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调研

2016-05-30 20:30陈婉雯钟慧纯罗慈吕辉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志愿者措施大学生

陈婉雯 钟慧纯 罗慈 吕辉雄

摘要:虽然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是弱势群体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并且为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以端正其志愿服务动机,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社会风气;志愿服务动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54-03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也得以进步和完善,但与此同时,在组织与管理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并且日益凸显。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只有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才能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志愿者的需求,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作用,从而使志愿服务达到更好的效果,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和谐良好发展。

一、调查情况概述

为了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此次调研本组采用了对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广州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以及对校内外有丰富志愿服务经验人士进行了访谈两种方式进行。此次问卷调研中共发放506份问卷,共回收50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3%。在这502个有效问卷样本中,男性为194个,女性为308个,男女比率约为2:3。大一学生占18.8%;大二学生占24.2%;大三学生占22.8%;大四学生占31.7%;研究生占2.1%。而此次采访中,受访者包括广州天河花城广场志愿驿站副站长,华南农业大学义务服务协会主席,华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主任等组织的领导人物,以及其他在校内外组织从事过志愿服务的同学,同时也包括在填问卷过程中对被调查者进行的简短采访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以及问题的提出

为真实了解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阻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因素等,本调研首先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回收的502份有效问卷中,有79.3%的被调查者都从事过志愿服务,20.7%的从未从事过志愿服务。我们对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学生着重调查其参与服务的动机,而对未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着重调查其阻碍因素。具体得出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时带有偏向性、针对性

具体如表1所示。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选择的志愿服务类型集中在“老人院、活动节日、公益环保、义卖义教”等方面,而对于智障人士的服务、体育活动或救灾活动等方面的服务较少,结合本组的人物访谈结果可看出,大学生对智障人士服务带有些许排斥和恐惧,对体育活动和救灾活动志愿服务则由于服务内容专业性高以及能力运气问题没能从事服务,对志愿驿站服务则由于活动形式单一而不感兴趣。其他的志愿服务类型主要包括募捐,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地的服务,为残疾人士(聋哑儿童、盲校等)服务,地铁电车的志愿服务等。由此可得出,大学生在选择志愿服务内容时具有自由选择性,偏向性,主要偏向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而对一些没有相应专业的服务内容则少接触。这就导致志愿服务在被实施的过程中出現有的活动项目人手较多,而有的活动项目人手缺乏的现象。

(二)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具有随意性但大多数服务认真

目前大学生在决定从事志愿服务时间这一点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回收的502份有效问卷中,有398名大学生从事过志愿服务,其中81.2%的学生是不定期从事服务的,定期的只占了7.3%。在不定期从事服务的人群中,又有37.4%的学生是在当有自身任务需要时才从事服务,这充分显示了这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应付性,是为了完成自身目标而参加志愿服务。同时本小组针对大学生服务过程中的态度进行了调查,从得出的结论中(见表2)可看出76.4%的大学生服务认真,有些大学生想当干部则为了锻炼自身能力,而剩余部分大学生则表现出为了自身目标,即应付志愿服务,少数是无所谓态度,不热衷志愿事业。

具体如表2所示。

(三)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具有利他和利己的双重特性[1]

在此次问卷中,有一题是直接调查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3),398名大学生中有绝大部分学生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即想要丰富自身经验,提升自我以及享受活动后的那种喜悦,同时也有绝大部分大学生从社会角度出发考虑,想要帮助他人,改善社会。其他原因包括:为了综合测评,为了达到学院对贫困生下发的要求,为了找到一些存在感,为了陪同男女朋友,为了亲身体会被服务对象的辛酸等。另外,经调查,65.1%的大学生是有从社会方面考虑的,从事志愿服务肩负着改善社会帮助他人的想法;有33.4%的大学生有想过从社会方面考虑但是同时觉得力所不能及,故最终在服务时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更多,后者包含着部分存在不正确动机。总之,绝大多数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既包括利己因素也包括利他因素。

以上也都说明了责任与收获是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2]。此次调查数据显示,96.9%的学生认为能够从志愿服务中有所收获,不同的是收获程度,主要是认为能够提高沟通能力,结交新朋友,同时实践自身所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经验等。在访谈中有一位同学表示,一开始从事志愿服务时他也是出于学校对志愿时的要求,但在完成学校的时数要求后,他依旧选择继续服务,谈及原因时,他表示“自己觉得做志愿者很有趣,很有意义”。从他的思想转变中能够看出,不良动机是可以自我调整的,志愿服务能给人们带来正能量。

(四)部分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具有功利性

从表3中得出,有高达26.4%的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是为了达到学校的学分要求,少数则是出于无聊找事做,也有少数则为了拿到补贴或者小礼品,其他理由包括为了学校的综合测评以及为了满足学校对贫困生的时数要求等。由此可看出,这部分大学生对“志愿者”的定义认识不正确,这些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是为了应对外在因素,并非出自于内心自愿,有的甚至想以此获取补贴,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志愿服务动机。虽然在被调查者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不占绝大多数,但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比例,这问题不容我们忽视。

