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杰 唐伟 辜寄蓉
摘 要:区域发展是经济、产业、社会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因其要素作用力的大小和区位、地形等自身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非均等化的现象。区域发展强度是对区域发展非均等化现象的直接表征,是区域发展规模差异的量化展示。以反映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现状为核心,通过经济总量的大小、产业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程度和人口集聚程度四大要素,共同展示泸州市区域发展强度及其空间差异性。在其规划用途方面主要是分析空间尺度下城乡高速发展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状态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集中程度和城乡人口集聚状况,从而为“十三五”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产业布局、区域发展格局和布局方案的优选提供服务。
关键词:区域发展强度;空间差异性;GIS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65-04
判断区域发展强度,识别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既是国家制定宏观政策的基础,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国家层面上,2007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提出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1]。随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行)》[2]颁布,该规程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设计了9个可量化指标,对省域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区划分和分区管理。在区域发展强度指标的选取上,规程主要选择了人口集聚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指标。其中人口集聚度由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强度两大要素构成,用于反映人口的集聚状态;经济发展水平由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两个要素构成,通过经济增长状况和规模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学者们的研究既有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拓展研究,也有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构建反映区域发展强度的多级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的综合评价。马利邦等[3]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为指导,采用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两大指标,对甘肃省1998—2007年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划分为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中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五种经济发展类型,为甘肃省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提供了参考。刘欣英等[4]以大西安地区为研究对象,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资源开发强度和社会开发强度两大指标构成的区域开发强度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包括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该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产业和社会三大系统,对区域发展强度的反映更加全面。与之相似,王明亮[5]从经济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两方面构建了区域发展强度指标体系,并通过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城镇化率、经济集聚度和人口集聚度5项指标进行表征。周国华[6]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工业产值、农业人口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等14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人口、产业、社会等方面对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王晓玲[7]则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经济水平指数、经济变化指数、城镇化指数、工业化指数、产值能耗指数、人类发展指数、产业结构演进指数、交通指数八大一级指标17项分指标对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空间差异进行了测度。孙东琪[8]、赵文亮[9]、许月卿[10]等也从经济、产业、社会、人口等方面构建了区域发展强度指标体系,分别对长江三角洲、中原经济区及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
一、指标构建
纵观国家政策及学者的研究成果,区域发展强度的空间格局识别,多以构建多因子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为主。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往往以经济发展程度为核心,并结合社会、产业等多方面的指标,更为综合、准确地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状态。鉴于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经济、产业、土地、人口的指标体系,对区域发展强度进行评价。其中经济指标反映区域宏观经济发展规模的大小,产业指标反映三次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土地指标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人口指标反映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通过四级指标体系共同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见表1)。
为更准确地把握发展强度的空间格局,将所有的指标采用GIS技术进行空间要素的提取与表达(见表2)。
(一)经济强度的空间化
提取土地利用数据中承载三次产业的空间对象。一产业对应土地利用数据中:01耕地,02园地,03林地,04草地;二产业对应土地利用数据中:06工矿仓储用地;三产业对应土地利用数据分类中的:05商服用地,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分别计算每个用地图斑占总产业用地的比例,将三次产业的GDP值对应空间划到相应的地类图斑中(见图1)。
×GDP j j=1,2,3
其中i=1,n表示与第j类产业相对应的地类图斑的个数(见图1)。
(二)产业强度的空间化
收集发改委宏观经济规划中农业产业园区、工业产业园区、服务业产业园区的分布图,提取其面状对象的几何重心点,采用GIS的点核密度算法,分别生成三次产业园区的几何重心点的密度分布图(见图2)。
(三)人口强度的空间化
选择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按街道统计的户籍人口数据按其与承载的土地利用图斑进行空间表达,对应的土地利用分类为07住宅用地。计算每个住宅用地图斑占总住宅用地的比例,将人口数据按比例放入地类图斑中,再求取空间密度分布(见下页图3)。
(四)土地强度的空间化
提取土地利用中所有的建设用地图斑,包括05商服用地,06工矿仓储用地,07住宅用地,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9特殊用地,10交通运输用地,生成每个地类图斑的几何重心点,进行点核密度分析(见下页图4)。
从图1至图4中可以看出,泸州市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强度最高的区域在蓝田街道、邻玉街道、茜草街道和高坝厂区,在北城街道和大山坪街道有局部的集聚。而人口密度在北城街道、大山街道、南城街道等泸州市中心区集聚。土地利用强度则呈现出全域分布的态势,除河流等区域外,均呈现出较均匀的土地使用程度。
二、空间评价模型
通过GIS方法提取并构建了经济、产业、土地、人口的发展强度空间指标,进一步采用空间叠加算法,对区域发展强度进行综合表征。模型框架(如图5所示)。
(一)指标标准化
为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极值标准化方法,对区域发展强度指标体系中的各层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如下:
(二)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因子标准化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求取区域发展强度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三、实证研究
本文以泸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将评价因子经空间化与标准化后,进行空间叠加,得到泸州市全域的发展强度空间格局(见图6)。
泸州市发展强度呈现聚集状态,表现在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大山坪街道聚集,以及研究区西南方向蓝田街道,正东方向高坝厂区聚集。为进一步分析其强度格局形成原因,按街道汇总统计其发展强度值(见表3)。
研究区内发展强度最大的是北城街道,原因是该街道人口密集,人口强度大,土地城镇化规模大,用地强度高,三产业聚集密集,产值规模高,因此北城街道发展强度最大。其中高坝厂区一带发展规模较大,原因是该地为第二产业聚集区,第二产业发展强度大,人口强度大。因此,根据分析研究区内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状态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为产业的布局以及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Z].2007.
[2]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行)[S].2007.
[3] 马利邦,牛叔文,李怡欣,等.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1,(1):194-200.
[4] 刘欣英,孙文慧,付毅.大西安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初探[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32-36.
[5] 王明亮.基于PAC 和聚类分析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以溧阳市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 周国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2):120-127.
[7] 王晓玲.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县域差距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 孙东琪,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7):106-107.
[9] 赵文亮,等.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1,(10):158-159.
[10] 许月卿,李双成.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J].资源科学,2005,(1):69-73.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