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2016-05-30 09:20:31邢丽萍
关键词:提高效率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邢丽萍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33-2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数学课程标准》则进一步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苏教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创设了充分进行数学实践与交流的机会,提出了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参与,而有效参与是在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活动中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呈现的。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1.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

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别人的启发下,我们自己思维的灵感才能够爆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同时学会倾听以后,会让我们的学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交流——提升思维品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从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学生对一些思维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往往是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在与同伴交流活动中获得的。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让学生拥有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沟通,让学生之间摩擦出智慧的火光,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理清自己的思路,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找规律”时,将玩偶与帽子相互搭配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刚开始说得十分不完整,处在表达的无序状态,于是我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再进行汇报:

生:可以先用一顶帽子去搭配不同的玩偶,这样一顶帽子就有了3种搭配方法,那么两顶帽子就有了(2×3=)6种搭配方法。

生:我们这组决定的是可以先用一个玩偶去搭配不同的帽子,这样一个玩偶就有了2种搭配方法,那么3个玩偶就有了(3×2=)6种搭配方法。

生:我们这组是用三角形和梯形代替帽子和玩偶,通过连线的方法,我们也总结出了6种搭配方法。

学生在交流中,思维从无序到有序,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学生通过交流,理解了搭配的方法,总结出规律,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明显得到发展,提高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互助——感受取长补短

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同学之间互教,我觉得这样对学习者和教学者都有好处,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其他学生感觉成功更加难,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生被看作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因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容易显得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话,学习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活动,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

例如:以前我教学图形旋转时,总觉得为什么看上去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却学得那么累,老师在辅导时也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怎样才能说得更清楚、明了,可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后,我发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互助小组的方式,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一对一地进行旋转的指导,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他们觉得一个人的成绩可以给整个小组带来荣誉,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全组成员彼此“荣辱与共”,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每一点努力都能得到认可,激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发挥他们个人的特长,让口才好的学生讲说,一人帮忙摆投影,有的板书,有的补充等等。这样,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让大家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个人不可代替的。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4.反思——总结学习经验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是他们学习的出发点,每个学生总是在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相互交流时,各自的认知方式互相影响,已有的经验成功互享,在合作中,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所作为,在这样的合作学习结束后,学生进一步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最终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乐趣、掌握数学思想、积极有效的参与才是学生们最终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应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而应是一种方法与品格的形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探究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寻找规律。在教师的指导和适度的帮助下,在同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具有直接性,获得的体验是自我的,他人无法替代的。

二、应当注意的问题

1.小组任务难度适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首先要直截了当,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操作探究阶段,否则的话,合作学习时间极可能在一张张唧唧喳喳小嘴的废话中消耗怠尽;其次学习内容要难易适宜,否则学生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任务,学生不能达到学习要求,也将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目标应当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样就能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保证合作学习时间

经过几年的尝试,学习后,我觉得教师如果决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应当注意在确定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之后,必须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所需的时间,保证充裕的合作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更正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例如练习“用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时,我就注意充分预设学生合作所需的时间: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通过选择,围形等实践活动的时间;2.组内交流,分享不同的围一围方法的时间;3.归纳、得出小组结论的时间。只有教师课前充分预设,留足让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提供学生探究的充裕时间,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否则,由于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学生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便被叫停。这样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多年的学习、探索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在课前考虑得越全面,准备得越到位,预设得越充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就越有保障,我们实施的合作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迎合课程改革需要而采取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4:19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12