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刚
摘 要:渭南市地处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区内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优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但是,与全国、全省、周边地市相比,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已成为渭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探寻出路,是当前渭南市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渭南;农民收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32-03
渭南市地处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国土总面积13 134平方公里。2014年底常住人口534.3万人,辖2区(临渭、华州)、2市(韩城、华阴)7县(潼关、大荔、澄城、合阳、蒲城、白水、富平)和国家级高新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华山风景名胜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2014年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 460.94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968.25亿元,经济总量均排名全省第五位。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其区内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优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农民收入与全国、全省相比,总量低、增长慢的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稳定问题。从渭南市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分析农民收入现状和差距问题,准确剖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才能进一步厘清其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选择。
一、渭南市农民收入现状实证分析
(一)收入构成分析
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渭南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和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单一依靠家庭经营收入和农业收入相比,是一个最大的变化。2015年前三季度,渭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529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工资性收入3 059元,增长11.2%,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9.1%;经营净收入2 386元,增长11.3%,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5%;转移净收入965元,增长8.1%,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1.4%;财产净收入119元,增长5.3%,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0%。纵向比较,1995年,渭南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为204.3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0.6%;2008年,渭南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为1 228.02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1%。1995年,渭南市农民经营净收入709.4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1.56%;2008年,渭南市农民经营净收入1 339.7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5%。分析农民收入构成比例的数据变化,不难看出,渭南市农民收入四个方面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占的比重大,其中经营净收入贡献逐渐变小,工资性收入份额增大,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动力来源。
(二)纵向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多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这得益于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战略定位和准确判断,得益于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1978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元,到2014年达到8 534元,增长了70多倍。1979—1985年,由于中央农村政策的变化和农产品产量、价格的大幅提升,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9.7元增加到283.5元,年均增长13.1%。1993—1998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的发展,收入由589.08元增加到824.92元,年均增长15.7%。2004—2008年,由于中央涉农一号文件的不断出台,收入由1 589元增加到2 976元,年均增长13.4%。2009—2014年,由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和农民增收环境的改善,收入由3 584元增加到8 534元,年均增长19.0%。其余两个时间段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特别是1999—2003年,年均增加38元,仅增长2.4%,主要原因是当时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加之渭南农业比重大、生产效益低,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可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密集出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外部环境的改善,对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三)横向比较分析
2015年前三季度,渭南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529元,同比增长10.7%。而同期全国、全省的收入为8 297元、6 553元。与同期全国收入最高的上海19 237元相比,绝对值之差高达12 708元。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后获批,渭南成为3个国家级经济区叠加的城市,渭南农民增收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比较:2014年,渭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 534元,而同期西安为14 462元,咸阳为9 612元,宝鸡为9 421元,铜川9 169元,分别低5 928元、1 078元、887元、635元,仅高于天水市(4 982元)。在“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比较,比河南三门峡9 979.1元、山西临汾8 755元分别低1 445.1元、221元,比山西运城8 125元高409元。
(四)城乡差距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从均衡到扩大再到缩小,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密集出台,近几年渭南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居民,虽然收入绝对额呈逐年增长,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出现了逐渐缩小的趋势。2009—2014年,渭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 652元、15 818元、18 768元、21 808元、24 164元、26 725元,增速分别为20.4%、16.6%、17.9%、16.2%、10.8%、10.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 584元、4372元、5 571元、6 602元、7 565元、8 534元,增速分别为24.1%、22.0%、27.4%、18.5%、14.6%、12.8%。这段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为1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为19.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009—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由10 068元上升到18 191元,比值由3.81:1缩小为3.13:1。
二、渭南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分配的问题,更是一个生产的问题。渭南市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政策因素也有区域微观政策因素,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自然禀赋因素,既有人力资源因素也有农业科技发展因素,既有农业生产效率因素也有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状况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投资和建设需求大
多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的状况在改善,取得了农业稳定增长的显著效果。但从大的方面看,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方式多头管理、使用途径分散、过度依赖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少、农业基础设施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强化农业基础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农业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渭南市突出发展“果(果业)、畜(畜牧业)、菜(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三大优势产业,集中建好优果生产、优质小麦生产、秦川牛三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粮、果、菜、畜和林特”等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体系。但从数据看,农民收入来自于种植业的比重偏高,而剩余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2014年,第一产业占比14.2,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一产内部农业占比过高。2014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高达72.2%,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究其因,渭南市仍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而且还是传统的低层次的农业产业结构,其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农业产业化起步良好,但层次水平较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
主要表现在传统主导产业集中度偏低、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区域产业雷同现象突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活力不足等,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导致渭南市的农产品供给主要是以初级形态出现在市场,农业比较效益低,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总体水平和进程不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较弱
目前,渭南市工业园区已经发展到20个,但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缺乏一批龙头企业支撑。城镇化作为农民转移就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2010—2014年,渭南市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1.58%、33.08%、36.45%、38.13%、39.64%,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表明渭南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渭南市农业人口多、非农人口少,农产品消费市场容量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动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民增收的空间。
(五)土地资源短缺
渭南市耕地面积约为779万亩,农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2.36亩。我们说,农业的规模经济不仅仅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且也是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中来看,渭南市农民超小型经营规模所造成的“不经济”和“非理性”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农民小规模的经营方式长期固化,使农业生产规模无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扩张。
(六)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社会福利待遇方面,与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
(七)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导致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处于被动地位
加之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乐于现状、怕担风险、创业经营意识淡薄,使得一些地方的农村各业生产处于低速度和低水平状态,阻碍了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增收步伐。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增收,不是一段时期内某一方面收入的增加,而是长期、全面、可持续的增收,其核心是发展,关键在产业。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形成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放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效应,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渭南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严格落实中央政策,突破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择业、务工、定居;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四是依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扶持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五是重点抓好中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挖掘农业内容增收潜力,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渭南市有现代农业园区346个,其中省级40个、市级105个,园区总面积达到70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81家、市级2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 99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8个、省级示范社70个、市级重点示范社71个,入社成员27.17万户,注册资金111.78亿元。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产品和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和生态循环等农业产业,突出抓好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渭北水果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区、以设施瓜菜为主导的灌区瓜菜现代农业聚集区、以时令特色果品为主导的特色果业现代农业聚集区、以特色干果为主导的沿山特色干果现代农业聚集区、以水生植物和水产养殖为主导的沿河特色水产现代农业聚集区五大板块建设。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充分发挥渭南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畜牧产业基地、瓜菜产销基地、花椒柿子冬枣基地、果汁加工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
一是全面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完善农业投入补贴机制,提高涉农补贴标准,加大涉农补贴力度。二是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的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领域和空间。三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确保农民能够凭借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适合农村的微型金融服务组织,扶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发展。五是健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把风险投资机制运用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在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分散和降低创新的风险。六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一些比较好的服务组织形式,主要做法是:各级政府要主动强化服务职能,为农村商品生产提供服务;以商品流通为中心,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一体经营,实行商品生产的全过程服务;扶持农民自己联合起来成立的各种中介组织。七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八是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筹资机制,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九是建立健全新型农村集体治理结构,强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