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2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感召下,学习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样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教学情境?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曾提出过关于情境的理论,他认为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应具备生活性、趣味性和问题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生活性”是指情境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只有选择贴近生活的数学,才能使学生真实地去感受数学,能从抽象的数字中感受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思维上从形象过渡到抽象。 “趣味性”是指情境必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往往会主动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情境的引入就是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去体验去发现。 “问题性”是指情境中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产生疑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寻求更多的发现与创造,从而解决由认知冲突产生的疑问,获得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情境必须具有“问题性”才能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情境必须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现象,现实中的数学是由不同的环境所形成的,因此现实数学能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数学问题,然而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才可以使他们感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最好的老师,因此引入课堂情景更多的应该是儿童所关心的内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和学生互动起来。
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积极的的思考,这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一节课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过程,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的思考和发言时,你会发现他们一脸的灿烂和兴奋。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最成功的。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问题创设的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味 到数学的美和趣味。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设计的情境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喜洋洋和懒洋洋,因为懒洋洋做什么事都喜欢偷懒,贪吃爱睡觉。懒洋洋和喜洋洋都种了一块菜地,结果懒洋洋的菜地离喜洋洋的家很近,喜洋洋的菜地离懒洋洋的家很近 。有一天懒洋洋说,每天到菜地去有些远,于是就和喜洋洋商量,两人能不能交换一下菜地的位置,这样两人每天就不用多走那么多路了。两人想这样当然最好,但不知道这样换了会不有人吃亏。后来两人想了很久也不知怎么办?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走进课堂。我想这样的教学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是感觉到学数学就是学习一串串枯燥无味的数字、许多抽象的运算和不能理解得很透彻的概念,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从而不愿意学数学或者就根本学不会了。然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