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联合教研室功能与机制建设

2016-05-30 13:10:08易景然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徒制

易景然

摘 要 联合教研室是学徒制改革的机构保障,是校企合作的平台。本文深入地阐述了联合教研室的功能与机制建设,为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的推行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学徒制 联合教研室 功能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08

Abstract Joi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is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reform of apprentice system, and is a platform for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function and th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the joi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rentice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apprentice system; joi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function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1 定位

学徒制联合教研室属于教学与科研合作体,没有行政功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部”和“智襄团”,是校企合作的“中介体”。

2 人员管理

联合教研室由学校组和企业组组成。采用双组长制,企业组组长必须从事相关工作8年以上,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校方组组长必须从事教学工作10年以上,且具有2年以上企業工作经历。企业组人员必须有3年以上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学校组成员必须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

校方组长由学校任命。企业方组长由企业提名,校方投票决定,颁发聘用书。组长四年一届,最多连任一届。

3 教研室功能

联合教研室是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深度融合的平台和纽带,重点解决了校企沟通缺乏、校企合作松散、企业参与热情低下、学校服务能力较差等主要缺陷。联合教研室的功能应在一般专业教研室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拓展和延伸。

3.1 制定相关标准

现代学徒制项目需要制订专业的师傅标准、课程标准、学徒标准和教学日历、教学设计、学徒培养方案。根据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设计,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要进行改变或调整;为了便于考核评价,必须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即应该达到的岗位要求;任务和项目应符合企业实际,紧贴一线生产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资料的撰写需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完成,每5年修订一次。做好教学资料的保存与分类,教学、企业人员、师傅档案的建立、管理和更新。

3.2 组织教研活动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参与人员包括教研室成员和师傅、学徒。原则上要求教研室所有人员必须参加,确有事不能参加的,必须向负责人请假,计入年终考核。活动形式包括会议、技能比武、学术交流和讲座。会议由校企教研室组长轮流主持,主要对前期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讨论后期对策与方法。听取师傅和学徒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会议纪要,以便今后调整和改进。技能比武有说课竞赛、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要经常到开展学徒制的兄弟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汲取经验。聘请学徒制方面的专家讲解学徒制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法。

3.3 编制学徒班

根据学生规模,为师傅分配学徒。原则上每个师傅所带学徒不超过3名。师傅和学徒采取随机抽取方式。教研室有义务为学生介绍师傅的特长和岗位。当学生对所分配的师傅不满意时,应为学生更换师傅。

3.4 开展相关培训

每年选派教师假期到企业顶岗培训。每年每位教师每次顶岗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要根据不同老师的特点和专业为老师选择合适的岗位和工种,并为老师选派师傅。对教师顶岗效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照相关标准向教师发放顶岗绩效奖金。企业职工到学校进行理论培训,企业可以提出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专业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3.5 参与项目研发

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研发小组,设计研发产品。教师也可作为顾问参与项目的研发。教研室承担企业的部分技术研发功能,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3.6 合作编写教材

基于工学交替的学徒制教学模式,需要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就是教材。目前汽车电子专业的高职高专教材是传统的章节式结构,没有达到项目式教学的要求。合作编制教材可以使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之间做到有效衔接,是项目实施有据可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7 设立奖学金

制定奖学金发放办法和标准,设置一等、二等和三等奖学金。还可以设置单项奖学金,如技能竞赛奖、贫困奖学金等。

3.8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研室要依据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细化后成为本教研室的师资建设规划,制订好年度培养计划,使师资建设规划切实可行。根据专业发展的形势要求,不断改善、调整教研室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教研室要全程掌握教师的工作动态,对于教学质量不佳、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应有计划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使之迅速提高,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

4 教研室机制建设

联合教研室的建设工作难度很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这既意味着联合教研室建设工作不能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子, 要解放思想,不怕犯错,大胆创新,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找到适合联合教研室发展的道路。

4.1 组织机制建设

学徒制联合教研室的发展就是改变由于内外部因素造成的整个学校保守、封闭的陈旧状态,建立一个动态、开放、自主的系统结构,让教研室发挥出良好的社会功能,为学徒培养质量的提升作出贡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与调整的过程。为此必须致力于将联合教研室建设成为学徒培养质量保障的高效组织,让学校和企业在内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联动效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自我提高、自我管理。

调整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式,实施院系二级管理。将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责任中心和主体下放到联合教研室。构建以学校统一调控为主要特征、质量为主要导向的专业人才质量培养体系结构。

教研室必须构建动态的学徒培养质量自我管理体制与机制。必须确立按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思路,构建含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遴选、培养方案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质量管理、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反馈、教师专业发展等各种管理环节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调节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专业教研室必须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市场调查制度;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及市场需求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作为衡量專业发展的依据;必须根据人才市场调研反馈的结果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以职业标准、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为前提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的组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来编排教学内容以及确定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手段。

4.2 活力机制建设

明确以联合教研室为主阵地、以汽车电子专业为突破口、以组长为主帅,做好做实学徒制课改。按未来二年需求进行专业规划,明确课改课程,招聘组长。学校应下拨课改研究经费,由组长自由支配。同时,调高课改课程的课时系数、降低基本学时数、调整课时津贴分配方案,允许有教学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兼职上课,调动教师和企业人员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激发教研室的工作潜力。

搭建课改沙龙学术平台,教学管理领导、企业领导、教研室成员全程参与,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同时可以拉近企业职工与学校教师的距离。

教研室与企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每个月集体到企业了解学徒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此项工作以工作报告形成每月直接向系办公室汇报,系主任要认真研究报告内容,提出改进意见。这就要求联合教研室活动、工作、教研等范围向企业拓展,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校企合作上,也就强化了专业教研室的市场服务意识。

4.3 监督机制建设

教研室采用企业专业诊断制度,每年一次。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论证。专业教研室准备专业实施情况汇报,校方组长和企业方组长轮流主持,学校领导到场,听取企业意见。会后召开专题会议,形成原则性意见,教研室负责完成整改报告。教研室充分当家做主,这就升华了专业教研室的市场责任意识。

学校和企业采取交叉督导的方式。学校聘请企业管理人才担任巡视员,企业聘请富有经验的教育行家担任督导员。督导采用听课、检查教学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将督导意见向校方组长反馈。校方组长依据督导意见,召开专业教师研讨会,共同制订整改意见,并在各项工作中完成整改任务,在下一轮督导开始前提供督导回头看工作材料。在考核中,督导意见作为教研室考核内容,纳入年总部门绩效。巡视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向学徒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指导企业改进管理学徒的方式。将情况当面向企业组长反映。企业组长和公司管理层出台解决方案。

为保证汽车电子专业教学情况与社会实际的密切结合,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教研室在内部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建设之外,还建立了外部学业考核机制,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总经理、总会计师、人力资源总监、营销主管等专家,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测评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并要求联合教研室在考核结束后与校外专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而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台账是工作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反馈工作成果的载体。要建立校方台账和企业台账。校方台账包括专业建设台账和日常工作台账,企业台账包括师傅台账和学徒台账。台账记录要真实反映客观事实,记录人要在台账上签字。

参考文献

[1] 黄志杰.专业教研室管理机制的变革——“仿生鱼”理论引入企业化管理的改革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 陆杭高.教研室层面的高职小专业校企合作路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

猜你喜欢
学徒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现代学徒制理念的运用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1:42:03
英国、澳大利亚学徒制新发展之比较
职教论坛(2016年25期)2017-01-07 00:44:09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探究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3:06:48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加工技术中的运用
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走进现代学徒制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54:10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59:45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04:36
破解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