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马英 钟凤宏 陈清 胡冬梅 王昭 张维佳 李妩祎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也实现了进一步的超越,许多大学生已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纷纷陷入了“课堂低头族”。为了解辽宁高校课堂低头族的实际状况和形成机理,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特開展“大学生‘低头族现状及成因”调查活动。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剖析,从两个层面出发,探讨高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分析高校课堂低头族的形成机理,拟在探索一条消除课堂低头族现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课堂低头族;问卷情况;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21-02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三严三实”的价值取向引领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是高校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一个个大学生也已陷入手机控的局面。为加强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课堂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让高校大学生切实摆脱课堂低头一族,将心思从手机中回归课堂,保证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才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一、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电子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历层次,共计1658人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从四方面入手,拟在研究辽宁高校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的现状,并深入剖析此现象对学业的影响,为有效解决高校低头族的途径提供重要依据。
1.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此部分共设36道题,通过了解大学生在生活中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与课堂上对手机依赖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是手机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乃至课堂,还是课堂改变了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这一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并逐渐融入他们的血液。虽然有多数学生对手机不是很依赖,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还是不容乐观。接近50%的同学认为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旦减少,就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他们在生活中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必将带入课堂,成为课堂上一种很不良的习惯。
大学时期本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前最基础的学习,如不好好把握,怎能做到出类拔萃。正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手机产生了依赖,以至于在课堂上抵抗不住手机的诱惑,纷纷陷入了课堂低头一族,必将影响学业。调查看出,对“课堂上,我会因为电话或短信而不能专心听讲”中,有269%的同学表示一般,113%的同学比较符合,22%的同学非常符合;并有327%经常或总是在课堂上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而影响听课。无论是因为上课无聊主动投入手机还是因为接受电话、短信被动查看手机,不管使用手机的时间长短如何,势必造成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率。
2.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途径
当下智能手机的功能早已远远超越了最初只是作为简单沟通的功能,如今,人们更加青睐于它的娱乐功能。手机作为新兴的通讯工具不仅给人们获取消息带来了新机遇,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也成为广大大学生消遣、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在调查“您会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根据您使用的频率在1(从不)—5(总是)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数字”中,结果如下:
调查显示,466%的同学并不怎么将手机用于打电话、发短信,而有718%的同学经常使用手机玩QQ、微信、微博等。由此看来,手机最初的打电话、发短信功能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即出现的QQ、微信、微博、高像素相机等高级功能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手机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购物的比例也是有增无减,而将手机用于学习的比例却相对较少。试想,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课堂上低头刷微博、朋友圈,通过微信、QQ聊得不亦乐乎时,任课老师上课的积极性无疑受到沉重的打击,久而久之,教师的授课质量越来越差,课堂秩序也越来越随意,课堂氛围也变得毫无生机。
3.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每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尽相同,当然也会对他们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与否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调查发现,往往有理想有目标的学生更经得住手机的诱惑,更容易克制自己玩手机的欲望,而对那些觉得学习枯燥的同学,就容易受到周围同学,或是教师授课质量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在“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调查中,有235%的大学生非常符合,70%的学生比较符合,274%的学生一般;712%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或比较感兴趣,学我所爱才能事半功倍。而对于认为学习枯燥的学生,只有真正帮助他们摆正了学习态度,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课堂低头族的现状。
4.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调查
在排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为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课堂低头族产生的原因,还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评。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大学生成为课堂低头族这一现象中占据了重要因素。主要与教师的授课内容、讲课方式和课堂纪律等有关,授课内容枯燥乏味、讲课内容过于深奥或过于简单、课堂纪律比较松散的课堂氛围则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掏出手机玩。根据调查,有半数老师在课堂上虽规定不能使用手机,但当看到有人使用手机却未受到任何惩罚时,也会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加入课堂低头族的行列,造成了非常恶性的跟风现象。626%的同学能意识到上课使用手机对老师很不尊重,其中有451%的同学会感到惭愧,但还是控制不住。甚至对于选修课与专业课之间也有很大区别,同学们普遍对专业课更为重视,而在选修课上则更容易玩手机。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讲课方式新颖创新,授课内容更要贴近大学生实际,这对于减少大学生课堂低头的频率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课堂低头族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身边却出现了普遍的课堂低头族现象。在课堂上出现“机不离手,眼不离机”,暂且不说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不仅对课堂效率有着不良影响,更对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产生了消极作用。他们不仅生活中表现出对手机的极大依赖,在课堂上也常常难以抵抗手机的诱惑,326%的同学在课堂上会经常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而影响听课。种种原因都影响着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但主要还是归因于他们对手机的依赖、使用手机的主要途径、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教师的授课质量。
从调查结果看,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对手机已产生了很严重的依赖性,手机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玩手机的频率也令人堪忧,还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使用,严重影响着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师的授课质量。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无疑会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影响听课效率,从近来看造成对学业的影响,从远来看阻碍了学校为社会培养专业拔尖的技术人才。抑或因为抵抗诱惑的能力不够,导致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能控制而影响学业。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手机,但仍有许多同学经不住手机的诱惑。据调查显示,有565%的老师经常会劝导同学上课不要玩手机,但有446%的学生看到有人使用手机却未受到任何惩罚时,便会在课堂上更加猖獗地玩手机。不管上课玩手机的时间多长,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使其分心,影响听课质量,甚至对周围的同学起到非常恶性的“辐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虽培养出了一批批出色的高中生,但唯有大学时期对他们进一步塑造,才能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而如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人数和频率在不断地上升。因此,在大学时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提高,专业化的培训不仅是各大高校应尽的责任,更是每个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应尽的义务。为从根本上解决课堂低头族的现象,授课教师应紧紧抓住新媒体教育的契机,始终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力求培养并不断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不断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通讯作者:马英)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jyx-02)辽宁高校课堂低头族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獻:
[1]杨云,张倩,刘贺,卜相冉,刘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观察(上旬),2014(3).
[2]彭羽.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的盛行的原因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3]谷大海,赵海洲,项勋,付朝书,刘华戎.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