在上文中已提到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应付性。表2中显示,17.3%的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的态度是为了完成自身目标,这同样显示出这些大学生的私利性,应付服务。6.3%的大学生则表示对志愿服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不认真不负责的表现。以上这些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时的动机都存在不良的情况。

从本组的采访情况中,某社团组织的领导者也表示为了学分而服务的现象在大学生中确实是存在的,“这算是福利,有学分奖励自然是好事,但是没有也无关紧要,我们并不是为了学分而从事志愿服务”,领导者如是说。但是,他也表示,有大学生是冲着志愿服务证明而来服务的,这跟社团组织的原则是冲突的,故会对这些学生做出引导和劝其改正观点。从以上能够看出,在大学生当中,确实有着不良动机的存在,趋向于功利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志愿服务正确理念的宣传,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了部分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时确实存在着不良动机,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意识到很多大学生对“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活动才算是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应该干什么”等概念模糊,到后来甚至会在志愿服务中感到困惑迷茫,想“为什么我要志愿服务?对他人作用很大吗?”等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了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服务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正确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让大学生明白:所谓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服务,无获取报酬的活动形式。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只要真诚付出而不计较回报的志愿者,都是合格且伟大的志愿者。当前学校的社团组织主要通过摆摊宣传,形式单一,建议应融入到大课堂当中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切,且效率较高;学校社团组织在面试学生的过程中也应提高辨别面试者志愿服务理念的能力,必要时及时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并且在志愿服务过后要及时总结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的现象或思想,合理管理志愿服务团队[3]。

对于不喜欢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根据经验丰富的被采访者表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大学生如果不喜欢从事志愿服务,并不代表着他没有爱心,没有奉献精神,而是说他向往在其他感兴趣的方面来提高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尊重他人的追求,淡化志愿服务中的功利化倾向等其他不良动机,这些都需要我们的组织社团宣传出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来端正同学们的服务理念,并且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真诚参与服务。

另外对于学校学分的要求或者奖学金的奖励,采取规则强制这一方式具有双面性:能够让学生被迫去从事志愿服务,从中体会到被服务团体的辛酸,以此来提升人格素质;但是强制会让有的学生觉得紧张无奈,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服务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变成应付任务。对于学校,建议应该加强正确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以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意义性来引导同学们参与其中而不该采取强制的措施,让同学们真正“爱”上志愿服务。学校也应该建立校园志愿服务网站,在网站上对志愿服务活动效果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自愿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中,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并端正志愿服务中的不良理念。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在本次问卷中,据调查,在398名大学生中,92.5%的大学生表示志愿服务过后还想继续参加,但有7.5%的大学生表示不想继续参加志愿服务,后者中有23.3%的学生表示对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外在因素阻碍而导致了对志愿服务内容兴趣下降。同时本组也对“大学生认为培训主要是针对专业方面还是动机方面”进行了調研,调研结果发现,64.1%的大学生认为最主要是进行专业化培训,35.9%的大学生则趋向于动机方面的培训。这告诉我们大多数大学生自身觉得缺乏专业知识,会担忧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既而在有些志愿服务项目中大学生选择避而远之。在表1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志愿服务形式多样,但各种形式中人员分配不均,这表明了需要对一些志愿服务内容具体事项进行专业化培训,大学生知道如何做才会有选择该项目的动力。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来看,丰富自身经验,提升自我等是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重要动力,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提升的期望。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在心理、法律、交通、应急措施等基础能力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三)合理规划志愿服务内容和人数分配,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体验志愿者经历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针对20.7%未从事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由于运气问题没被组织者选上,或者选上了由于时间冲突没能实现去服务;第二,部分大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价值观不同,对于志愿服务并不感兴趣。针对第一种原因,社团组织在进行网上筛选时应合理分配人数,可以实行分年级管理,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4],让高低年级结合成组,同时让有经验的学生干部发挥领导作用。同时要特别注重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大学生的意愿,发挥其专长,让志愿服务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建立志愿者数据库,对志愿者的基础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为未来的志愿者招募工作提供便利,争取让每个有意愿的大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志愿服务。针对第二种原因,在前面点中我们已提到要尊重他人的追求。因为除了志愿服务,在很多方面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奉献精神。我志愿我自豪这也只是一种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我们能做的便是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志同道合者有自己的选择和行为。除了以上两种原因,还有少部分大学生认为从事志愿服务是吃饱了没事干才去做,其实就是对志愿服务不感兴趣,只想服务自己。对此,除了通过宣传志愿服务的重大意义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来感化这些不愿意去从事志愿服务的人,还应该想办法调动我们整个社会的积极性,而不该被懒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同时,要尊重那些对志愿服务拥有不同看法且选择为自己生活而奋斗的人。

参考文献:

[1]胡银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J].考试周刊,2014,(102):145-147.

[2]狄涛,薛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与问题——对20名资深大学生的志愿者的访谈分析[J].北京教育,2013,(10):52-54.

[3]曾智敏.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研究[J].商,2013,(12):343-343.

[4]张瑞庆,王保辉.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分析及相关措施[J].鸭绿江月刊,2014,(03):304.

猜你喜欢
志愿者措施大学生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