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社会保障服务、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经验不足,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都遭遇到了瓶颈,特别在财务内控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要真正实现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仍需要对单位财务的内控管理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可靠办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95-02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机构,一般来说,这些单位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会服务、精神建设、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工作而设置的,在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上做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潮流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逐步开始进行深入的新尝试,特别在财务内控管理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仍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缺陷
(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意识稍显薄弱,岗位设置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意识影响人的行为,要想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关键。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主要都是由国家拨付支撑其支出的。在计划经济期间,这种国家拨付的力量更加凸显。随着时代的改变,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越来越关注财务内控管理,但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稍显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单位领导本身对财务内控管理意识认识不够深入,有的甚至不赞成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财务进行内控管理。另一方面,单位的财务人员对财务内控管理的欠缺高度重视,有的甚至置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顾,做出一些违反财务内控制度的行为。有的财务人员在大额资金的支出,表现较为随意,在一些小额资金支出上,有时候领导尚未批复就提前付款,造成了不良影响。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就财务岗位来看,按国家的法律规定会计和出纳必须由两人担任,一些重要的财务岗位必须由专人任职。但事实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编制人数不足,在财务岗位安排上稍显紧迫,仍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导致财务工作权职不清,分工不明,极容易对财务内部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二)缺乏严格实施的财务制度,财务人员的整体能力尚未适应财务内控高水平管理的需要
事实上,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范,例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这些法律和规范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内控管理时有法可依,在制定单位财务制度上具有基本的法律根据。虽然如此,但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严格实施的财务制度,使财务内控管理能力尚未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均将工作重点放在各项支出资金上面,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关注不够,特别在固定资产上,缺乏制度性的财务规范和统一的核算标准,没有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不利于单位对此类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尚未深入,在财务内控管理时,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不多见,忽视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使得所做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此外,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尚未适应财务内控高水平管理。大部分单位里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学历不高,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数也较少。而在这些拥有中、高级职称的财务人员中,大多数年龄偏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稍显不足。
(三)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上仍缺乏科学性,在财务与业务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预算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部分。目前看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上仍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编制预算时绝大部分是参考以前某个时段的预算情况,最终的预算是根据以往的财务数据进行编制的,对本年度、季度、月度的预算支出尚未做到实事求是。有些预算款项的设置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有些预算款项在实际中是可以省略的,但这些情况很难在编制预算时体现。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和使用缺乏制度性的文件支撑,很难做到全透明和统一标准,同时又因部分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不挂钩。因此,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预算时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此外,由于某些单位财务与业务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财务和业务之间的沟通较少,双方对彼此的工作了解不够,在工作时,很容易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使得资金难以运用在业务“刀尖”上,同时也不利于单位财务内控管理。
二、进一步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现状的办法
(一)进一步增强单位全体人员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结合实际使岗位设置更加合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影响,长时间国家拨付造成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不够,有的甚至完全忽视了财务内控管理。因此,长期以来相当一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意识薄弱,直接制约了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发展。要想增强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力量,具体来说,单位领导自身应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本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现状,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实事求是,加强督促,多次强调,使财务管理部门进一步重视财务内控管理,提高其意识。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不仅需要他们自身主动接触和学习财务内控管理知识,也需要单位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量和强制力量,可通过绩效挂钩强化财务人员与财务内控管理的联系。同时,也要严肃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一旦发现财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必将重罚,绝不姑息。用上述措施,使单位上下增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
此外,单位在设置财务岗位时应实事求是,更为合理,最大程度杜绝“一人多职”的情况发生,严格遵循“专人专职”,做到权责分明,工作清晰,如此才能发挥财务会计部门的优势。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地发挥财务会计部门的优势,通过对各个部门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1]。
(二)进一步完善及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致力于增强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来说,进一步完善及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单位内部具有完善的财务制度,更要保证财务制度能严格执行,如此,才能发挥财务内控管理的力量。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财务制度,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其次,就需要保证单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责任人制度。只有把每一笔款项的责任落实到个人的身上,单位的资金才有处可寻,责任才有人可负。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个责任人,对本单位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及时入账,规范登记,对于已经入账的财务进行定期清查,明确责任,加强财务管理责任落实,做到及时登记[2]。进一步规避财务风险,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算。
此外,增强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也有利于财务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进而促进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财务内控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不断增强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才能进一步巩固财务内控管理的成果。对每一个岗位都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实施岗位责任制,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基于业务水平基础上对财务人员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这种培训制度和竞争机制能有效使财务人员更为关注于自身业务能力,能主动学习和进一步提高自己。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通过会计中、高级等相关职称考试。对于通过考试的财务人员,单位可适当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不仅增强了财务人员深挖自身能力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在单位内树立榜样,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深造,以便最终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管理的力量。
(三)进一步令预算的编制和使用更为科学,强化单位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联系
无论是何种类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都是单位财务管理关注的焦点。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事实上能决定某个阶段单位资金的走向。因此,无论是在预算的编制还是使用上就需要更强调科学性,尽可能使资金在科学预算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价值。要真正改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现状,令预算的编制和使用更为科学是必须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的。首先,单位内部要制定编制预算统一的标准,在预算时间、款项等方面保证符合一定的要求,进而使预算的编制更为科学合理。其次,在预算的使用过程中,单位的会计部门及审计部门应加强对预算的监督,对单位资金的走向和支出应有明确的数据清单,尽可能保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管预算执行者的行为,审核预算使用的合理程度,进一步完善单位的预算管理。最后,单位的财务预算要建立一定的调节机制,对预算进行有效的约束,强化工作人员的节约开支意识,同时也要建立预算的进度跟踪、结果分析、评价制度,完善预算的控制制度,确保快捷、高效地完成预算工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致力于强化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只有加强单位内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联系,才能使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加融洽,令财务与业务的工作衔接得更好,以减少单位的重复性支出,让资金使用在刀刃上。
参考文献:
[1] 熊妍芯.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4):196-197.
[2] 王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5;(24):43-44.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