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杜晓莺 王欢
西三旗地区作为传统的建材工业基地,曾辉煌一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现在这里面临着疏解低端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在产业疏解升级过程中,如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确保疏解工作平稳推进、升级工作有序拓展,海淀区委西三旗街道工委探索实践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这天,海淀区委西三旗街道工委副书记刘京红一上班,就来到二楼会议室。当她看到刚刚更新的“疏解地图”上,自己包片负责的区域已全部疏解完成,不禁松了口气。“每名干部负责拆迁腾退、配套建设的工作进展如何,地图上一目了然,”刘京红说,地图每月更新一次,是街道工委专门请空间技术应用公司按照1:5000比例制作的。“这张图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一场大考,它是压力,更是动力。”
刘京红说到的“大考”,就是两年来,西三旗街道工委坚定不移推进海淀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减人添秤服务”这一重点工作。
疏解排难:‘骨头再硬也要啃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三旗地区云集一批北京著名的建材工业企业,曾经辉煌一时。近年来,由于建材行业低迷,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闲置厂房只能出租,造成了流动人口和低端产业过度聚集的现象。这种区域经济形态与海淀区致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定位严重不符。为高端产业腾挪空间、焕发区域活力,成为了街道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西三旗地处中关村辐射带,现在这里是集聚低端产业的地区,明天就是发展高端产业的潜力区”,街道工委书记张启兵在党员动员大会上说,“西三旗地区要充分利用中关村产业园优惠政策辐射,释放区域发展活力,就必须尽快疏解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产业。”
为此,街道工委按区域为11名处级领导干部划分了责任区,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干部测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工委还要求组织部门以这一重点工作为契机,考察、培养年轻党员干部。
在西三旗地区,有着3万平方米厂区的风机二厂的疏解、拆违工作最为复杂和艰难。风机二厂原有的生产部门外迁后,闲置厂区经过层层转包,承租的单位和个人竟达41个之多!厂区里手机营业厅、餐馆、洗车房密密麻麻,让环境问题和治安问题日益凸显。
负责这一区域的是第二党支部书记、城管办主任裴岩峰。她带着党员秦勇和孙晓涛等人到大兴、通州区多次摸底,厘清承租关系。摸清情况后,为了加快腾退工作,裴岩峰带着支部中的党员协同公安、城关、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将办公地点驻扎在了厂区里。
拆违,每一平米都是利益之争,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
刚一入驻,承租人就给了联合工作组一个下马威——办公室的桌椅在工作组外出时被承租人砸坏了。但党员们不仅没有退缩,却更增强了拆违的决心:“一墙之外就是居民小区,如此混乱的业态,不仅扰民,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裴岩峰说,“这块‘骨头再硬,我们也要啃!”连续一个多月,她们耐心宣讲政策、协调安置地点、协助办理补偿……渐渐地,租户们不再抵触工作组。
很快,工作有了进一步突破。6月底的一个晚上,北京下大暴雨,刚要休息的裴岩峰忽然想到,风机二厂里一个堆满钢材的1000平米简易房,随时有塌陷危险。“快帮我找找有没有空置厂房!”这一晚,裴岩峰打了无数个电话,最终在昌平区帮承租人找到一个安置地。紧接着,她带着支部的几名党员连夜开车帮助这名承租人转移钢材,为后者挽回了十几万元损失。第二天一早,这位厂区最大的承租人,二话没说就签好了拆违协议。终于,工作组按时拆除所有违章房屋,并疏解了4600余人。昔日嘈杂的环境焕然一新,周围百姓对工作组交口称赞。
进驻风机二厂的联合工作组,只是党员干部们疏解低端产业工作的一个缩影。现在,西三旗街道通过疏解5个低端产业市场,释放出了5.88万平方米土地,这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辐射带显得尤为宝贵。
在这个过程中,街道也涌现出了一批工作突出的党员干部。“去年年终测评为‘优秀的22名干部,绝大多数是经过这项工作中磨练的。”主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刘京红副书记说道。
筑巢引凤:勇于负责敢担当
最近,西三旗街道办事处主任付晓明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企业或者园区负责人的电话。前几天,一家智能机器人创业团队在付晓明的协调帮助下,进驻了刚刚重新装修好的建金商厦。付晓明说,“自从我们将机器人产业联盟引入进驻建金商厦后,就带动了十几家相关企业入驻。”现在,高端科技企业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西三旗地区形成。
将低端产业疏解后,曾有人觉得,街道不应该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业升级上。说起原因,这些同志也振振有词,“辖区里释放的土地产权归属都是央企,街道权限太小,不好办!” 还有人说,“吸引高新科技企业入驻,既不是街道工委的硬任务,也不是考核党员干部的硬指标,没必要费力不讨好。”
对此,街道工委书记张启兵明确提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西三旗地区要转型发展,就必须克服“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意识,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营造敢担当、干大事的氛围。街道工委同时还提出,拆迁腾退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党员干部要下更大力气引入优质产业资源,抢先布局未来战略性先导产业。这场“大考”也考验着他们的发展眼光和决策力。
金隅产业园区的落地,就是街道工委引领规划、布局未来战略性先导产业的一个生动体现。
西三旗街道辖区内,北京金隅集团占据了近66万平方米的土地。10多年来,集团一直在积极寻找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这时,街道工委书记张启兵主动找到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将园区转型升级为高新科技园区,实现更高的土地增值效益的设想。最终,双方约定,由街道工委负责拆除、腾退,为将来引入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服务高新科技企业提供空间;金隅集团则拿出40万平方米的土地,建设幼儿园、小学、医院、商场等公共配套设施——这既能服务园区入驻企业,也可以辐射到西三旗地区的15万居民。
现在,六一幼儿园、十一学校分校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已经集聚而来,2015年开始,第一批小学生也入学了。“这样便利的生活环境也留住了有潜力的高端人才和企业。”张启兵说。
拆违疏解低端产业,从长远看来是好事,但在当下,却也让很多适应了这一生活环境的辖区居民产生了不适。一些居民说,“菜市场、摩的如果没有了,生活就太不方便了。”
街道工委高度重视群众呼声。为了弥补街道公共服务的短板,街道工委提出了“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建设完善街道为民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
现在,家住海淀区后屯路附近的刘先生,上班再也不用坐黑“摩的”到清河换乘了。每天早晨7点,他就会等待专89路内环车,公交车定时、安全、省心,让他和居民们都很满意。
2014年,在拆违过程中,街道工委与北京公交集团党委多次协调,开通了环西三旗地区专89路公交线,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出行。
不仅如此,建材城中路的新都市场关停后,为了丰富百姓的“菜篮子”,街道工委争取了区级商业扶持资金,每逢周末,一批“社区蔬菜大篷车”就会开进西三旗地区的6个社区中。“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瓜果,还不用担心缺斤短两”,是附近居民们对“蔬菜大篷車”的一致评价。“前两天,我们还到延庆小丰营村党支部谈了一个合作,以后小丰营村的蔬菜生产基地,将逐步成为西三旗地区居民的微型流动菜市场了。”街道办副主任、第3党支部书记郑楠说。
现在,街道工委通过疏解低端产业,同时弥补公共服务短板,不仅及时解决了居民生活的种种不便,还打造了居民安心、舒心的生活业态,在锻炼党员干部的同时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成本,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