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6-05-30 18:32:04罗青龙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

罗青龙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要求相对降低,导致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一定范围内相应降低,同时也影响到数学学习质量。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在当前行课改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

【关键词】计算能力 低耗高效 优化计算

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也衍生了另外一种新现象:课改对计算教学难度及目标降低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普遍下降了,口算的速度变慢了、计算方法也不够灵活了,从而导致小

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所下降。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小学每个年段都必须重视计算教学,从算理到算法多加思考,从而实现新课改低耗高效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巧铺垫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非常重要。计算教学中铺垫教学的运用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创设情境,使小学生在合理的情境铺垫中完善计算知识体系。如在初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就需要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复习作为铺垫;又比如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就需要口算知识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知识作为铺垫等等。这样的铺垫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通过知识再现方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并将其与新知有机整合,使小学生在思维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所以,创设情境要与知识铺垫完美结合,让铺垫成为情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铺垫中形成知识构建,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新的计算内容的学习。

二、强调算理辩算法

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是加强算理的理解,科学掌握计算法则。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干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智力活动,形成学生的计算技能。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进位加、进位加、连加、加法估算等的练习很有必要,因为“三位数加两、三位数”在计算方法、计算道理上与两位数加两位数如出一辙,关键是在计算中注意数位对齐。回顾旧知,唤醒已有的知识结构,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进行合理延伸,为新学知识的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提供方法支撑,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理解算理,对于新知的迁移与构建十分重要。;也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尝试用计算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在强调理解算理的同时,也要重视计算方法的指导,要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三、倡导优化计算法

随着小学生学段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计算中,算法多样化成为新课标中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但在实际计算教学中,很多小学生的方法并不有效,甚至将教师讲解的计算例题不假思索直接借用到计算中,使部分计算虽方法对但计算不合理,这就需要进行“算法的优化”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悟下主动优化,作为组织者的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反馈与交流,引导学生介绍计算过程,理解计算原理,优化方法,建构计算模型。如在一年级教学“9加几”时,在计算9+5时学生的方法很多:(1)从9往后数,再数5个是14;(2)9+1=10,10+4=14:(3)把9分成5和4,5+5=10,10+4=14;(4)9+4=13,13+1=14;(5)9+2=11,1l+3=14……根据学生的想法,我们来分析一下:虽然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法解决9+5,但是其中(1)是通过数数来计算,(2)、(3)是利用“凑10法”计算,而运用算法(4)、(5)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凑10法”,而是为了迎合教师鼓励计算的多样化而衍生的方法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比较,充分引导学生理解5分成1和4是针对“1可以和9凑10”这种高效的算法进行的计算,不能单纯理解为把其中的一个数分成两个较小的数就能使计算优化。所以,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并不矛盾,两者是统一的,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四、重视方法勤训练

新课标降低了计算难度的要求,但基本的计算要求并没有降低,在计算训练中必须要强化训练效果,不能简单理解成教学目标的降低。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每道题都是几道简单的一步计算式题合并而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基本计算式题的训练,随之就带来了学生计算正确率不断下降的事实。我们在教学时要加强以下几点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重视口算,打好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强化学生口算训练,以口算技能促进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的口算训练要结合计算教学内容每天有选择的进行,做到基本的口算结果能脱口而出。

其次,规范书写,细心计算

要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端正,还要激励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计算时能够尽量避免因审题、书写错误等问题引起的计算正确率低下的低级错误。

第三,科学验算,自我检查

在课堂练习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计算训练,并强化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验算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查找计算的漏洞,并及时改正,避免学生急于求成。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教学内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所以我们要多进行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通过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达到既提高计算正确率,又促进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智力、能力都能达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坤南.对当前小学及时教学的几点思考.江苏教育,2008(20).

[2]時海燕.关于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思考.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6).

[3]仲怀国.追寻有效的计算教学.文理导航(下旬),2011(07).

[4]姚雨亭.浅谈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小学教学参考,2010(05)》.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6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关系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3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2
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践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