“小偷”,保障了失主权益。但作为老师,这样大张旗鼓地抓“小偷”,是否妥当?这个被抓住的“小偷”以后还有脸在学校呆吗?应对类似突发事件,一定要着眼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而不能为了破案而破案。在孩子的成长面前,事实有时候都显得微不足道。

有的老师说,我最不能容忍小偷小摸,一定要查清事实。结果呢?您把事实查清了,而这个“偷钱”的孩子一生都要背负“小偷”的包袱;如果没查清呢,丢钱学生的生活会暂时受到影响。这时候,老师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在解决和不解决中纠结是不行的,必须考虑第三条道路,这个事件有没有可能化解?发现了“嫌疑人”,给学生一个主动认错改错的机会,是不是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老师不是福尔摩斯,丢钱的同学也要吸取教训,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要给他人以可乘之机。

(三)提升形象,而非扩大影响

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假如平时有预案,就能够临危不乱,妥善处理。

据报道,武汉黄家湖一名学生王义(化名)凌晨从寝室楼顶坠亡。学校发现后迅速报警,警方根据现场尸体尸表检查、现场痕迹检查和当事人生前活动情况调查,认为属于意外事件——高坠。

面对记者的采访,所在班级同学大多三缄其口。一位同学则表示,王义事发前就透露出不想上学的意愿,提出要参军。可能是即将毕业,平时压力过大,到楼顶发泄情绪方式不当出了意外。这与警方的调查结果意见一致。

该校宣传部表示,经过学校与家属协商,目前善后处理意见双方已达成一致。校方不愿透露更多细节。

从应对过程看,该校平时是有预案的。从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及时拨打120),到统一思想、统一宣传口径等措施,都是恰当的。假如不能及时统一思想,一旦哪个教师或学生开口不负责任乱说话,如“前几天某某老师批评了他”“前两天他和某某发生争吵”,等等,家长本来就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会自杀,现在又听到这些说法,非得去找这些人讨公道不成。如果死因果真如此,倒也罢了;如果两者根本就没有关系,岂不冤枉了好人?

在应对媒体方面,校方统一宣传口径,不透露具体善后细节是上策。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无论是学校过错给予赔偿,还是出于人道主义,给予救助,均不宜主动向外透露细节。甚至还应要求家长与其他事件参与人不透露细节,以防成为下一次“意外事故”的诱因或者以后处理突发事件时的障碍。

总之,应对校园突发事件,老师如果能知止在先,明白化解矛盾、立德树人是终极目标,就不会违背初心,做出不当举动。

猜你喜欢
张老师突发事件立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张老师喝茶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严以修身”先立德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