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二)

2016-05-30 10:48曹远强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荧光屏小博凸透镜

曹远强

卷卷老师:讲述科学小实验的导师,中学物理教师,同学们眼中无所不能的“神人”,因为头发天生卷曲而得此别名。

小 璇:卷卷老师的女儿,初二学生,喜欢动手实践来解答心中的“为什么”。

小 博:与小璇同龄的邻居家的孩子,人小胆大,好奇心非常重。

小 斐:小博的双胞胎妹妹,既喜欢看热闹,又喜欢亲手尝试一探究竟。

实验一:自制简易放大镜

【实验器材】 玻璃板、水、玻璃杯、铁丝。

【实验内容】 第一种: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放大镜,把它移到书页上,靠近字迹,可以看到字被放大了(见图一)。

第二种:在玻璃杯里倒入水,把书放在杯子后面,可以看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见图二)。

第三种:将铁丝的一端拧成一个小圆圈,在水中蘸一下,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有一些水会留在圈上,但由于重力作用,中间较厚,将其移近书页,可以看到放大的虚像(见图三)。

“真的都能起到放大效果!水也能做放大镜的材料?!”小璇、小斐和小博异口同声地感叹。

“不但是水,冰也可以。在非常寒冷的地方,做一个大的冰凸透镜,也可以取到火。”卷卷老师说。

三人认真地点点头,说:“老师这些我们知道了,您再讲讲望远镜吧。”

“望远镜有一种是只用两组凸透镜的,叫做开普勒望远镜,我们可以演示它的工作原理。显微镜呢,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下面我们就用两个放大镜来演示一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实验二: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实验器材】 两个放大镜。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一: 1.一手持一个放大镜对着远处的物体,另一手拿另一个放大镜放在眼睛与第一个放大镜之间(如图四)。

2.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使前一个放大镜的二倍焦距点大约进入后一个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仔细调整,直到看清远处的物体)。

此时透过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要比用眼睛直接观察要清楚一些。这是望远镜的原理。

实验过程二:1.一手持一个放大镜,对准近处的一个微小物体,使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五)。

2.另一手拿放大镜调整与第一个放大镜的距离,使第二个放大镜的一倍焦点与前一个放大镜的二倍焦距点大约重合。

3.仔细寻找清晰的像,会看见被放大很多的微小物体的像。

这就是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水滴显微镜

【实验器材】 玻璃板、水、放大镜。

【实验内容】 1.先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做成凸透镜。

2.与放大镜组合起来,调整距离使“水滴透镜”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3.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个实像,发现物体被放大了很多(如图六)。

“你们看,我做成了显微镜!这根头发变得好粗啊!”小博高兴地叫起来,小璇和小斐都凑上去观察。

“真的可以活学活用,好玩,让我再想想它们分别在什么距离成什么像来着?”小博很感兴趣地不断摆弄手中的器材。

小璇:“小斐,让小博在这儿做实验,我们去看电视吧?”

“好吧。”女孩之间最容易呼应,两个人跑到屋里打开电视机,打开风扇,然后拿着遥控器一个一个地换台找自己喜欢的节目。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小博拿着放大镜走到电视机跟前,把放大镜靠近荧光屏观察,忽然他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小博:“你们看!用放大镜观察荧光屏,上面有很多彩色条纹,有红色、绿色、蓝色,透镜靠近了就看不到,稍微远一点就能看到。”

实验四:光的三原色

【实验器材】 彩色电视机、放大镜。

【实验内容】 1.打开彩色电视机,用放大镜观察屏幕上的任何一个局部。

2.调整放大镜与电视机屏幕的距离,使放大的程度增大,就会观察到红绿蓝三色条纹(如图七)。

“我来试一试,”小斐拿过放大镜,靠近荧光屏再逐渐远离,把荧光屏的局部放大,又出现了彩色条纹。“真的,好奇怪!”

三个人向卷卷老师请教:“您看,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电视荧光屏,怎么会看到红绿蓝彩色条纹呢?”

“噢,那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各种色彩都是由这三种光混合而成,如果均匀混合就会产生白色,像黄色、橙色等都是混合出来的。在今天的实验中,小博表现得非常棒,既善于观察,又善于动脑,你们两个都要向他学习。”

小博受到表扬,心里乐开了花。

(编辑 文 墨)

猜你喜欢
荧光屏小博凸透镜
我教儿子讲修养
我教儿子讲修养
孩子,原来你可以这样美
3D老师
阴极脉冲占空比与荧光屏电流关系研究
新乡市荧光屏透视机的使用现状
看电视后最好洗洗脸
电视荧光屏加滤色片是否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