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

2016-05-30 10:40唐莉
科教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失独家庭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唐莉

摘 要 本文从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家庭的现状入手,分析失独者可能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不稳、回避行为等心理困境,并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预防与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建构主义疗法等心理干预策略,帮助失独者完成心理重建。

关键词 失独家庭 心理危机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75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the Citizen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TANG Li

(School of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citizen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PTSD、emotional instability and avoidance among them. Relevant strategies are also proposed: prevention and mental intervention of PTSD、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therapy of constructivism.

Key words the citizen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psychological crisi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以家为天下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传统,“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抚育下一辈的例证。因此,子女死亡是家庭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严重负性事件之一。由于上个世纪提倡的独生子女政策,多数中国家庭拥有一个孩子。如若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父母则处于膝下无子的生活状态。中国称呼这一特殊群体为“失独家庭”。我国以往对失独家庭的关注主要聚焦于政策扶持,而对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由此,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失独家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并提出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是当前亟待关注的研究主题,关乎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失独家庭现状分析

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人生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中年丧独而来的,是难以排遣的悲伤。其居丧反应可能会非常强烈,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悲伤、对重新融入世界和与人亲近等方面态度冷漠等。尤其是那些孩子死于意外、疾病、自杀等不可控因素的家庭,可能无法接受子女逝世的事实,沉浸在对逝者的回忆之中,对个人生活角色困惑,并且失去对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等。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丧子造成的心理负担可能会更加沉重。一方面由于中国家庭的生命历程中,子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父母对孩子的心理依赖较强。而在西方文化中,多数子女成年后便与父母分离,家庭对孩子的心理依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养老制度的差别。我国养老制度尚存在不完善之处,失独父母老年生活堪忧,而国外的养老体制和福利制度较为完善,对养老问题的担忧较少。最后,国内对于失独者的社会支持体系较为薄弱,对其心理调适和心理干预和社工介入等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失独家庭面临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急需系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2失独家庭存在的主要心理危机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家庭结构是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角形,支点过于集中,一旦子女这个重要的支点丧失,家庭就很难维持平衡,产生心理危机。

2.1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①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暂时的心理麻木感、恍惚感、对周围环境的觉察力减弱、暂时性失忆等;第二,灾难事件持续的再体验,反复出现灾难的情境、梦魇、错觉;第三,回避行为,明显逃避会引起回想的刺激,如谈话、活动、地方或人们;第四,过度焦虑或警觉,如失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惊吓等。②对于失独家庭来说,子女作为生活的动力和目标,突然的离开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许多失独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创伤事件,极有可能诱发应激障碍。如拒绝交流、心理封闭、意志消沉、情绪动荡、轻生倾向等症状。

2.2 情绪不稳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③情绪包含认知成分,也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及主体情感需求。对失独者而言,失独这一创伤事件留下的认知体验可能出现极端现象。比如,认为生活失去了意义和目标,家庭生活已经不能恢复正常,剩下的生命历程也将在孤独和煎熬中度过。在这种认知体验的左右下,失独者对外界事物的评价倾向于消极,对正常的社会交际、工作升迁、精神文化享受等态度淡漠。由于认知上的极端和对外界事物的负面评价,以及倾述、尊重、归属等情感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失独者往往会出情绪不稳,表现为:抑郁、敏感、紧张、猜疑、神经质、分离恐惧等。

2.3 回避行为

与认知不一致的创伤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同样也有心理正常化的调节过程,把事件由特别转为普通的心理适应过程开始运作,尝试去调和、解释事件,融入现有的理论与预期,重新建构更易理解、更易预测和掌握的故事。但如果创伤事件太出乎意料,与原本的认知差距太大,不容易调适与修正,就容易出现认知严重失调。此时,失独者为了缓解熟悉情境所带来的心理不适和精神痛苦,可能会选择逃避喜庆节日、红白喜事、谈论儿孙等外界刺激,与社会交往减少,自我封闭。情况严重者可能会选择移居他处。类似的回避行为反映出失独者难以排解的孤独和精神痛苦,而回避本身更会加剧情绪的压抑。

