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风土论的中国观——从《日本风景论》到《风土》

2016-05-30 19:07陈红娟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风土国民性

陈红娟

【摘要】:风土论是从空间的角度,考察地理以及人类文化的优劣。本文主要通过《日本风景论》和《风土》两本书,探讨书中关于中国风景和国民性的研究。通过对日本风土概况的分析,了解日本风土产生的背景;了解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分析风景论的成因;并引用了两本书中关于中国部分的描述,考察作者笔下的中国形象和国民性格。

【关键词】: 《日本风景论》;《风土》;中国观;国民性

一. 日本近代风土论的概况

1.风土的含义

关于“风土”,和辻哲郎在《风土》中解释说:这里所说的风土,是某一地方气候,气象,地质,地力,土壤,地形,景观等的总称。过去也称为水土,古代那种把人的生存环境视作地,水,风,火的自然观隐含在这些概念后面。而这里的风土与作为自然科学对象的风土不相同,是我们认为日常生活所能真切感受到的。因为风土所规定的我们存在的各种无限丰富的形态,所以风土的类型实则是了解人类自身的形态。志贺重昂认为风土不仅是自然风景,还包含人们对风景的诠释与运用。

2.风土论的特征

(1) 风土论是日本人论的一种。志贺重昂认为日本的风景千万年来孕育出日本人特有的东西,并且认为这就是日本的“国粹”,所以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通过主张“国粹”即日本国民性来提高日本国民的自我认同意识,确保日本的独立发展性,以避免日本丧失独立自主性而无法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保存传统。和辻哲郎则是以地形和气候与自然环境等条件与世界各地风土进行比较,分析出日本风土和国民性的特征,这部著作在战后日本盛行一时,被誉为“生态学的日本人论的先驱”。在他的影响下,根据新的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方法,出现了更加细微精密的风土论以及其他文化论的著作。

(2)风土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地理环境论。志贺重昂根据地理环境决定论,从风景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日本“国粹”,以日本特有的风景来激发日本国民的自我认同意识和日本民族优越意识。和辻哲郎把西方哲学中相互对立的“自然”和“文化” 视为一体,认为只有在相同的“自然”下,才能对文化特征进行并列的比照。

3.风土论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1)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对文化的学术趣味。

风景论的志贺重昂于1880年进入北海道的札幌农校(即今日的北海道大学),当时的札幌农校,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学校,在日本积极开发北海道的政策之下,該校引进了大批的外国教师。在此环境影响之下,志贺重昂遂许下了成为游历世界的旅游者的心愿。事实上,志贺重昂在从学校毕业成为中学教师之后,便前往南亚考察,这个考察过程中,在让他难忘的是欧美殖民下人民生活的惨状。这个经历为他日后高举本土文化价值,反对无条件欧化埋下伏笔。在志贺重昂笔下的日本风景,有多重作用。首先,面对西化潮流,站在国粹立场捍卫日本,他眼中的日本风景,是“江山之美,植物种类繁多,也正是涵养日本人过去,现在,未来审美观的原动力”。其次,则是通过贬低邻国的中国和朝鲜风景的方式,盛赞日本风景所蕴含的王者之风,例如他指出,“日本北方山高海深,人则彪悍刚毅;南方海浅无山,人则温和柔软”。这两种不同特质组成的日本,可谓是“王者的居所”。第三,日本风景在他眼中是一种有机的连带,例如认为富士山如同心脏,火山则如同血管一般,这些共同地组合了“王者”日本的运作。

风土论的和辻的父亲和辻瑞太郎为人严谨正直,性格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信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对中国的医学充满信心,而对明治维新后西欧文化的大肆宣扬感到失落和不满。这些对少年的和辻产生了影响。另外,由于出生环境的缘故,乡下人情结在和辻的思想中扮演了微妙且重要的角色。农村生活和都市生活巨大的反差使他产生自卑和失落,另一方面也让和辻感到农村生活的自然风光是他心灵中最美最深刻的景象,这种归于自然的审美情趣对他的人格素养和学术思想是一种积极的营养。

(2)时局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

日本明治政权建立不久,即展开了学习西方的文明开化运动,欧化风潮席卷日本。文明开化运动对日本来说,具有冲破传统束缚,并借用欧美异质文明对日本进行改造,走富国强兵的道路“,避免日本论文西方列强入侵的对象等诸多作用。但面对欧美先进文化的涌入,,越来越走向极端,甚至是全盘欧化。只要是西方的就模仿崇拜,只要是日本的旧被视为野蛮落后的东西。不仅废佛毁经,寺庙也被大量捣毁,而且诸如歌舞伎,大相扑,茶道,花道也几乎绝迹。更有人认为日本人必须与外国人通婚以改良人种。为了批判欧化主义风潮所带来的弊端,各种思潮开始兴起。国粹主义作为其中的代表,一时间引起了众多的追随者,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而志贺重昂从风景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日本的国粹,以日本特有的风景来激发日本国民的自我认同意识和日本民族优越意识,书的出版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风景论所宣扬的日本民族优越论无疑迎合了当时日本民众的精神追求。

