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婧
【摘要】聋教育教学对部分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并且在聋教育教学中建立起主体性,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是聋教育教学的关键。对此,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开展赏识教育。
【关键词】聋教育 数学教学 奖励 竞赛 动作 沟通
聋教育本身属于特殊教育的行列,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数学教学难度偏高,因为正常听力健全的孩子学习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对听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自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赏识教育就是针对聋教育开展的特殊教学方法,教师借助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参与数学学习。与此同时,具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自信心方面也是比较缺乏的,需要教师通过开展赏识教育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健全的自我认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与引导。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于聋教育中的数学教学极为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课堂切实推进赏识教育呢?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简要谈一下。
首先,采取多种多样的奖励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让学生逐步认可自己的学习。数学教学由于其逻辑思维比较缜密,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时候难免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般采取手语进行沟通,而学生本身对自己的生理缺陷就比较在意,在学习的时候不少学生会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比正常的学生差,在学习的时候就缺乏自信心,而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多样的奖励方法。例如,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积分,学生回答对问题或者在检测中获取好成绩,或者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教师就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小组进行积分,每个学期选择出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还可以通过发放小礼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每个学期末,教师可以针对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奖励,多设置一些奖项,争取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得到鼓励,对此学生在学习上的信心需要教师多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帮助其建立。
此外,教师还要多鼓励班里学习优秀的孩子多去参加一些数学活动,教师可以偶尔给大家出比较新颖的题型,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对解答出来的学生采取奖励,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其的重视,学生自身也会开始赏识自己的进步,这样良好的学习趋势对课堂教学极为有利。使用奖励的方法来开展赏识教育还需要学校重视学生的各门学科学习,每个学期对于成绩优秀者或者进步大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赞赏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自我认可。
其次,还可以通过开展竞赛来实现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难以实现对全部学生的赏识教育,因为教师每周的数学课时是有限的,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也受到局限,所以教师能够实现对一部分学生的赏识教学,这就使得赏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开展数学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划分和评价,及时鼓励有明显进步的孩子,在讲题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通过某一道题来得到教师和自己的认可,这样赏识教育在竞赛中就能够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获得自信。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次阶段性的学科竞赛,学生各有所长,在竞赛的过程中可能有的平时上课不是很积极的学生但是学习功底很好,就可以给他们足够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各种性格和特点的学生有充分被赏识的机会。
另外,除了开展数学竞赛,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猜谜比赛来开展赏识教育,因为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和习惯以及特长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和趋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并且帮助孩子来扬长补短,而这也是赏识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的游戏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从而完善赏识教育,使学生在其他方面建立自信,逐步摆脱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其实赏识教育是学生对自己的肯定,同时还是有意识地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这才是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开展多样的竞赛或者活动来表达对学生的赏识,从而推进教学的有序开展。
再者,教师还能借助于其他手段开展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单独进行开展,更不能拿出大部分时间来进行赏识教育,所以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神、动作等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极为有效的赏识教育,不仅能够及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赏识教育的便捷化,随时都能开展,只需要教师注意自身的教学肢体语言、态度、动作等。那么借助于语言、眼神、动作来开展赏识教育需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教师要注意教学中的一些细节,抓住每一个可以开展赏识教育的机会。例如教师在提问学生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无论回答的好与坏,教师都要给出评价,或者简单或者详细,教师不能忽略学生需要教师肯定的心理。第二,赏识教育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以及说服力,有的教师单纯为了赏识而赏识,导致学生在内心根本无法认可教师的赏识,那么这种赏识就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眼神肯定的时候必须在学生的表现确实突出的时候才可执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自我欣赏的情感。第三,在借助于动作眼神对学生进行赏识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富于变化,实现动作的丰富化和生动性,因为面对的是一群具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他们接受外界信息主要就是视觉,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为学生展示多样的视觉赏识方式。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来开展赏识教育。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但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几个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足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争取在课下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在其他方面肯定孩子,让学生都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建立信心。而且很多孩子存在这种情况,就是一旦发觉教师对自己很重视或者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就会存在被赏识的心理,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勤奋认真积极,赏识教育也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要论述,我们发现在数学教学中施行赏识教育对特殊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建立极为重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