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
摘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调研广州地区的食品行业企业,分析其用人标准、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食品安全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食品安全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11-02
高職食品安全专业以培养生产一线急需的具备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技术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如何培养满足食品行业企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的职业人才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对接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改革趋势[1]。
本文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安全专业为例,通过对食品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调研,分析。为培养食品行业企业急需的职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普遍存在着从业人员的食品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相对不足,尤其是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短缺严重。保障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急需大量具备食品安全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重构课程体系,培养食品行业企业所需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发展的紧迫任务。
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和教职成[2011]12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前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大都是借鉴普通本科院校或模拟中等职业院校的方式,也有不少高职课程改革中按照模块化、项目导向等模式进行课程设置,缺乏对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用人标准要求存在差距,与实际生产一线需要脱节,急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
高职食品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关键在课程设置与食品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对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把行业企业的岗位工作标准、工作任务要求和过程管理作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原则,将行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作为专业课程教学载体,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任务对接,课程教学标准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对接,职业资格考证纳入课程体系,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强调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2]。将真实的工作过程系统地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3、4],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零距离接轨,学生毕业即可顶岗工作的要求。
(二)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食品安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食品生产质量控制、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食品质量分析检验、食品安全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在线品控等,具体岗位描述及要求如下。
1.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岗位描述:从事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设备、环境、人员等的卫生管理;食品生产监管及内部审核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会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将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应用到生产和品质控制过程中,保障食品安全;完成质量体系建立和内审工作等。
2.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描述: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环境等卫生安全检验,样品采集,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检验报告撰写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能应用食品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和仪器分析对样品进行检验,分析检验数据和结果,撰写检验报告。
3.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描述:食品及农产品生产、储运、配送和销售等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学校食堂、超市、农贸市场等食品安全监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能应用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进行安全监管;对学校饭堂、农贸市场、超市食品等进行采样、监管;能够正确处理食品安全事情。
通过由企业技术主管、行业专家、高校教师等专业人员分析,将食品安全专业岗位群划分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大类,确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和职业要求,明确课题体系构建、教学内容、课程实施等,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食品安全专业课程体系。
(三)工作岗位对接的课程设置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是以食品行业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为载体进行设计(图1),将工作岗位的每个任务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综合素质进行梳理、细化,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与教学内容对接,使学生基本满足直接上岗工作要求,三大类岗位群课程与职业培养要求如下。
1.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岗位群对应的课程包括,通用化学技术、食品化学、微生物及实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掺伪检验技术、现代仪器分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对应职业能力培养为样品采集及处理、检测方法制定、试剂配制、仪器操作及维护、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有害物质检测、检测结果分析等。
2.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岗位群对应的课程包括:食品工艺、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对应职业能力培养为食品工艺及参数设计、单元操作管理,食品原料、工器具、设备、人员及环境的卫生安全控制,食品生产良好规范(GMP)、食品生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及内审等。
3.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群对应的课程包括: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食品感官分析、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食品物流安全管理、食品掺伪检验技术、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等;对应职业能力培养为食品及农产品产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农贸市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等食品原料安全监控等。
(四)课程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以广州市味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旺旺集团、康师傅集团、广州雅禾食品原料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际生产过程为载体,将食品企业一线的岗位工作任务纳入课程教学之中,每门课程对接一个以上的食品企业,教师与食品企业技术人员按食品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需求完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授课教案等教学文件,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5]。将所学的知识、所需的能力嵌入到具体的、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对课程整合、优化,合理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務,使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角色扮演中得到提高课程设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体系要求,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教学做一体化。
三、结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对接,以行业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参照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通过系统化的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完成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化对接,有效地提高职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2]苏爱梅,何新云.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20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严佩峰,桑大席,张孔海.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J].信阳农业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135-138.
[5]张志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家具,2013,34(4):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