和辻的青年时代正是明治向大正的转折时期,当时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出露锋芒, “脱亚论” 在国内盛行,要求建立亚洲强国的呼声成为一时潮流。因此,和辻的回归日本也可看成是对当时政治的一种回应。而后,日本推行右翼强硬政策,伺机发动侵华战争,为配合其政治野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国策。1928年强化治安维持法,1932年成立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等等。一些政客和学者为响应这些国策,开始掀起了回归日本文化,弘扬日本精神的风潮,他们用以优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意识的优越感和天皇制国家相结合产生所谓的“东洋精神”,鼓励或容忍对中国的侵略。和辻的 《风土》发表于1935年,不可避免也带有此时期的烙印。

二.风土论中的中国观

1.《日本风景论》中的中国观

《日本风景论》中的中国观,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劣等的樱花与莺,单调的风景,殖民地属性的中国。首先,他认为樱花和莺是日本春天美的象征。而得出「漢土無櫻無鶯」的结论。在中国,没有真正的樱花和莺。中国的樱花和日本相比,既不漂亮,花色和品种也不繁多;同样的,中国的莺也不及日本的莺叫声有魅力。其次,列举中国的火山,火山口湖,景色之单调,完全不及日本火山之美。志贺重昂认为日本洵美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处于南北两大火山带的冲突之处,大约有170个火山,全国国土的五分之一由火山岩构成,天地间之‘大者-- 火山在日本如此普遍,是因为浩浩造化,妙手神笔,独钟日本。处于火山带,存在大量火山,這是日本较为明显的自然条件。与近邻的东亚国家相比,这一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志贺重昂认为正是这些大自然所赐予的千姿百态的火山岩造就了日本独特而“洵美”的风景。在赞美了由火山岩所造就的 “洵美”风景后,志贺重昂即把近邻中国的景色与日本的“洵美”进行了比较,以证明日本风景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志贺重昂试图通过贬低中国的景色来抬高日本风景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进而表明日本风景绝对“洵美”。对日本火山景色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志贺重昂还补充道: “他邦之山都是赤裸裸,光秃秃的,而日本的火山则不然。日本的火山石乔木灌林相交错,绿荫黯然,松籁处处,这为火山之‘大更是添加了韵味”。

志賀重昂认为除了树木为日本的火山景观增色以外,作为火山产物的火口湖也为日本的火山景观增加了韵味。 为了表明日本火山口湖的魅力,志贺重昂将中国的洞庭湖,西湖做比较的对象,认为洞庭湖,西湖缺少火口湖那样的风采,毫无魅力可言。可见,志贺重昂在提高日本国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过程中,常常走向极端和偏颇,以贬低他国来宣扬日本风景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总之《日本风景论》一书的主题就是要通过赞美日本风景“卓绝与世”般的“洵美”来论证日本国民性的优越,以树立日本人的优越意识和自尊心理。而这种优越意识的树立往往是以贬低近邻中国,朝鲜来实现的。这种针对近邻国家的优越意识使志贺重昂产生了一种对近邻国家的轻蔑之情,而导致其最终竟然不顾近邻国家固有传统和文化,妄想将日本的“势力”扩张到这些近邻国家。

2.《风土》的中国观

和辻哲郎把世界的风土划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不同类型的风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性格。对于中国文明大陆,他概括为季风气候,以黄河,长江,香港三个地方为代表,分析中国人的国民性。首先,对于长江,作者用 “出乎意料”和“泥海”两个关键词概括。对于这样的一种长江景象,作者觉得是单调和广漠的。因为茫茫的泥海没有带来大海那种翻腾跃动的生命感;而比日本的海还要宽阔的泥河也缺乏大江特有的那种漫然流动之感。因此,忍辱负重的季风型性格在这儿便体现为持久的意志和感情的抑制,得以与其单调和广漠相抗衡,进而也就是对传统的执著和强烈的历史观。这种性格与印度人恰成对照。如果说印度人的性格特征是感情的流溢,那么中国人的特征则是无动于衷。

其次,对于黄河,作者眼中的黄河是源自沙漠之河,也就是联系沙漠和季风的河。通过对黄河的观察,作者认为中国人与沙漠人的特性也并非无缘,他们明显保持着一种紧迫感,在忍耐的深处蕴藏着一股斗志。这也说明季风性格和沙漠性格的相互融汇,构成季风性格的一种特殊形态,所以并不表明中国存有沙漠性格,在中国人身上找不出沙漠人特有的那种绝对服从的态度。所谓中国人的性格正是 “不甘于服从”,他们除了受血缘关系或乡土关系的约束外,不肯受任何其他的拘束。“不肯交税,不肯服从命令,无视法规,热衷赌博吸大烟”。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逃脱国家的束缚,随心所欲,自己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在那在无法抗拒的强大力量下只好忍受。但是正如成语面从腹背,两面三刀一样,他们表面上唯唯诺诺,露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而内心里绝不会轻易认输。

