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摘 要】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我国金融行业全面推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命脉,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并对经济贸易、宏观调控起着积极促进作用的金融业,面临着税制改革的巨大挑战。本文就“营改增”对财务公司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公司;影响;措施
随着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尾声,商业银行净利差缩窄、利润增长放缓和业务增速下降已成为常态,资产负债结构、营业收入结构、业务发展模式都有可能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巴塞尔协议Ⅲ和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达标有序实施,注定银行高资本消耗的业务扩张之路行不通。与此同时,2016年5月1日起,中国金融行业全面推进“营改增”,实行“营改增”后对金融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税收政策,财务公司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员如何迎接挑战,如何籌划税收,如何提升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这都是财务公司当前最关注的话题,也是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营改增”的政策背景
随着我国营业税制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企业的切身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甚至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故此,我国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税制发展的大趋势。增值税改革于2013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从试点的推行情况来看,“营改增”减小了企业的税务负担,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决定从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此次新增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涉及纳税人约1000万户,年营业税规模约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约80%,这意味着肇始于2012年的“营改增”计划进入最后收官阶段,“营业税”在我国将成为历史。
二、“营改增”对财务公司的影响分析
1.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新增科目
税制改革前并未涉及增值税,利润表中也未列示增值税内容。而税制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将发生改变,在会计处理时应增设“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 科目。
(2)涉税收入和销售额的确定
“营改增”政策推出后,涉及增值税的不仅有贷款、贴现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还有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经纪代理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扣除向委托方收取并代为支付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后的余额,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含本金)扣除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营改增”政策下,将上述收入和余额确定为销售额并以此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若上述收入和余额为不含税价,则以其合计数的6%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若上述收入和余额为含税价,则应先将其合计数换算为不含税价即将其合计数除以(1+6%),再将不含税价的6%确定为销项税额)。
(3)营业支出的变化
“营改增”后,营业税金及附加则并非简单而直接地受贷款规模和手续费收入高低的影响,在现行政策下,该部分则由针对增值税计税基数征收的城建税<7%>、教育费<3%>、地方教育费附加<2%>组成。业务及管理费因“营改增”政策(价税分离原则)影响,公司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除餐饮、娱乐、福利费以及税法不准予抵扣的)均应扣除进项税后入业务及管理费,较“营改增”前有所减少。
2.对税负的影响
(1)避免重复征税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营业税已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只有进行税制改革才能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推出了“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因为增值税能够避免重复征税。就财务公司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值税可以降低财务公司因重复征税而产生的压力及成本。二是,财务公司可在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增值税抵扣的机会。三是,增值税可实现各个金融企业之间税负的公平合理。
(2)“营改增”连接了增值税抵扣链
“营改增”的全面实行,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财务公司与其他行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得“营改增”后的税制改革体系更加完善,做到所有行业的连接,且方便了业务跨度比较大的企业纳税。
假设财务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其营业额为1000万元,税制改革前按营业额全额征税5%,则须缴纳1000?5%=50万元的税。改增值税后,若实施6%的税率,这1000万元的营业额须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即销售额=1000÷(1+6%)=943.40万元,然后再计算销项税额为:增值税销项税额=943.40?6%=56.60万元。如果其所购进的所有办公用品、不动产、物料消耗等都可作为进项消耗用于抵扣——假设购进的是工业品,可按17%进项扣除;又假设进项消耗占有全部营业额的20%,则进项税额=200?17%=34万元。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才是应纳税额。可以计算出改革后该纳税人的应纳税额=56.60-200?17%=22.60万元,低于改革前的50万元。只有购进物品的占比低于4%的情况下,税负才会有所增加。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财务公司按照税收法律规定来执行的话,企业流转税税负会减轻。
3.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不仅仅是税负方面,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甚至税后利润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营改增”后企业最为关心的是利润,它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就财务公司而言,通过测算分析,虽然所得税税负有所增加,但是整体税负减少,且税后利润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4.对内部管理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财务公司需按照增值税的原理对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进行识别、梳理,分析增值税对业务模式和成本的影响,研究相应的方案,选择合适的业务模式、调整业务流程、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
三、财务公司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1.制定相关制度、管理办法
为切实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财务公司应加强政策的研究与学习,通过制定《“营改增”管理制度》,增加《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修订《合同管理办法》,增设“营改增”管理操作流程等措施强化“营改增”实务操作,为财务公司税收筹划奠定制度、流程基础。
各部門都应做好应对“营改增”的充分准备,梳理和研究因“营改增”给部门经营和业务管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及时进行调整变革,最大可能地消除“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培训,增强责任意识
自2016年5月1日起,财务公司所属的金融业已开始实施全面“营改增”。财税[2016]36号文规定金融服务业统一适用6%的税率,税率较原来营业税5%有所提升,但计税方式也从营业收入全额征税变为差额征税。财务公司应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学习,一是组织公司人员积极参加金融业“营改增”新政策的解读与实务应对等各种培训;二是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学习公司制定的《“营改增”管理制度》《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以及实务操作流程等;三是强化业务人员对原有业务和新增业务在“营改增”后定价、谈判、操作流程等业务技能技巧的学习;四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及时沟通,实时掌握财税政策。
3.完善税务筹划策略
一是尽可能多地争取进项税额。各业务部门加强取得各项支出所对应的扣税凭证意识。扣税凭证的核心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财务公司在采购物资或接受劳务时,除了比较价格,还应尽可能选择抵扣率或抵扣金额高的,从而降低公司的增值税税负。二是注意纳税申报表填报,尽量减少税务风险。“营改增”之后,相关的纳税申报工作变得繁琐复杂,需要全面学习掌握防伪税控系统的使用,保证税务风险降到最低。三是规范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会计核算的把关。避免因税目繁多而出现偷税漏税的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金融业“营改增”的实施,各金融机构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营改增”落地工作,在“营改增”实施环节,各财务公司都应在实务工作中多探索、多交流、多总结。同时,增值税管理严格,法律责任重大,各单位都应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国家这一重大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营改增”专题报道.全面“营改增”到来,四大行业如何应对.会计师世界.2016年(04).
[2]周彬彬.营改增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及意义分析.聚焦.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