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大学创新教育

2016-05-30 06:28:45李惠芳
科技资讯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创新教育

李惠芳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082

摘 要:创新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一个持久的主题。随着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流精神,大学创新教育需要重新审视。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教育是对“钱学森问题”的一种可能解答;第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创新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第三,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的“解难题”能力;第四,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拼贴复制的大众文化对创新教育有一种消极影响。

关键词:创新教育 “钱学森问题” 创新型国家 “解难题” 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b)-0082-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教育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题。在理论界创新教育的合理性进行阐释和论证的同时,许多高校也开始着手进行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创新教育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反思,也意味着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了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然后,多年以后创新教育并没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逐渐淡出了教育理论界的视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号召的提出,创新教育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要对大学创新教育进行重新审视。

1 创新教育是对“钱学森问题”的可能解答

中国的功勋科学家和杰出爱国者钱学森先生基于一种沉重的忧患意识曾向政府总理温家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钱学森问题”,也是一个一直在困扰民众的敏感问题。大学创新教育与钱学森问题有着某种微妙的关系。杰出人才自然是指在某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如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等。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一方面表明中国目前缺少杰出人才,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缺少杰出人才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存在某种缺陷和误区。

中国对杰出人才的呼唤集中表现在诺贝尔奖的忧虑这一现象上。诺贝尔科学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科学荣誉奖,代表了科学研究最杰出的成就。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人才。中国本土仍然没有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仍然是一种遥遥无期的等待。这就是所谓的诺贝尔奖忧虑或诺贝尔奖情结。很多人士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其中也包括钱学森先生。在科学技术时代,科技创新能力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成为全球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强大而优质的科技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二战以后,全球半数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出自美国,不仅如此,美国还拥有大量的世界顶尖大学,也是全球科技人才最大的集散地。与此同时,在中国,杰出科技人才的缺乏正在成为一个影响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一个核心问题。据统计,目前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所包含的1 55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一名,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占1%。[1]

事实上,围绕如何培养本土的杰出人才,中国高校进行了大量探索。创新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创新教育正在呼唤教育创新,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与此同时,在大学内部培育一种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也显得十分重要。各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术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成为当代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能够及早地进入科学交流网络,这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是对钱学森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答。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也可以压抑人的创造性。《学会生存》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大学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2]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压抑被认为是教育的最大弊端,也招至了许多的批判与反思。所谓应试教育、模压式的教育、规训化的教育、教案剧式的教学、教师中心主义、知识霸权主义等都是针对这一现象的。人人都有创造性,教育能够压抑人的创造性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基本假设。于是,创新教育的实质也可以理解为如何使教育较少地压抑人的创造性,更加有效地培养人的创造性。

2 创新教育是国家理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

创新是当今时代最关切的问题和最着力的方向,不仅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一种国家理性。大学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一方面大学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建立了高起点的研究平台,能够直接参与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大学也是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场所,能够有效扩充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特殊贡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战略领域,国家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国家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这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国家安全意义的自主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很高的科学荣誉,例如“两弹一星”工程就已经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一笔宝贝精神财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歼十”飞机工程分别获得了2004年和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自主创新的浪潮中,一些创新型和战略型科学家脱颖而出,2004年中南大学的科学家黄伯云院士因为成功研制一种高性能航空制动材料而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一发明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增强国家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能力来保证国家竞争力也是一种全球趋势。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国家竞争力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如何提高美国竞争力进行政策研究。2003年该委员会发布了一篇名为《创新美国》报告,建议通过科技创新来确立国家经济领先地位,并且直攻高风险却又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可能性的高新技术领域,掌握关键技术等。近年来欧盟的科技创新也正在朝内部共享科学资源、协调科学活动,统一研发行动等方向迈进,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科学事业发展目标。不难看出,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抢占高新技术领域的至高点上,全球范围内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这种时代处境和国际局势使得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显得更加迫切。

