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2016-05-30 20:28:46唐蔚东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高校对策

唐蔚东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众多寒门学子获得了完成学业的机会。虽然高校资助工作得到了重视,但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仍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认定工作公平公正的展开,仍存在问题。本文就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展开讨论,主要涉及困境与对策两方面。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现实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33-01

随着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深入展开,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助学工作在给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造成工作开展困难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解决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讲述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

(一)界定标准尚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亦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及其家庭能够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又分为一般困难、困难、特殊困难三个等级。现在,大多数高校均有一套评判贫困生的标准,但其内容大同小异,一般为:是否来自贫困地区、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收入,学生每月生活费,是否来自农村或贫困偏远地区,是否使用高档电子产品或奢侈品等来界定是否为贫困生。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均有所差异,相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仍有着较大差异,高校中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消费水准不尽相同。如何界定学生的最低生活水平,仍待考虑。况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数码电子产品得到了广泛普及,根据原有的标准来界定贫困生的标准,显然存在着独断性与片面性。

(二)认定依据缺乏可信度

据调查,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贫困生认定依据为由生源地政府开出的贫困证明,以及高校下发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但这种认定依据的可信度尚待考证。目前,国家关于开示贫困证明的相关法律条令并不完善,很多的相关负责人缺少对当事人家庭情况的具体调查,而秉承着“办好事”“未损害到自身利益”的原则,为其开具贫困证明。更有甚者,一些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的人,利用人情或社会关系等,成功得到了贫困证明。另一方面,一些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可能因为不清楚政府以及有关单位的办事流程,甚至会因为缺少“门路”,或是没有社会关系而无法开具出证明。导致了真正需要助学金的寒门学子,没有获得资助,一些家里那个条件良好的学生,反而被界定成了贫困生。

(三)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大

目前,高校的认定过程一般为由学生主动递交申请后,由班委進行筛选,然后提交至辅导员处,最后交由学校审核。期间每一步均为人为控制,缺乏客观性。首先,部分高校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的状况,会让提交申请的同学上台演讲,进行变相的“拉票”,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因顾及颜面而放弃接受资助的机会;一部分学生觉得贫穷是一种耻辱,不愿暴露家境的窘迫;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把贫困补助当做免费的午餐,本着“不拿白不拿的”想法,提出申请。其次,班委作为班级学生的一部分,同学之间难免有着亲疏远近,这就导致了贫困助学金,最后成了人气高,人缘好的同学的专利,甚至出现了“贫困贵族”这一类群体。此外,一般高校的辅导员需要管理两百名以上的学生,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难免有疏漏,另外一般辅导员所获得信息基本来自于班委,所得的情况可能会与事实有着较大出入。

二、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

(一)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认定标准

界定贫困生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建立更加精细的标准来完成贫困生的认定。定量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得出该地区人民的最低生活标准,再根据不同高校消费水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设置的必要支出进行调整,制定贫困生的最低生活标准。定性则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对能提供城市低保证、农村特困证、烈士证、孤儿证的学生给予优先的认定,这些证明相对于乡县政府所开出的贫困的证明,经过了严格的程序筛选,具有可靠性。定性与定量相互弥补,能更好的进行贫困生的认定。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贫困生评定过程中出现了非贫困学生却去申报助学金,贫困的学生却不愿意申报的奇怪现象,归根结底是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不够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规避家境富裕的学生出现申报助学金的现象,为真正贫困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若出现虚报家庭情况的现象,除追回助学金外,视情节轻重,令立惩处方法,规避不诚信现象。另一方面,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面对贫穷和富裕的态度。贫穷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贫穷不是一件羞于提起的事情。更不能将申请助学金当做耻辱。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完成贫困者能坦然面对贫穷,普通同学能对家境贫寒者一视同仁的目标。

(三)完善贫困生认定的流程

传统的贫困生认定过程包括了学生代表,辅导员和学校方面三个过程。在学生方面,学生代表应该扩大化,除班委外,各个宿舍也应选出相应的代表参与评判,以增加评判的公平性。辅导员作为学生与学校的连接纽带,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定期去宿舍查看,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在高校学生入学之初评判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此时的信息较为准确。而学校方面,则应做好最后的审核工作,可以组织家访等活动,核实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为受助学生建立动态档案,避免学生在受助之后产生携带的心思,使助学金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总结

贫困生的认定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受资助的贫困生数量亦在逐年增加,国家应加大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且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为贫困资助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石。

(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

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医四诊合参在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SQ161075)

参考文献:

[1]黄小荣,姚惠.社会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困境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48-150.

[2]黄景斌,韦幼玲.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3,(2):62-63.

[3]李海民.高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33-35.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5:51:10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05:16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