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农业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探索

2016-05-30 13:41高彦彬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5期

高彦彬

摘要:现代化农业发展导致多元化金融需求,包括信贷需求、保险需求和期货需求。面对我国当前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要建立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应该构建“三维结构模型”:一是以农业信贷体系奠定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平台;二是以农业保险体系为基点形成农业风险防范与分散的路径及方式;三是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为依托,演绎期货市场促进现代订单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三维结构模型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现代化农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现代化农业的金融需求

(一)信贷需求

随着现代化农业逐步推进,我国农业日益趋向于专业化、产业化和技术化。其中的每个环节对资金都有大量需求,比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个体农民经营量小而分散,需要经常性的小额信贷;那些种植企业和种养大户需要大额资金投入。因此造成了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二)保险需求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而取得产品的产业,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地域广阔,涉及人口众多,不确定因素较多,不仅面临自然风险,而且面临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每一次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都给国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推进过程中,为了防范农业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客观上要求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损失补偿机制。

(三)期货需求

一是农产品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因为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人数众多,比如: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运输者、加工者和投机者等,他们依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和主观判断报出单个价格,参与众多交易者的竞价。利用期货交易所公开透明的交易系统,诸多因素共同促进了公正价格的形成;二是农产品期货具有套期保值功能。由于农产品可以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交易,两个市场的价格经过频繁变动最终会趋于一致。套期保值者可以分别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操作规模相同而方向相反的交易,形成一种风险对冲机制。总之,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产品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因此,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二、我国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不足

(一)农业信贷的问题

1. 农业信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有正规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组织两大类机构提供农业信贷。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在农业信贷方面的服务力度还有待加强。有的机构业务局限于部分农产品的收购和储备资金的供给,对于其他的一般农业生产和生活几乎不提供资金支持,支农服务意识淡化,对“三农”支持力度越来越小。又由于农业信贷规模小,成本高,收益低,许多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审核更加严格,甚至于不愿扩大农业信贷业务。

2. 信贷管理和执行能力较低。部分农业贷款属于政府扶贫贴息贷款,目的是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资金对生产生活的限制。但是实践证明,此类低息或无息款项是廉价资源,容易引起寻租现象,贷款资源根本到不了需要的人手中。此外,在我国农村,信贷电子化建设滞后,由于规模小、成本高、无抵押等特点,农业贷款项目收益普遍不高、风险偏大,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积极性不高,手续比较繁琐,办理效率低,业务进展缓慢,产品种类不能像其他市场那样丰富。

3. 农村信用建设滞后。我国农民大部分文化程度低,金融和信用意识比较薄弱。再加上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起步晚,征信体系尚未建立,担保机制不健全,因此总体来讲农村地区信用环境相对较差。

(二)农业保险的问题

1. 农民保险意识薄弱。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是农业保险的主要参与者,但他们对保险的不了解和不重视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一直以来的主要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小农意识,对自然灾害抱有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这些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进一步阻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2. 缺乏专业农业保险人员。农业保险的对象大部分是种植物或养殖物,生长发育情况复杂,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损失和受灾程度等都很难准确界定。另外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也很难确定,所要赔付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因此,农业保险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要有全面的专业技术和工作人员。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之前发展又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在农业风险检测、定价及产品开发技术上皆较为落后。而既有扎实的农业知识又熟悉保险理论、全心全意服务于农民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又极少,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是政策性保险,如果仅把其定义为商业性保险,低投保率、高赔付率的特点又很难使商业保险机构获得利润,违背了商业保险机构通过开展农业保险项目获取利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机构对农业保险项目的积极性,甚至逐渐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受挫。农业保险的快速平稳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而我国农业保险并没有得到国家立法机构的重视,相关方面的法律建设还不够完善。各保险机构只能根据保监会的相关指示精神进行农业保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点,使得在农业保险的经营过程中随意性过大,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让农民信服的有效依据,严重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农产品期货的问题

1. 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不健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多、分布广,农产品种类多、规模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建立一个有序高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比较困难。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但由于现实情况,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然比较落后。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发展不全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除此之外,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受到限制,农户和农业企业很难利用该市场规避现货市场上的风险,再加上市场上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也不是很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2. 期货市场对经济的指引作用有待提高。前面介绍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两个,其中一个是价格发现,是说期货市场能够直接反映出大宗商品在现货市场上未来价格的走势,甚至可以反映整个实体经济的情况,是整体经济的晴雨表。然而经研究发现,不同品种期货与现货价格相关程度是不同的,虽然部分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程度很高,对经济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综合来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弱有效市场,具有一定价格发现功能,但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出弱式有效,对经济的指引作用并不明显。

3. 上市交易品种不够丰富。虽然截至到2014年,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已达到18种,但相对于我国巨大的农产品市场来说依旧显得比较渺小。有限的交易品种使得很多产品的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机会,远远不能满足众多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制约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作用的发挥。另外,部分品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非常小,甚至成为无人问津的“僵尸产品”,以至于它们很难实现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源配置等功能,其中大部分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度也不高,很难对相关产业起到指引作用,甚至会误导企业生产,从而造成损失。

三、现代化农业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应该是“三维结构模型”,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以农业信贷体系奠定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基础平台;二是以农业保险体系为基点形成农业风险防范与分散的路径及方式;三是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为依托,利用期货规避风险与发现价格的功能,演绎期货市场促进现代订单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据此,现代化农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议如下。

(一)关于农业信贷的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出台和实施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农业资金回流到农村,制止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二是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各种信贷资金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营造良性的农村竞争性信贷市场环境。三是要完善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畅通信贷供求渠道。四是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模式,创新农业金融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和运作方式。五是丰富农业信贷业务产品种类,拓宽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提高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效率和效力。六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规范农村信贷的信用评级制度,大力宣传信用知识,培养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

(二)关于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是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保险机构是在政策支持下,政府部门进行补贴、税收优惠、再保险等强制性干预的模式。二是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作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才能使农业保险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经营并且得以发展壮大。三是增加农民的保险意识。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应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的好处及相关政策,让农民相信投保农业保险对他们是有切身利益的,增强他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四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应该增加对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农业保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从理论知识再到实际工作上,切实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三)关于农产品期货的建议

一是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政府、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要共同努力,积极改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一起打造一个健全的期货交易体系。二是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期货交易所奉行“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原则,放款市场准入原则,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交易所日常营运秩序。三是要扩大期货市场规模,完善期货市场结构。通过做深做细现有上市品种,不断拓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服务领域,深化市场对农产品期货的服务功能,更好地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四是丰富农产品期货上市品种,增加大宗产品交易量。在政策上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新品种上市机制,政府适当减少干预,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和经营特色,要开发交易量比较大的大宗农产品,对于那些上市条件成熟的、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明显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要尽快上市。

参考文献:

[1]黎红梅,汪邹霞.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J].世界农业,2016(01).

[2]纪敏,祝红梅.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实践[J].中国金融,2015(15).

[3]程静,胡亚权,李春生.农业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01).

[4]王绪瑾.“十三五”将向保险强国迈进[J].中国金融家,2015(12).

[5]詹利娟,王梦晨,肖诗顺.农业大户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15(12).

[6]华田.利用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支持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5(22).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5B273)。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