3 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解难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尽管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普遍使用的高等教育学术语,但是对它的基本内涵并没有形成某种一致性的意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创造性等概念的内涵很难进行界定,或者人们往往基于各自的理解对其进行多种界定。当代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研究是一项求解难题的活动,而科学家就是难题的解决者。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难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在解决科学难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创新教育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当代心理科学对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特征有过许多的研究。一个代表性的观点是科学家贝弗里奇从创造过程把思维方式分为批判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和无控制思维,并认为每一类思维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它们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按批判性思维展开的,只有当批判性思维无法解决问题时,想象性思维的大门才被打开,以期找到一条解决困难问题的途径。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找到一条前进的途径,那么人们就应当求助于无控制思维,用新的眼光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希望。

美国哲学家库恩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常规科学即求解难题。也就是当某种科学范式建立起来之后,这一范式下的科学家就开始不断求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当现有范式无法求解的反常问题与非常问题出现的时候,则需要打破现有的科学范式,建立新的科学范式。在库恩看来,科学的进步就是范式的更替,这一过程的主要行为就是难题的求解。库恩指出:“全部科学工作具有某种发散性特征,在科学发展最重大事件的核心中都有很大的发散性。但是我自己从科学研究以及阅读科学史的经验却使我怀疑,强调思想灵活和思想开放是基础研究必须具备的特性,这是否太片面了。因此,我提出某种‘收敛式思维也同发散式思维一样,是科学进步必不可少的。这两种思想方式既然不可避免地相互冲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维持一种往往难以维持的张力的能力,正是从事一种最好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首要条件之一。”[4]库恩的观点十分明确,即科学家在求解难题时,必须在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这也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之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数学家怀尔斯攻克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的案例较好地印证了库恩的观点。众所周知,费马大定理是一个困扰人类三百余年的数学难题,被认为是对人类智力极限的一个巨大挑战,历史上许多数学家在这一难题上耗费了许多人生中的美好时光而一无所获。怀尔斯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来攻克费马大定理,但是他当时并没有使用新奇的方法与思路,所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库恩的观点对大学创新教育极富启示意义。大学创新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去培养学生猎奇和猎新的能力与意识,其落脚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的解难题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应当与具体的学科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研究活动。

4 拼贴复制的大众文化对创新教育有一种消极的影响

大学创新教育是在现实的社会时空中提出和实施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续的;可能是表面的,也可能是深层的。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创新教育的社会建构性。对创新教育的社会建构本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是推进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例如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管理制度等社会因素与大学创新教育之间就存在某种微妙关系。有研究者试图去揭示和阐明这种关系,但是又似乎难以得出一个具有较强说服力和解释力的观点。在这一语境下,可以特别探讨一下大众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大众文化是当代文化研究与文化批判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也常常被用来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5]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甚至也不承担道德责任,追求的是一种感官的释放,审美的解放,是一种短暂的愉悦与快感。另外,大众文化也缺乏认知性,也就是说大众文化并不会增长人的知识,也不会锻炼人的思维。当今时代是一个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化工业使得大量无个性、模式化的文化产品泛滥,从而使创造性走向枯竭。一些所谓的大众文化时尚产品只是一种拼贴复制的商品而已。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詹姆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混杂拼贴”。

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议题。随着大众文化向学校领域的渗透,特别是在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把大众文化空前激活的情况下,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了大众文化的消费者。长期浸染在大众文化之中的青少年自然也就学会了用混杂、拼贴和复制的方式来处理大众文化,这无疑对他们的创造性人格的养成是不利的。当然,这一问题仍然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做进一步揭示和探明。事实上,有很多学生沉湎于网络世界,陶醉于大众文化,丧失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也丧失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激情。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学生接触的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高深学问,这与大众文化的简单、轻松形成鲜明的对比。大众文化产品的拼贴性与易复制性往往会给学生一种误导,就是通过简单化的拼贴和复制来处理学习事务,如通过拼贴、转换、窃取、改组等方式来完成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科创作品等。正是以这些现象为依据,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拼贴复制的大众文化对创新教育有一种消极的影响。当然,大众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许还有一些积极的作用,这同样需要做进一步探明。

参考文献

[1] 刘念材,赵文华.面向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中国科学院.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关于中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M].科学出版社,2009.

[4] (美)托马斯·库恩,著.必要的张力——科学传统与变革论文选[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创新教育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新时期黑龙江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37:15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31:41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