3失独家庭的心理干预对策

3.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创伤事件发生后,采用关键事件压力管理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早期干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应激障碍的出现。④在失独事件发生后,对症状的合理诊断可以为应对应激障碍提供便利条件。根据PTSD诊断标准的三大核心症状,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基于失独者的情绪、表情、言语、行为的症状,及早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案。目前使用的有效预防方法主要是以风险为目标的干预方法,通过塑造正常行为、指导完成特定任务、针对创伤事件提供相关信息等方法,缓和已经发生了的具体信息和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失独这一创伤事件,具体干预方法包括指导失独者辨别和阻止回避行为、控制焦虑、提供关于失独家庭心理援助制度的信息等。研究表明,药物干预也是有效降低应激障碍发生概率的方法之一,可乐定、普蔡洛尔等是主要使用的种类。另外,神经生物学的方法也可有效预防应激障碍症状的发生,特别是可体松治疗方法。通过提高可体松至正常水平,创伤事件后能有效降低失独者的唤起水平。⑤

3.2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即结合多种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纠正失独者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行为模式和负面情绪。认知行为疗法目前被美国国防部引证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标准疗法,主要目的是引导失独者明白对事件的认知会如何引起应激障碍相关的压力,引导辨别并避免引起负面情绪的想法。比如,针对急性PTSD,可以使用冥想放松的方法。治疗师需要教会当事人如何分步骤地放松肌肉组织,集中精力进行机体紧张和压力放松的心理想象训练,使之最终能在重度壓力、焦虑和消极无力的身心反应状态下进行自我调控,减轻生理反应,重新达到对情感和行为的有效控制。⑥另外,暴露疗法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其中一种,通过使失独者暴露在想象和现实的刺激情境中,引导失独者对事件以及负面情绪的正确处理方式。延迟暴露疗法和认知进程疗法,也是美国战后治疗士兵应激障碍的有效干预方法。

3.3 建构主义疗法

建构主义强调人们需要赋予生活经历一定的意义,认为人类的基本动机是建构和保持一个有意义的自我叙述,自我叙述的核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主要信念和设想。大多数人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有善果,对生活有很强的控制力,也认为这个世界是仁慈而公平的。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失去独生子女挑战着失独者核心信念的有效性,破坏了自我叙述的一致性,认为这个世界危险、不公、无法预测和控制。因此,建构主义疗法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将伤痛经历整合进自己的人生经历,建立连贯的自我叙述,适应丧亲事实,找到失独这一创伤事件对于人生的意义,维持前后自我的一致性。有证据表明,采用建构主义疗法成功寻找到意义的丧亲者比未释怀的人社会适应更好,表现出较低强度的悲伤、较高程度的主观幸福感、更健康的免疫系统机能、更高的婚姻满意度。⑦目前主要采用的建构主义疗法有个案咨询、叙事疗法、写作疗法等。

其他心理干预法包括空椅子技术、艺术疗法、舞蹈疗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另外,还可引导失独者进行自我心理干预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积极行为可以影响他人,积极反馈可以减少负面情绪,而规范的行为引导会使良好行为的作用得到强化。因此,应对失独者的心理危机,要发挥失独者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参加“失独家庭”志愿活动,在抱团取暖的同时互相鼓励,帮助其他弱势群体。这种帮助他人的自我升华行为可以满足失独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园艺插花、关爱福利院儿童、领养孤儿等,都可以增加失独者对人生的控制感和胜任力,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抚慰精神痛苦,更快修复心灵创伤。

4 总结与展望

中国失独家庭的大量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解决失独家庭的心理困境,除了政策扶持,解决养老和医保问题之外,还应当建立和完善失独者的心理援助机制,并通过政府立法加以保障。只有关注失独父母的情感需求,在精神上给予关怀,才能让失独家庭实现从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过渡,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注释

①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98.

② 劳伦.B.阿洛伊等.变态心理学.汤震宇等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③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59-564.

④ Feldner MT, Monson CM, Friedman MJ (2007)."A critical analysis of approaches to targeted PTSD prevention: current status and theoretically derived future directions". Behav Modif 31(1): 80–116.

⑤⑥徐光兴,李希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应对机制之比较研究——从中美两国的文化心理背景出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⑦ Murphy, S. A., Johnson, L. C., & Lohan, J. (2003). Finding meaning in a childs violent death. Death Studies,27:381-404.

猜你喜欢
失独家庭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试论系统理论在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失独家庭基本诉求及政府帮扶服务研究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失独家庭困境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