最后,对于香港,作者在香港所目睹到的中国人的性格,正是长江黄河两种风土里所描述性格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在这些香港人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本色。他们生活在密切的血缘关系中,甚至在有炮击的危险下也不分离,周围还有同一紧密团结的乡亲作壁垒,他们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在中国领海内对付海盗只能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指望不上国家。所以,他们过着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生活,根本不依靠国家的保护,这是他们重视血缘关系和乡土关系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对处超出这种关系的强大力量,他们又老老实实地放弃抵抗,一忍到底,摆出一副 “没法子”的态度。尽管是忍气吞声,可心底里却蕴藏着一股旷达不羁的劲头,拖家带口怡然生活在备有火炮的船上便是这一态度的表现。因为有全家覆灭的危险,才备上大炮,而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危险时无法过日子的。反正再动用感情也丝毫减轻不了危险,无动于衷反倒是最好的防御法。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无动于衷并不是说缺少感情生活,而是感情生活的形态之一就表现为无动于衷。人们于广漠单调中发现自我,没必要去追求变化或感动。在这点上日本人正好与中国人相反,常在富于变化的多样性中发现自己。

三.近代风土论中国形象的变迁和影响

《日本风景论》主要停留在自然要素的列举,如中国的樱花,火山,火山口湖,通过对自然风土的描写,评价,认为中国的风景过于单一,从而突出日本风景的美好。作者站在风土的立场,比较出中国和日本风土的差异,认为日本的风土优越于中国的风土,最后为殖民扩张埋下伏笔,提出自己的殖民扩张理论。  《风土》的主要基调定位在自然与人文。书中不仅是对自然风物的描写,还通过自然风景,对民族,社会生活进行评价,认为这样的风土造就了不服从性和无感动性的中国人,这样的国人即使是在无政府状态下也可以依靠自保,悠然自得的生活着。两本书分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和军阀混战,资本主义国家觊觎中国的时候发表,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风土论的变迁,也反应了当时日本对于中国的扩张政策。所以,两本书都是以风土为材料,形成一种对中国的消极认识的意识,并扩大到使日本民众以这种通俗的方式接受生涩的地理知识。同时,也向国民普及了对于中国认识由崇拜学习到轻蔑甚至侵略的合理性。

不管是风土还是风景论,都是从以 “日本人的意识”作为思考的基础。从国际交流,学习西方,到强调日本文化,日本国民的独特性,其中日本人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是他们思想变化的重要因素。和辻在回顾日本历史时,首先注重的是日本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以及锁国后日本与海外孤立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不管日本在文明交往中国是否软弱无力,但日本文化在国际中以其独立的性格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这意味着它始终是作为一个国民的统一体在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联系。这与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提倡改革而不是革命,他的自我定位是改革者而非革命家,修缮者而非颠覆者,他的实践目标在于修补国家最为脆弱的地方。中日甲午战争使大多数日本民众陷入一种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之中,日本民族的优越意识开始膨胀起来。而日本风景论过于夸耀日本的风景而贬低了中国的风景,其实是迎合了当时这种情绪的需要,同时又对日本民众的这种狂热情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张和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优越意识,对近邻中国与朝鲜的蔑视以及海外扩张意识。这为以后日本侵略中国,走向殖民主义道路奠定了民族基础。而二战时期军国主义抛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无疑是把保存国粹强加到其他亚洲国家,迫使他国强行接受日本的国粹。

和辻也认为既然日本民族的文化具有特殊性,那么就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其应该的特殊作用,这是日本民族的历史使命。与志贺重昂一样,和辻在大谈日本风土的优越性的同时,对中国风土不断唱衰。在对中国文明以季风型气候作为代表分析后,采取消极的认识。认为中国人是表明唯唯诺诺,实则是不服从的,无感动性的。不但国家贫困,而且国民性也衰弱。所以只有取长补短的日本文明才能代表亚洲,成为世界的典型。对于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衰弱和分裂,表明上表现出同情,实则是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同时,著者笔下的这种中国印象,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制约以及所观察的范围局限。当时中国正直军阀割据,帝国主义蚕食下的半殖民地状况,仅仅通过对某一局部的短短一瞥,就概括出中国的国民性,不免显得过于以偏概全。

参考文献:

[1][日]志贺重昂.日本风景论[M].东京:岩波书店,1995

[2][日]和辻哲郎. 風土[M].东京:岩波书店,1989

[3][日]南博. 日本人论[M].岩波书店,1995

[4][日]船曳建夫著. [中]蔡郭达译.新日本人论十二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日]松本三之介著. [中]李冬君译.国权与民权的变奏[M].东方出版社,2005

[6][中]李孔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粹主义兴起的原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7][中]戴季陶著.日本人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8][中]朱坤容. 和辻哲郎风土文化论成因简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

猜你喜欢
风土国民性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一碗面”何以“煮”出经济风味?——区域产业往往源于地域风土
风土和历史
沃菲尔德风土图记 XVIII
论《风土什志》中李劼人的饮食文化书写
葡萄酒产区与『风土』
《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
“国民性”问题的教育视角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浅论国民性养成的起点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